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6-09-22康有琴

教师·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专困境语文教学

康有琴

摘 要:中专教育的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型人才,而中专语文的目标则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与文学素养。正是因为中专学校本身过于偏重技能方面的实践操作教学,对文化素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中专语文教学面临巨大的困境。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与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困境;措施

作为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的综合性科目,语文具有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以及工具性的重要特征,是其他学科教育的重要基础[1]。由于中专教学的特殊性,中专语文当前仍然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困境,并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分析当前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就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1.语文重要性被淡化

中专教育是以培养初级技术型人才为主的,因为中专语文表面上的文化属性,再加上部分中专学校领导层片面地认为只有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才能够有效提升就业率,导致中专语文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化,相应的语文课时也不断被压缩。中专学生基本上是以初中为起点,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思想层面过于偏重专业技能学习,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足。正是因为学校领导与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偏差,才导致语文地位的逐渐下降。

2.语文教学存在随意性

现阶段,中专语文教学针对学生语文基本技能培养与教师语文基础知识传授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方面并不明确,中专语文教学没有体现出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的差异性。此外,部分中专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存在盲目削弱文化基础课程的现象,对中专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极大的随意性[2]。

3.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

中专语文教材的改版速度较为缓慢,其与中专教学的特征、学生专业需求以及现实运用方面存在明显的脱节情况。部分教师仅仅追求完成学校考核,教学过程中只是进行简单的照本宣科,并没有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需求进行充分的结合,课程内容存在巨大的滞后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中专学生产生“语文知识是没用的”的错误认知。

二、应对措施与建议

1.正确认知中专语文的地位

语文作为学生阶段全面学习汉语的基础课程,其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语文一直都是作为重要的课程纳入教学规划中的。然而因为中专学校培养初级技术型人才的目标,语文课程存在从主科退居副科的现象,然而这并不表示语文课没有存在的必要。

各个中专学校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应当从长远发展的层面来衡量中专语文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理念,使得学生意识到技能掌握与语文学习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基于学生未来就业方面的需求与职业规划,通过有效整合中专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使得语文教学更为贴合中专生的需求与特征[3]。

2.加强中专语文实用性

基于中专学校的教育目标,中专语文教学应当完全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理念,在教学理念中体现出与普通中学语文的差异性特征,进一步加强中专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与此同时,中专语文还应当进一步加强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实验报告以及研究报告等方面的作文练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组织“大语文”教学活动

所谓“大语文”教学,指的是语文教学不局限于学科本位内涵,在语文教学领域进行有效的拓展。针对中专语文来说,则是根据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结合学生未来岗位与专业特征,在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将语文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外的领域,从而在有效拓展语文教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职业化应用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专语文教学对学生言行举止、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中专学校与语文教师重视语文的作用,正视中专语文教学当前面临的困境,通过积极、大胆的探索,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中专语文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晓琳.新媒体环境下中专语文教学的延展与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2):43—44.

[2]周奎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0):59—60.

[3]王爱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0):47,49.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专困境语文教学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