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历练写作

2016-09-22汪敏

教师·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性思维读写结合

汪敏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阅读教学应该努力从关注文本内容向表达式本位出发,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表达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浸润下,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已经越发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文章提出要促进联想拓展,在补白中促进言语发展;结合文本内容,在续写中提升想象能力;依托文本形式,在改换中历练语言风格;紧扣阅读感受,在练笔中梳理理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联想拓展;言语风格;理性思维;读写结合

一、促进联想拓展,在补白中促进言语发展

一篇完整的文章,都会有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故意留下来的空白。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文本空间,其实给予了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对主题的烘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补充,从而在想象练笔中提升学生的动笔能力。

例如,在教学《郑成功》一文时,作者在描写奋勇抵抗荷兰侵略者一段时,注重对郑家军的描写,而对主人公郑成功的表现未做细致描绘。作者正是借助这种反衬的写法凸显了郑成功训练有素、指挥有方的精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则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这一内容进行想象——郑成功在抗敌过程中会有怎样的表现?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课文内容的空白之处,借助学生丰富的想象,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补充与拓展,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文本内容,在续写中提升想象能力

在创作训练中,续写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基于材料进行的一种命题性作文。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结尾的续写,就是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能够对文本的主题思想有较好的把握与体验,从而在自身合理、大胆的想象过程中不断深入文本,将合理性的结尾呈现出来。这能够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路花香》这篇课文时,教师紧扣好水罐与破水罐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这篇语言故事所蕴涵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这篇课文在破水罐了解了自己的价值之后就戛然而止了。其实,故事的结尾蕴藏着很多值得思考与回味的地方。教学中,教师、学生深入感知,在交流的过程中明确好水罐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学生在想象中动笔思考,感知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太多的写作方法的指导,但延续着对整篇文本的理解与感知,学生的续写不仅仅显示了文本的主要内容,贴合了学生的认知经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依托文本形式,在改换中历练语言风格

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载体,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仅内容包罗万象,而且在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为了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作者选用了小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的形式,再现课文的内容。而形式的多样化,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认知支撑,也为学生的实践练笔提供了有效的资源。

例如,同样是以说明为目的的文本,《恐龙》与《航天飞机》则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表达形式,一篇是纯正的说明文,而另一篇则是以通俗的科学童话的方式加以呈现。因此在教学这两篇课文的同时,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对文章的形式进行转换,为学生的练笔提供广阔的平台。

这种形式的转变看似只是对课文的内容和信息进行机械的搬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意识却得到了充分的整合与运用,有效夯实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四、紧扣阅读感受,在练笔中梳理理性思维

拓展描写阅读文本的感受,是一种更加趋于理性的思维,对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读后感,就是阅读之后的感受,读后感训练是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严谨程度的一种有益训练。这种感受包含的范围广泛,既可以是对文本内容所领悟的道理,也可以是从文本人物身上所汲取的力量,还可以是从文本内容到实际生活中的种种联想。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有效契机,适时地将写作训练融入其中,并积极地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这样的读写交融不仅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更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长云,陈开春.加强随文练笔 提高作文素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砖桥小学)

猜你喜欢

理性思维读写结合
试论希腊神话中的理性思维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