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分析

2016-09-22郑志雄

教师·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观察力中学数学培养

郑志雄

摘 要: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本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利用观察能力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质,从而来提高学习效率。文章主要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数学;观察力;培养

数学观察主要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观察以及感知,也就是对数学中的符号、字母以及数字文字等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来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必要性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是提升学生数学素质的首要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数学属于一门学习简易的数学运算以及图形关系知识及初步应用技能的学科,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知识[1]。

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将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目前来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学习质量。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很多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差,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身对数学的兴趣不高。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落实观察的手段,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措施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想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那么首要做好的便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将会更持久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然而教师要想做好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么便要做好对学生观察兴趣的激发,以此来带动学生主动观察思考以及探究[2]。

一是教师可以利用美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美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的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性、统一性、对称性以及奇异性等方面。尤其是数学图形变化万千,充分展现了数学的外在形式美,这是一种直观性的简单美。在数学的抽象概括中,则是展现出了数学简单统一的内在美,以及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之间的对称美与奇异美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挖掘出数学自身的特征以及特有的美来不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数学事物的观察,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是利用实际应用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观察,并且激发学生持久性的观察兴趣[3]。

三是教师可以利用成功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这会让学生内心更加激动,从而增加学生的信心。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观察的主要对象是图形、数量以及相关逻辑的过程等。这样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为学生创设出成功的机会以及条件。另外,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为学生介绍数学,让学生观察数学中的定理以及相关例题,以此来找到其中的关系。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引导性以及趣味性的练习题,这样学生才能在自我观察中进行总结,以此来概括数学概念,发现其中的定理以及公式,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学生在自我总结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激发自身的信心,最终调动自身的积极性[4]。

2.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

学生心理处于成长阶段,对于事物的观察不够仔细和认真,也缺乏相关的经验,对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讲解一些科学有效的方式,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观察效率的提升。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使学生掌握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若是教师发现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不需要教师去进行改正,以此来促进学生观察效率的提升。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观察,养成反复观察以及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对数学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更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观察思考,以此来保持观察的全面性。学生在观察事物表面明显的特征中,对内在隐蔽的特征进行观察,同时也要了解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发现事物的本质[5]。再次,要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集中观察方法,充分明确观察的目的以及相关任务,并且要制订出完善的观察计划,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工作,对材料进行整理以及归纳、总结出观察的结果。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不断地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一种主动性的思维感知,这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这样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要重视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以及深刻性,以此来促进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品质。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中学生对观察材料缺乏感知能力,这样导致其会以少数事物作为观察对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观察材料进行详细准确的叙述,制订出明确的观察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观察。其次,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通过观察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在复杂结构的图形中表现出事物的属性。学生在观察中无法将观察对象与其他事物相关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事物的基本属性,让学生去分析观察对象的本质,并且不断鼓励学生深入观察。教师也要时刻引导学生,提出观点;与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更加完善。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精确性,让学生在掌握事物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对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了解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对比观察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让学生对事物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三、结语

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训练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观察方法,不断地锻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元龙.激励评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5,(24):15—16.

[2]谷艳清.多媒体信息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成效[J].中华少年,2016,(3):25—26.

[3]蒋冬豹.中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5,(36):30—31.

[4]陈 洁.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误区[J].知识窗(教师版),2015,(12):40—41.

[5]魏交福.多媒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4):17.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时代中学)

猜你喜欢

观察力中学数学培养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