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W”一“H”法探索一年级数学教学

2016-09-22邵新军

教师·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悟空桃子行为习惯

邵新军

小学一年级是幼儿园的延长教育,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还保有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比较自由、随性、无拘无束,对学校学习和生活充满着好奇。而这个阶段正是对他们进行良好习惯教育和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老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期,用爱心、恒心来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文章采用三“W”一“H”法来分析一年级孩子的各种特点,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爱上学习。

一、第一个W—When(时间)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断奶期”,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孩子爱上学习的开始。当孩子迈进小学阶段时,习惯和生活方式都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老师要用小学生的规范来要求孩子。所以在一开学老师就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角色的变化而带来行为准则的变化,进一步来明确学习准则的变化。一定要让孩子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个小学生了,那他们就会慢慢学着用新的标准要求自己。当然这一点老师和家长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年级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要采用特殊的方法。

二、第二个W—Who(教育对象)

一年级的学生,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都相对薄弱,违反纪律是稍不留神的事,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普遍现象,甚至有的孩子上课还满教室乱跑,他们的行为习惯还在受到幼儿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且孩子的性格是各种各样的,有开朗外向的,有内向安静的,还有的孩子很倔强、叛逆。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有耐心、爱心、恒心,因为要想改变孩子以往的习惯,并使其建立新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持之以恒、实实在在地进行,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三、第三个W—Where(教育地点)

学校是孩子在团体生活中磨炼学习力、培养社会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场所,其中学习是为了让孩子走向社会后具备生存能力。在以前狩猎时代,不会拿弓箭就无法生存,相同的,现在在学校学习知识、技术,就是生存的武器。所以,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小学生来说,周围人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在一年级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很大的作用。及时地和家长联系沟通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让孩子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巩固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比如,在生活中让孩子参与购物,就会让孩子对钱币的认识更加深刻。

四、一个H—How(怎样解决)

数学的学科特点是难度大、枯燥、重逻辑,一般比较难形成直接的兴趣。那么面对一年级的孩子以及枯燥的数学,我们怎样去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1)设置情境。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所教的知识有深刻理解,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以适当的方式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比如在学习“元、角、分”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次购买物品的小游戏,让学生分组扮演售货员和顾客,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加深他们对各单位转换关系的了解。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还需要利用好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及争强好胜的心理,及时地开展一些竞赛,增添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比如,数的分解教学中(以6的分解为例),可以设计一个抢答题: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路过一个桃园,猪八戒想吃桃子而唐僧要考考八戒。唐僧说:“有6个桃子,分给你和悟空,你吃1个,那悟空吃几个?”(让学生抢答)唐僧又说:“有6个桃子,分给你和悟空,你吃2个,那悟空吃几个?”(让学生抢答)唐僧又说:“有6个桃子,分给你和悟空,你吃3个,那悟空吃几个?”(让学生抢答)在学生答对时老师给予奖励或鼓励,从而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孩子发展聪明才智,获得知识的感悟,体验课堂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在数学知识的王国里驰骋,自主学习知识、探究问题,获得学习知识的快感。

参考文献:

[1]李晓丽.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Z1).

[2]果卫星.激发学生兴趣点,提高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Z1).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五营镇何洼小学)

猜你喜欢

悟空桃子行为习惯
清代悟空戏考述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桃子
“悟空”之道
悟空已被玩坏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