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文”训练,打破学生习作定式思维的桎梏

2016-09-21张萍吴昌龙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意习作

张萍+吴昌龙

[摘 要]一直以来,学生作文缺乏创意这一现象,是习作教学的通病。如何让学生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呢?进行“组文”训练是一种有效方式。“组文”训练是针对一个话题或铺展开去,或深入开来,形式丰富,面广量大,能极大地拓展学生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这样,能打破学生习作定式,带来习作思维的改变,促进学生创造性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组文训练 定式思维 习作 创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06

看到一个真实的作文案例:一个男生在一次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题目是《记一次难忘的旅游》,并且评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有创意、想象力丰富等。从此以后,这个孩子便把这篇文章当做万金油,不论什么题材的文章一律以这篇获奖文章直接套入。如,写“我的妈妈”,他便写《妈妈带我去旅游》;写一件难忘的事,他的题目是《一次难忘的旅游》;写童年趣事,他还是这篇《记一次旅游》。应该说,这个案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对不是一个个例,多数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都有一文多用的现象。

除了一文多用,学生套用的作文模式还有很多:写一棵树、一朵花、一条小河,他们一律采用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写一个人,一律先是外貌描写,接着来两个事例;写助人为乐,必有扶老人过马路。这样, 一是文章有条理,不会跑题;二是达到教师要求的字数,这是“王道”。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庸常居多,少见创意。

鉴于此,笔者的尝试进行了“组文”训练,初见成效。

所谓“组文”训练,指的是相对于平时零散的习作练习,转换为一个时期内以一个话题来进行一组文章的训练。这样的习作练习针对一个话题或铺展开去,或深入开来,形式丰富,面广量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在“美丽中国”的号召下,各地的美化工作的日见成效,人们都生活在花香鸟语、绿树成荫的美好环境下。为此,笔者便设计了“身边的植物”组文训练,通过几个阶段,进行了系列习作之旅。

第一个阶段:以“外形”为主题,描写常见的、自己认识的植物。要求:描写的植物的不能重复。

第一阶段应该是学生的拿手戏,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描写植物的方法,描写了一系列常见的植物:学校里高大的法国梧桐、公园里的月季、护城河边的柳树、家里养的吊兰……有按照四季描写外形的,有分花开的形态描写花开姿势的。刚开始的几天,学生乐此不疲,今天杨树,明天柳树,后天洋槐树;写法大致相同,倒也没有什么难处。再过几天,有一个学生发声了:“老师,自己认识的植物都写完了,每天都写这些东西有什么意思啊?大同小异的。”别的学生也都纷纷附和。

嘿,等的就是这句话!一看时机成熟,笔者趁热打铁:“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这一阶段写的文章,然后说说感受。”学生的表达果然不出意外:“老师,我们阅读了小组每一位同学的文章,发现大家写的都差不多呀!”“我们小组有五位同学写法国梧桐树,都是按照四季的变化来写的。”“是啊,常见的植物,一成不变的写作方法,不大同小异才怪呢!”笔者总结道:“看来同学们也发现自己习作的弊端了,不简单!那我们就从‘变化开始吧。”

第二阶段:以“变化”为主题,描写自己常见的植物。宗旨:尽量让自己的发现与众不同。

“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诚如加里宁所说,孩子的眼光是精细的、敏锐的。有了第一阶段的铺垫,学生第二阶段的视角有了明显的不同。

一个学生这样描写了石榴树:

别看它远远看上去是一堆干枯的树枝,当你走近它,细细观察才会发现,它的小叶苞已经长满一树了。那叶苞的颜色是深红色的,形状像熊熊燃烧的火炬。这情景可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

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相结合: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这句话我背得可熟了,现在,才真正理解它的意思。我发现柳枝变青了,柳芽一个个冒了出来,有的芽苞已经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叶片。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气还这么冷,柳树怎么就会发芽呢!回家我一问妈妈,才知道现在已经是六九了,该“河边看柳”了。

……

叶黎明教授指出:把内容的缺乏仅仅归因为“物”的缺乏,其实质是忽视了从“物”到“意”的“化”的过程。无“物”必然无“意”,但是,有“物”却未必有“意”,没有关键的“化”的环节,生活再丰富,认识也未必丰富。而组文训练中学生对第一阶段文章千篇一律的感知以及第二阶段写出“变化”的观察和引导,恰恰是从“物”到“意”的“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内在变化的过程。

在小组交流第二阶段成果的时候,看到的是学生专注的脸庞,听见的只有学生沙沙地翻书声。不同的发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之中。这样,他们不仅有了灵感和思维的碰撞,更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植物世界。

新课标告诉我们: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在第二阶段学生观察发现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向植物系列的纵深处推进。

第三阶段:以“认识过程”为主题,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己不认识的植物。认识途径:自定。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不应把师生禁锢在教室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些是新课程强调的理念。但是在制度化生存背景和应试教育机制之下,学生终日在校园和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穿梭,知识面和视野相对狭窄,城市学生到农村去,把小麦认作韭菜的比比皆是。而大多数学生甚至对眼前熟悉的事物视而不见。笔者曾经带学生到公园去,一些常见的树种,如女贞、银杏、楝子树等,班上超过百人之九十的学生竟然叫不出名字。因此,第三阶段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途径进行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阅读他们第三阶段的“植物系列”文章 ,感受到他们认识的途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魏同学认识栾树的过程一波三折:

在我们小区门口,有一排高大的树木。每到秋天,都会绽开满树像杨桃的果实一样的花朵,有的是桃红,有深红。艳丽的色彩把整条街装扮得非常美丽。

这么美丽的树,它叫什么名字呢?

我问妈妈,妈妈说:“大街上有这么多树呢,我又不是植物学家,怎么会认识呢?”唉,女人家果然头发长见识短。

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位戴眼镜的叔叔,心想:戴眼镜的人都有学问,问问这位叔叔吧!可是这位叔叔抬头看了看树,摇摇头,一言不发地走了。

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我忽然一拍脑瓜,有问题,找百度呀!

可是,打开电脑,问题又来了,我不知道树的名字,应该输入什么关键字呢?思考了一会,“病急乱投医”,我随便打上了几个字:一种树,开的花像杨桃。然后,猛地一敲回车键,我的眼睛紧紧地盯住电脑,条目出来了!竟然有答案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网页,一幅和我们小区旁的树木一样的图片一下子出现在我眼前!

它的名字叫栾树,哈哈,我终于认识你了!

百度真是太给力了。

小葛同学以“海棠”为主题,通过观察、比较、走访、问询、网络等多种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垂丝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等本地常见的海棠花。在文中,他用照片加文字的方式介绍了海棠花,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每一个学生,每一篇文章,每一次介绍,都是那样的真实,都是那样的鲜活,都是那样的独特!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探索,笔者相信,即使没有第四或者第五阶段的再深入练习,学生再遇到类似的文章,思维的深度、广度在不经意之间便会有新的拓展。

初战告捷,我们的“组文”训练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以“大沙河”为主题,引导学生从大沙河沧桑的历史到现在的繁荣,从大沙河的清清河水到逮鱼摸虾,从两岸的如画美景到人们的幸福生活,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黄河故道的全景图。

以“丰县名人”为主题,从一代帝王刘邦到太子少保李卫,从道教鼻祖张道陵到到清朝状元李蟠,从博学鸿儒蒋天枢到工程院士袁士义……学生在写名人、学名人,名人也在熏陶和感染着他们。

……

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视野宽了,谈吐自如了,下笔也如有神助了。

著名教育家齐佛说过: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创造。“组文”训练只是习作教学中一个小小的新的设计,学生便会把他们作文的新意淋漓尽致地展示给我们。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创意习作
纸品手工艺术创作技法浅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