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心理描写五法(下)
2016-09-21孙丽萍
孙丽萍
在小学阶段的习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写人写事的记叙文,为了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除了进行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外,还要对所描述的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描写人物的心里在“想什么”。这样才会使你文章中的人物读起来更生动。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下面就结合我们小学课本给大家介绍五种心理描写的方法:
一、内心独白法。内心独白就是直接描写人物是怎么想的,这种写法最容易,也最清楚刻画人物的心理情况。这种写法常用于第一人称的写人文章。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中: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心看着我的战友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段心里独白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处在当时的特殊环境里,心里发展变化的复杂过程,既表现了作者对邱少云的担心和焦急,又衬托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英勇牺牲的高大形象。
二、直接描述法。就是直接描述人物对事物的感受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
“他想: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上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从这段文字中,会体会到司马迁几次想了此残生时的痛苦和绝望心情。
三、表情描摹法。表情描摹法就是可利用人物脸上的表情、神态等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白杨》一课的最后一段:
“爸一手搂着这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前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作者通过爸爸脸上的表情变化,成功地刻画了孩子们在爸爸的教育关爱下,会像小树一样,在艰苦的边疆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实现他的愿望的喜悦心里。
四、景物衬托法。景物衬托就是由人物借景抒情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景物衬托同样会生动的表达人物的感情,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
“说走就走。小丽挎个篮子蹦蹦跳跳地在前面引路,不多时就来到了草塘边上。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发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现绿色,再远的呈现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草塘生机勃勃,又写出了作者看到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时高兴的心情。
五、动作暗示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一种不自觉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掌声》一课中的第二自然段: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上来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过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这段话中英子把头低下去了,这一动作恰恰反映了英子内心的紧张、自卑和痛苦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