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政治课堂参与度

2016-09-21王卿灿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政治课堂参与度主体作用

王卿灿

摘 要: 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外在讲,指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从内在讲,指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换位思考,创建和谐;相信学生,开发潜力;创新教法,教学相长;多管齐下,激发兴趣,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主体作用 政治课堂 参与度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优劣是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的高低决定的。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这种办法使教师成了课堂教学行为的发动者和主宰者,学生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好似一把神秘的锁,需要老师仔细发现开启他们的独特钥匙,而作为特殊群体—后进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与方法,似乎平添寻找这把开启他们这把钥匙的难度。不过只要用心就能够找到,需要你耐心地了解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建立属于他们的“病例”。比如可以将上课表现、作业情况、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等情况做对比统计,必要时与班主任联系以形成对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进而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教育面临的困境是教师用过去的方法教未来的学生。大部分教师用传统的方法和思想,即:以教为中心,学围绕着教转,教师就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在这种形势之下,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政治学习的兴趣,更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是上课时的沉默寡言。

二、换位思考,创建和谐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给人足够的信任才能为下一步的更好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首先不能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上,因为这样就形成与学生对立的局面,这将为学习中与后进生沟通埋下隐患。教师必须换位思考,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就会渗入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开始对教师心生敬意,以至于喜欢上教师,愿意接受教师,就会增加对教师的信任,使课堂氛围更融洽,这就为调动后进生课堂参与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化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专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育学的主动性[1]。

三、相信学生,开发潜力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大部分教师还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一节课上完留给学生最深的印象就是教师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是教师在充分展现高超的专业能力的同时却忽视学生能够掌握、吸收多少知识,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被动,以致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第一,打造更有意思的课堂。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例,善于将热点与相关教材理论有机结合,变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大家面前谈谈自己遇到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共同讨论研究,从教知识的学习中寻找解决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脑、耳、口,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第三,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各异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第四,将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有机结合。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和问题的设置均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这要求我们应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样化的个体教育,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要通过群体教育感染每一个人,给予学生家庭般的温暖,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励群体内成员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四、创新教法,教学相长

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教与学必须实现良性互动,教师不是演员,学生更不能是观众。成功的教学活动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哲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将自己身边的事情用哲学道理重新诠释,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主体,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悟,感悟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2]。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之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既提高政治课参与热情,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必须从充满价值和意义的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挖掘教学活动的人文关怀与生活价值的意义,使教学活动回到人自身,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出现令人担忧的一面这个知识的时候,其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增强学生是非观念、提高辨别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让每个学生意识到净化文化环境人人有责。

五、多管齐下,激发兴趣

面对教学过程中一些对政治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态度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多管齐下,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由被动的知识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者。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主体作用;在展开小组协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构建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才能学习到很多内容,思维才能产生很多跨越,其政治知识分析和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中是提高成绩、调动其积极性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打造和谐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课堂参与度,找到存在感,增强成就感,使学生逐渐完成心灵世界对知识世界和社会世界的了解,真正主动、生动、健康地收获知识,收获成长,收获希望。

参考文献:

[1]李海江.浅谈中学政治教学的现状及建议.

[2]张美玲.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策略分析.

[3]帕提古丽·吐尔迪.论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升政治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政治课堂参与度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