APP下载

傅国华

2016-09-22傅国华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华同济大学建筑师

傅国华

1962年出生

1980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系(学士)

1986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博士)

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10年的同济生涯,最大的回忆及感想是一冷一热。

1980年代初,常年住在西北三楼,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冬天的寒冷,窗户破裂没人修,冬天室内的温度和外面一样冷,0℃以下的时候毛巾都结冰了,缩在被窝里,整晚都不动弹。北楼的自修课教室也是出奇的冷,裹着棉大衣读书,只能靠热水瓶里的一点点热水取暖。

最温暖的是我们有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同学,一代名师冯纪忠先生、李德华先生、陈从周先生、陶松龄先生、戴复东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对建筑、对规划的满腔热忱,同学们不怕寒冷,热气腾腾,奋发向上。

那段时光是我最美好、最深刻、最难忘的回忆。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认为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热烈拥抱其他的新兴产业,从而共同进步。作为城市与建筑的设计,它从来不是关起门来的卡拉OK,需要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与社会经济文化同步发展,共同前进。

绝大部分的建筑除了它的作品属性外,还有它的商品属性,设计创造价值是永恒的主题。建筑师应该融入到社会发展中去,而不应该孤芳自赏。

建筑形式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拘泥于建筑形式而放弃其功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避免建筑设计产业过剩的一个最有利的方法。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建筑文化传统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新技术是每个建筑师需要拥抱和学习的,只有把建筑文化和新技术结合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建筑设计的春天。

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根植于广大的城市和乡村,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是在城市,如果把一些新技术应用到一些具有浓厚文化传统的乡土建筑之中,那可能意义更大,更能唤起大众对建筑设计的热爱。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广大农村的每一栋房子都有故事,都能让人津津乐道,那是一个怎样恢弘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我们的城市需要建筑文化传统和新技术,我们的农村更需要建筑文化传统和新技术。中国的建筑师还有30年可以忙碌。□

FU Guohua

1 珠海中大金融大厦

2 上海松江河谷三号90花园别墅

3 上海静安达安花园

4 珠海横琴大酒店

猜你喜欢

国华同济大学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Tetrapartite entanglement measures of generalized GHZ state in the noninertial frames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甘为艺术付平生
世相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当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