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四字”教学法例谈
2016-09-22饶东红
饶东红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诗歌教学经历了从遵从教参到参悟兼并,再到初步合理把握的探索过程。时至今日,依然感到诗歌教学的不容易,或者深浅难以把握,或者侧重不易确定。但也在摸索尝试的基础上,结合他人论述,总结出“读品悟鉴”四字教学法。窃以为诗歌教学只要抓住这四字诀,不论古今中外,诗词曲赋,大体上都能把握文体特征,体味诗歌精旨,也能点拨鉴赏门径,紧扣高考要旨,实不失为精准把握、点透门径的好方法。
所谓“读品悟鉴”教学法,概而言之,就是对诗歌的教学要贯穿“精读—品味—体悟—鉴赏”这四大要旨。在诵读中吟咏诗韵,在品赏中玩味意境,在体察中彻悟精义,在鉴赏中贴近妙谛,这既是方法,也是个过程。只要抓住这四大要领,对一首诗的把握也就差不多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四字教学法在遇到具体的诗歌并不能平均用力,而要根据不同的诗歌体现异样的侧重,方不失为精准把握要义。而“读”则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方法,诗歌类型不同则读法各异。兹举例论述如下:
一、“读”出不同的滋味
学语文,一个“读”字摄统千言万语,而学诗歌,一个“读”字更加胜过万千方法,“品悟鉴”都是在“读”的基础上深入的,这是诗歌重形象思维,读诗重形象把握的重要体现。同样,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诗歌,读法也不大相同。如古典诗,要在读懂的基础上诵读,既能确知其义,又能领略声韵之美。举其特殊者,如《离骚》《湘夫人》者,如果读不懂,所谓的诵读就没有意义了;而像《长恨歌》《春江花月夜》这一类,文不甚深,义不甚奥,反复吟咏,则在口齿流利中自不难理解诗歌的意思,诵读的过程就融会了读懂的过程。而如现代诗、外国译诗,在理解上基本张力,体味音韵的魅力,读之愈久则滋味愈深,不待讲解而意味不尽,解读有时反倒感觉意味索然,《再别康桥》《雨巷》最具代表性。当然,意之深浅与时之先后并不完全相符合,如元曲《窦娥冤》《长亭送别》(节选自《西厢记》)也绝不深奥。再如,叙事诗要读清故事脉络,把握人物形象。抒情诗则要把准情之所系、心之所悬,等等,兹不赘述。
二、“品”味别样意境
大凡称得上诗歌者,无不以意境取胜。好的诗歌意境优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能力,即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而诗歌绝对称得上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自由王国。曾经有学生来问老师,《长恨歌》除了高考偶尔考考名句填空,还有什么用?为什么要累死累活地背诵?这当然是学生的无知迟钝和功利。无知者,还不懂得审美能力的重要;迟钝者,他感受不到文字意境的魅力;功利者,他只知道分数的可贵,甚至看不到分数之外的分数。我们教学诗歌,一定要注意引领学生走入诗的世界,感受风格迥异的意境。如《静女》之两情依依,《国殇》之风云激荡,《山居秋暝》之诗画兼美,《满江红》之气冲斗牛,《致大海》之豪迈奔放,《雨霖铃》之哀婉缠绵,等等,从不同侧面陶冶学生的身心,在他们心灵的蜡板上刻下成长的印迹。当然,也有一些短诗如李绅的《悯农》多首,不以境胜,而以意胜,自不可一概而论。
三、体“悟”诗中真谛
古人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看来,诗是作者抒写心灵的寄托,那我们教学生读诗歌,就有必要悟透作者的言下之意,乃至言外之意是什么。说起来又须费一番功夫,有些诗是言近旨远,有些诗是晦涩难解,有些是一诗多旨,有些则诗意显豁。正因为如此,才有“诗无达诂”一说。但作为师生,我们不是研究者,贵在引导学生在合理分析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反对以定论裁新见,或以权威约异说,如张九龄的《感遇》。
四、“鉴”赏百变方法
古今中外,诗的类别五花八门,诗歌的表现方法也是不拘一格。同为抒情,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宣泄,也有“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迂回试探。方法不同,风格就大异其趣,而诗歌意境的创造,诗歌旨趣之所在,皆由不同的方法生成。因此可以说,“品”和“悟”是对诗歌远观近赏,把玩体味知其然的功夫,而“鉴”还是架设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桥梁,同时高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也是基本考查内容,在诗歌教学中绝不可偏废。比如人物形象的描写,《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是精雕细镂,毫发毕现;《偶遇·相逢记得画》则是“相逢记得画桥头,花似精神柳似柔”的写意传神;《诗经·硕人》中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正面刻画;而《庄子·齐物论》中对毛嫱的描写则是“鸟见之而惊飞,花见之而羞开”的侧面烘托。其法不一,曲则同工,值得我们学习时细细地鉴赏。
一切文学,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诗。因此,对诗歌的学习,不仅是提高我们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启语文学习智慧之门的万能钥匙。笔者所阐述的“读品悟鉴”四字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汲取他人成果,积极进行尝试的探索,自感尚有一定的实用性,不揣固陋,粗浅论述,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