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精神世界
2016-09-21悉达多
悉达多
目前来说,中国企业家分两派,一是天派,借助新兴产业和资本市场,拥有较高学历,依靠专业咨询公司帮助,以短期上市为主;另一个是地派,往往从事非性感产业,创业家学历较低、不善言辞,更希望将企业做大做强。相对于天派,地派的购买力更强,尤其体现在上课方面。他们集体自卑,一开始就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完整的知识架构,遇到问题基本上是靠求生本能和过往经验去解决,时代变化太快,很容易在一棵树上吊死。放活对于地派老板来说最有用,因为之前企业有太多不确定性,所有事都是亲力亲为,自己亲手抓,很没安全感,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他自己反而成为企业的瓶颈。所以一旦他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一下子增长三五倍是很自然的事情。
地派的第一次解放是把员工解放了,实现企业自动运转,但其实商业逻辑和技术并没提高。第二次解放是经营管理都会遇到的技术上的问题,这就需要专业的咨询公司介入。做企业容易,最难的是做人,他们最大的危机往往是精神世界的缺位。
几乎大部分小微企业家都是在某类培训课里才会听到“精神世界”这4个字,我参与过的一个课程提到,要想创立精神世界,必须先要在心中升起一种神圣感,而这种神圣感来源于一个简单的句子:如果没有我就没有……现场一个老板立刻站起来造了一个句子:如果没有我就没有我们家族今天的辉煌,尤其是都能住上大大的楼房。
老胡其实有同样的困惑。2007年3月,他收到一张培训讲师的光盘,当时的培训课程也不太多,他看完光盘后觉得这个人说话挺有意思,入木三分,于是抱着好奇心上了他的攻心销售课程。在课上,他的自我认知和方向轰然倒塌,原先的自我得意和满足感轰然倒塌,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狭隘,始终没能走出一方区域,听完后他迅速迷上了讲师说话的方式,虽然那时他在河南和石家庄已经做了10家平价连锁鞋城,但却做得很累。
上完攻心销售之后,他接着上了系统里更多的课,这时问题出现了,按他的话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那时他的野心突然被点燃,疯狂带领员工做企业内训,并开始分期、分4批、60名员工一车拉到附近的天桂山做两天的训练,内容包括蒙眼登山(体验相依为命的感觉),并让员工展开内部PK。效果很好,可这势头并没持续多久,员工们又回落到了原样,他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因为他只会“李逵的三板斧”,接着又开始茫然。他意识到除了激情,他一定要找到对自己有使命感、并能让自己生命力呈现的东西。
随着企业的盲目扩张,他投资的一个商厦和五六家餐厅营业额开始滑坡,父亲在2008年脑溢血突然离开,母亲脑子里长了个肿瘤,妹妹从18岁得的红斑狼疮开始复发,自己也在杭州上一个商业课时摔断了胳膊,一切所能想到的灾难同时降临到了他身上。
挎着胳膊,他来到医院伺候妹妹,那是他人生的低谷。2009年,他在北京的云居寺上课,那年冬天特别冷,课上讲到了企业之魂,于是他开始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
春节期间大雪纷飞,家家都在张灯结彩,他和妹妹在医院里探讨人生:人为什么而活?人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才有感觉?那是妹妹的最后一个冬天,他意识到人之本源就是健康,由于当时没有更多的资源,他觉得应该从饮食方面入手,于是提出了养生餐饮的概念,“在生死瞬间确定了后半生的事业方向。”
他开始“日精进”,每天有任何想法都记录下来,如今已记满20本,他会不时回看之前的记录,一种绵绵不绝的感觉油然而生。他认为“人的能力、持续的成长力和体系化最重要,而其中更重要的是成长性,这是最值得呵护的火种,一旦这个泯灭之后人就会失去动力,所以这20本笔记是一个不断点燃的过程”。
去年老胡刚去台湾参加了为期3天的慈济法会,当证严上师从他身边缓缓经过时,他说自己竟莫名地流下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