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技术助力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2016-09-21黄印聪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高效课堂

黄印聪

摘 要: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府部门对教育资源投入的不断加大,现在不少地区每个班级均配备多媒体设备,极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劣及如何适当、巧用多媒体技术打造高效课堂等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效课堂是教育新常态下对教师的一项新要求。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多媒体设备的不断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多媒体技术凭借直观、形象的优点,使用得越来越频繁。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劣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初中生物教材主要学习细胞结构、动植物体各种生命活动及生物进化等知识,这些内容往往穿插大量图片。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纯粹靠教师的传授,就难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生命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却能弥补这一缺陷,使课堂变得更生动。

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更直观化。由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更偏向于直观形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更加直观呈现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图片、视频,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记忆生命过程。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时,先运用多媒体展示种子的结构,再利用相关视频录像展示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动态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各部位的发育变化情况,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考点的理解识记。

有效增加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在课前将课堂所用到的图片、板书、习题、课堂小结等内容整合到课件中,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从而有效增加课堂容量。这一特点特别适用于复习课。

辅助实验教学,使实验过程更清晰。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在实验课前,可先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实验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提高实验课的实效。但有些实验受时间、空间和现实条件的限制难以开展,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弥补这一不足,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节中,就有一个《观看两栖类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录像》活动,该活动必须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

多媒体技术除了上述三个优点外,还有其他诸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点,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带来一定的缺点。

教学节奏过快,学生学得高兴忘得快,易扩大学情两极分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使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如果没有把握好节奏,往往就会展示过快,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过短,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变得简单明了很高兴,但课后如不及时加以复习巩固则容易遗忘。因此,原本学习较好的同学会越学越好,自觉性较差的同学可能会越学越糟,容易扩大两极分化。

过多的形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锻炼。由于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特征,学生学习相关生命往往很直观形象,导致学生较少接受抽象思维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不利于学生实现质的飞跃。

二、高效课堂的一般要求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就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轻负担,全维度,高质量。高效课堂要求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拒绝一味死记硬背和使用题海战术;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通过直观形象思维学习知识,更要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思考问题;高效课堂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理解问题、知识的本质,能够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三、适当、巧用运用多媒体技术

1.设计、制作好简洁、合理的教学课件。在生物课堂中,多媒体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好课件,主要将传统课堂中难以展示的图片、动画、影像等制作到课件中,避免将教材中的文字照搬到课件中,教学过程中应避免教师对着屏幕念。

2.把握好教学节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快点鼠标翻下一页,就容易造成学生思维跟不上节奏,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图片、动画、影像等素材,详细讲解整个生命过程,帮助学生将相关过程抽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学习《血液循环》一课时,展示完人体心脏、血管图片及血液循环动态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身体描述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抽象化描绘出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3.充分利用板书帮助学生厘清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课件是一页一页展示出来的,整堂课下来,学生难以对所展示的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板书,将整堂课各个知识点有条理地体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帮助学生厘清整堂课的知识结构。

4.多媒体不能取代实验教学。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学生对生物体的结构特征、生命过程了解得更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教材中安排的实验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都要尽量安排学生动手做实验,而不能简单地用多媒体展示取代学生动手操作。部分因时间、空间和现有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的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确能收到良好效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综上所述,要增强初中生物课堂的高效性,就要适当、巧用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成为教学载体和助手,而不能被多媒体“绑架”,使之恰当出现在不同课堂和不同内容的讲授之中,从而助力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爱霞.对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学周刊B版,2013.20.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高效课堂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