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上的韬光养晦

2016-09-21袁南生

领导文萃 2016年17期
关键词:议和皇太极李渊

袁南生

韬光养晦是中国千年外交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古代外交人留给我们的外交智慧。探讨中国千年外交史上韬光养晦的规律,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做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不无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汉唐盛世为何也要韬光养晦

汉唐时代是有史以来国人最引以为豪及津津乐道的时代,也是外交上精彩纷呈、最能韬光养晦的时代。“汉唐时期,是中国第一次打开大门与外部世界发生外交关系,从此才有了真正国际意义上的外交。先秦时期虽然也有过频繁的外交活动和热闹的外交斗争,但那基本上是在中国本土范围内的列国交往,还没有广泛地与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发生正式的外交关系。”(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自“张骞凿空”“开外国道”(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这一划时代重大事件开启了中国古代外交的新时代。

汉代外交战略、具体外交路径和实践都离不开韬光养晦。公元前209年,冒顿杀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标志着匈奴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向国家的转变。西汉初年,刘邦对匈奴推行和亲政策,派刘敬前去匈奴缔结联姻和约,奉送皇族女儿冒称公主去做单于的阏氏,此外,每年必须给匈奴一定数量的丝绸、粮食等物资,汉匈结约为兄弟之国,汉为兄,匈为弟。这是典型的韬光养晦,与此同时积极作为,开启了汉匈两极在东亚争霸的时代。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顶峰时代,唐朝的缔造者李世民是韬光养晦的高手。唐太宗李世民在打败突厥前向突厥称臣12年。据《旧唐书》记载,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韬光养晦方面下了几步妙棋:一是起兵时,李渊亲自给突厥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的书信,又带上厚礼,派刘文静打通突厥这一关,引以为援,消除自己争夺天下时来自突厥的巨大威胁;二是突厥使者每至长安,态度骄横,“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三是突厥君主始毕可汗去世后,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旧唐书·突厥传》)这是中国古代只有国君死时才有的隆重礼节;四是与突厥新任可汗处罗搞好关系。处罗可汗死后,李渊、李世民父子仍以“臣礼”致吊,仍诏百官到其使者处吊丧。直到贞观三年(629年),才彻底改写大唐帝国向突厥称臣纳贡的历史,李世民命李靖率唐军主动出击,大败突厥军,活捉颉利可汗,取得决定性胜利。至此,李世民对突厥的臣服历史宣告结束。李世民的幸运之处是拥有一个能韬光养晦的环境,他12年来向突厥称臣纳贡,当时没有人说他“缺钙”,也没有几个清流和愤青高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该韬光养晦时不韬光养晦教训深刻

韬光养晦是中国古代外交人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外交智慧之一,柔弱胜刚强的老子思想是韬光养晦的外交哲学基础,其要义是在国际关系中保持低调,尊重对方,不锋芒毕露、颐指气使,尽可能避免树敌、招风、扛旗,同时积极作为。在中国古代外交史上,不乏该韬光养晦时不仅不韬光养晦,还反其道而行之,以致发生颠覆性大错的事例,为我们留下了值得吸取的深刻教训。

明朝末年,面对清朝的崛起和挑战,正确的应对之道应该是:该谈的时候谈,该打的时候打,只打不谈、拒绝议和显然是误国之道。然而,明朝风雨飘摇时,皇帝想韬光养晦,但清流、愤青们不同意。“有好几次机会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和解,但明朝一批文人就说,绝对不要谈,谁谈谁是卖国贼,皇帝也不敢公开提谈判的事。崇祯皇帝曾经派兵部尚书悄悄跟清朝谈判,消息泄漏之后,兵部尚书就被杀了,当时根本没有人再敢动这个脑筋了。”

也許有人问,崇祯皇帝想谈,清朝想谈吗?崇祯皇帝是不是一厢情愿?其实,清朝皇太极屡次提出议和,并不完全是出于兵不厌诈的军事考虑,可以说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他的议和举动还是具有相当诚意的。即使当其羽翼已丰,多次攻入内地,明朝已无法招架之时,皇太极仍多次发布告示说,愿与明友好、议和。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农历五月,皇太极诚心接待了马绍愉等明朝来使。他甚至已经初步划定了两国的边境线,只等崇祯皇帝点头,就可鸣金收兵,各安其政了。

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托马绍愉转呈。信中,皇太极谈到尽管清兵已处胜势,但仍愿议和通好。这封信后来被收入《清太宗实录》,从行文看,皇太极态度谦恭,提出了不算苛刻的停战四项条件,字里行间完全没有威胁意味。尽管如此,皇太极对明朝议和诚意并无信心,他在信的末尾说:“若不愿和好,再勿遣使致书……约九月不至则治兵。”言外之意,和谈一旦无望,只有兵戎相见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奉旨派马绍愉与清朝议和一事为百官知悉后,朝野为之哗然,大臣们纷纷上书弹劾陈贪生怕死、妥协求全、私定议和条款。迫于压力,崇祯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陈新甲,后又下令将陈处死。到亡国的最后时刻,崇祯才意识到“策辽事者,不宜战而宜和也”。可惜这只能是后知后觉,已于事无补、无法挽回败局了。

其实,明朝在与清朝的军事对峙中,不是没有看到韬光养晦的好处,也多次主动议和,但最终议和却又多次为自己所破坏而失败。出现这一奇怪结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廷上下缺乏韬光养晦的环境与气氛。明朝政治家们在韬光养晦问题上大都缺乏冷静思考,始终放不下天朝大国那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架子,居高临下地与人打交道,一味唱高调。朝野上下一直把清看成是国贼凶寇,只能扫荡,不可言和,谁议和谁就是“损威辱国”“诅师养寇”,谁就是“祸胎”,将“酿无穷之衅”。崇祯杀替罪羊的办法,虽然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却又一次关上了本是由他授意打开的明清议和的大门。若非如此,明朝败亡时间至少可以后延几年,甚至有可能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因为明朝在江南的统治势力一直很强。

(摘自共识网)

猜你喜欢

议和皇太极李渊
Quantum-enhanced optical precision measurement assisted by low-frequency squeezed vacuum states
李渊:我只是个孤独的老父亲
秦桧是坚定的议和派,无可指责?
秦桧是坚定的议和派,无可指责?
浅析明与后金(清)的三次议和及其失败原因
大汗已逝各自飞
先生冷吗?
李渊起义
一梦前尘念三生
北陵石马和石骆驼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