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地方积极性

2016-09-22新丝路杂志社陕西西安710000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积极性一带一带一路

岳 弢(《新丝路》杂志社 陕西西安 710000)

“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地方积极性

岳弢(《新丝路》杂志社陕西西安710000)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既要确立国家总体目标,也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地方的规划和目标要符合国家总体目标,服从大局和全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外交上的重大理念和实践创新,它集合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凡改革都会有阵痛,在改革过程中,尤其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因为,“一带一路”建设增唱主角的还是地方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众智可以成大事,集众力者无不成也。“如果人民群众都发挥创造力,这个社会就能生机勃勃、前景无限。”

一带一路;地方积极性;经济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1-3]

一、“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显而易见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坚持把发挥地方积极性同维护中央权威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就要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从法制层面提高执行中央决策、维护中央权威的外在约束,同时体现出对地方积极性、局部利益的保护和尊重,在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党内创造活力,“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在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维护党的集中统一。[4-6]

二、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新常态

1.国际层面

近代以来美国、欧洲、日本及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方向,而“一带一路”背景下向西及整个欧亚大陆的开放将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根据《愿景与行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方向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从重点打造的经济走廊来看,一带一路涵盖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并将推动与中巴和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紧密对接。可见,几乎整个欧亚大陆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开放和合作的重点区域。

2.国内层面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由于历史传统、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政策导向等原因,东部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在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上远超过西部地区。尽管2000年以来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长足进步,然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贫困面广量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地方积极性。根据《愿景与行动》,在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的交流合作中,新疆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山西、甘肃、宁夏、青海将发挥各自的要素及区位优势;在北面向俄罗斯和蒙古的开放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将发挥独特的联通优势;在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开放中,广西、云南甚至西藏都将成为重要的门户。可见,西部地区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和窗口。

三、“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合作经济愿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7]

“一带一路”新机遇的概念,取自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跨境商贸拓展“丝绸之路”。对今日的城市而言,新机遇并不只是跨境商贸,更在于拓展地方城市产业、文化的发展空间,拓宽融入世界经济格局、参与世界价值链重塑的途径。“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地方积极性行动计划旨在明确主攻方向,加快“一带一路”的步伐,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集聚新的资源要素,进而撬动地方经济的转型。

[1]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8(11)66

[2]蒋希蘅,程国强.“一带一路”建设的若干建议[J].西部大开发,2014,4(10)86

[3]柳思思.“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合作理论研究的新进路[J].南亚研究,2014,9(2)65

[4]骆嘉.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境遇[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2)43

[5]张光南,洪国志,陈广汉.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制造业成本效应[J].经济学(季刊),2014,8(1)89

[6]陈建军,袁凯.从经济关联走向知识关联——产业空间分布动力机制演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93

[7]梁琦,黄卓.空间经济学在中国[J].经济学(季刊),2015,7(3)65

猜你喜欢

积极性一带一带一路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