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2016-09-22周晓雨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行天桥道路设计人行道

周晓雨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周晓雨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使用现状,在道路设计中考虑人性化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粗略的介绍了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几个方面,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车辆及人口均呈逐年递增趋势,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状,人性化因素的加入势在必行。如何让城市道路在保证交通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兼顾生活功能和景观功能,真正从设计角度做到“以人为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在我国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概念中,主要是以交通流量为主要设计标准,着重解决机动车辆的交通问题,忽视了行人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观赏、舒适、便捷等方面的需求。随着城市面积的加速扩张和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城市人口密度变得越来越大,城市交通网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人们对城市道路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如今城市道路不再仅仅是满足市民出行要求的交通路线,更是承载着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市民提供人性化生活空间的重任。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堵塞问题,有效改善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思路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尽可能的使道路线形适应自然景观及地形地貌的变化,力求道路与环境的统一。对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并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使人们在道路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心理上的活跃,并集中注意力。

人行道设计

城市道路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车行量较大的同时人行量也非常之大,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建立完善的步行体系,是人性化设计的最好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人行道的平整度,作为设计人员,应该保证人行道的平坦度及密实度,尽可能采用防滑砖铺砌。其次是人行道与建筑物门口的车道坡度的关系,传统的道路设计方法是车道坡度比两边的人行道坡度低,利用的原则是“行人在上,车辆在下”,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相对更安全一些。但是这样的设计方法也有弊端,建筑物门口的车一般较少,对坡道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还有就是对于老弱病残的群体来说行走不方便。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用台阶连接,从外观上看比较生硬。在人性化设计理念中,把车道与人行道利用坡道进行连接,用不同的材料区分,提醒路人注意,这样就感觉舒服多了。由于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处于同一平面,为了在功能上进行区分以及景观上需要,应该把自行车道设计成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灰白色晶石彩砖,这样就有利于区分,避免行人与自行车抢道的现象。最后是人行过街横道,人行过街横道的设置同样非常能够体现道路建设过程中人性化特质的,而这点在目前的道路设计中也做的比较好,各个市政道路的车道数多为双向四车道,且设置二次过街,安全设置也比较齐全,包括安全岛、防撞沙桶等。

人行天桥设计

人行天桥在道路系统中是步行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位于繁华商业区或比邻学校、医院的城市交通干道,过街人流量大,极易发生交通堵塞,过街行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采用人性天桥设计既保证了机动车道的畅通,缓解了城市堵车问题,又提高了市民过街的安全性,还减少了因为过街而远距离绕行的现象。对人行天桥进行人性化设计就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人行天桥的选址问题。从人行天桥的本质即知应将其设置在人口密集且交通量大的尽量靠近交叉路口的位置。(2)引导设置。人行天桥的设计中应该根据具体环境的不同,针对性的采取引导措施,指引行人上桥,如在桥下安放行人护栏,防止行人直接穿越道路;在人流量较大的繁华商业路段,可以设计自动扶梯,以吸引行人上桥。此外,行人天桥上要设置自行车与残疾人坡道,也可以增设残疾人专用的升降电梯,以充分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在天桥上加设顶棚一方面实现“晴能遮阳,雨能遮雨”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地增加人行天桥的实际通行能力,顶棚一般采用透明的玻璃钢材料,可以同时满足透光、挡雨和观赏需求。

无障碍设计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的莫过于无障碍设计,它涉及盲道的布局、路缘石和坡道类型的选择以及临街建筑的无障碍进出口设计等,这主要表现的是城市设计过程中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关怀,是社会以及城市进步的体现。然而现阶段的城市道路在无障碍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设置和管理上的问题,如设置不科学、施工质量差、管理不到位等。除此之外,人们本身的意识不到位也影响到了无障碍设计作用的正常发挥,包括人行横道与缘石坡道的相互错位、盲道上砖块的松动以及在盲道上的乱停车现象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群的出行,甚至对他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无障碍设计指南》的有关规定,充分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让道路设计贴近人性化。

公共设施设计

人是城市生活的主体,公共设施是为人服务的,目前街道上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公厕、休闲座椅、垃圾箱、道路指示牌、公交车站指示牌、停车场、路灯、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等。在规划设计这些公用设施的时候,要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社会环境。

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的道路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今后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需做到“以人为本”,倡导“公共优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为人们创造出一个适宜居住的人性化生活空间。

周晓雨

鞍山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周晓雨,男,硕士,中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市政道路桥梁设计。

10.3969/j.issn.1001-8972.2016.11.042

猜你喜欢

人行天桥道路设计人行道
跟踪导练(一)
人行天桥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的“O2O联动效应”——以“杭州人行天桥被撞塌”事件为例
基于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研究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
低碳生活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人行天桥
五个小段落组成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