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担忧 中国国民体质现状

2016-09-21

国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国民强国体质

2012年8月,国家卫生部曾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人正遭遇“亚健康”的威胁,过去15年间国民的患病人次数增加了20%,由1993年的43.6亿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52.5亿人次,按照这样的状况,最近几年很难有较好的改变。《报告》显示83.8%的成年人从不锻炼身体,其中城市居民有73.2%从不参加锻炼;经常锻炼的居民为11.9%。在运动场所普遍缺乏的农村,更是难得有锻炼的现象存在。而在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数据显示学生的速度、耐力、心肺功能等主要几项指标偏差,体质健康状况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境况令人忧虑。

2014年6月2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过去30年间,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人“肥胖”,3亿人超重,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肥胖国”。这对于30多年前还在为温饱问题奔波劳碌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生活的改变是难以想象的。

肥胖其实也是一种“慢性病”,最近欧洲法庭要求企业不得歧视“肥胖人群”,并把肥胖者裁定为“残障”加以保护,确保他们的工作权利。我国目前存在数目庞大的“肥胖人群”,其中多数是高血压、高胆固醇、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以及带有其他与肥胖相伴而生的疾病,这种现代文明的“富贵病”或“懒惰病”将给国家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2015年11月25日,五年发布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对外公布。报告显示,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有所上升,特别是各年龄段人群的身高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让人振奋不已。不过,报告也反映出不少新问题,胖人又多了、男人有点虚等尤其值得关注和警惕。

中国青少年体能不如日本青少年体能

本次监测是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0个部门进行的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主要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公民。

与2010年的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相比,国民体质总体有所增长。以7岁儿童为例,男孩平均身高达到126.6厘米,女孩为125.1厘米,这两项数据在2010年分别为125.5厘米和124.1厘米,平均长高了1厘米多。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2012年青少年平均身高统计结果”显示,日本7岁男生平均身高122.4厘米,女生121.5厘米。与我们的近邻日本相比,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终于赶超了对方,但体能依然落后。

与日本去年发布的“体力、运动能力调查”结果比较,日本11岁男生的50米跑成绩为8.9秒,中国同龄男孩为9.4秒;日本13岁女生的1000米长跑成绩为4分41秒88,而中国13岁男生才达到5分0秒40(中国女生无该项目)。对比两国成年人的握力后同样发现,日本成年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组的成绩都高于中国人。

中国国民体质现状

男性体质略有波动 男性在国民体质达标率和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上,均有所下滑。前者从2010年的88.3%降至88.2%,后者从99.69降至99.28。相比女性稳步提升的身体素质,男性似乎“拖了后腿”。

胳膊不如腿健壮 40岁以下人群的爆发力有所提高,但握力、背力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成年男性下降明显,握力下降约1千克,背力的降幅超过3千克。在4次国民体质监测中,成年人的力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一问题是全球普遍存在的。201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日本学生的力量也呈下降趋势。

体重比个头增得快 本次监测中,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等形态指标都比2010年有所增长,但体重和皮褶厚度的增幅大于身高,意味着超重和肥胖人数在上升。举例来说,与2010年相比,20-39岁成年男性的腹部皮褶厚度增幅约为17%,而身高增幅不到1%。其他年龄组的情况基本一致。我国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率分别为32.7%和41.6%,肥胖率分别为10.5%和13.9%。

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 报告显示,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状况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19-22岁年龄组男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下降,女生则是有升有降。此外,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近视检出率和肥胖率都在持续上升。

体育消费单一 数据显示,20岁以上人群中,近四成人有过体育消费,人均926元;与2007年相比,消费人数比例增长67.7%,人均消费水平增长52%。但消费结构却很单一,大部分人把钱花在购买运动服装上,人数比例超过93%。

什么拖了国民体质后腿

国民体质的诸多问题主要由下面几个原因造成。

体力劳动越来越少 30年前,女性找对象还要考虑对方能不能扛得动煤气罐,但如今生活方便了,男性干体力活的机会越来越少,连换个电灯泡都得找物业,上下班更是以车代步,导致肌肉力量普遍下降。

运动需求比较“低级”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但运动需求还比较“低级”。多数人是为了强身、减肥,真正追求锻炼效果的还不多。部分地区运动场所少、场地不齐全,也影响了运动积极性,大部分人的运动方式就是跳广场舞、跑步、爬山等。由于运动带来的快感不强,因此很多人只是“三分钟热度”,所以运动消费才会更多集中在服装上。

压力浇灭运动热情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大学里爱运动的男生,一工作就变懒了,不出半年就纷纷挺起了大肚子,以火箭般的速度从矫健的“小鲜肉”跨入“发福大叔”的行列。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今社会工作压力大,多数男性又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他们白天一心扑在工作上,下班回家身心俱疲,比起跑步、去健身房,窝在沙发里看电视、玩游戏自然更显“轻松”。另一方面,不少男性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也没有坚持锻炼的意志,对自己日渐肥胖的身形视而不见,体质下降在所难免。

乡村成了肥胖“新灾区” 与力量下降一样,肥胖也一直是国民体质的一大问题,40%以上的超重检出率几乎赶上了美国。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检出的超重和肥胖人群主要集中在乡村,这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体力劳动下降不无关系。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健康意识上略有欠缺,主要消费还是集中在满足口欲需求上。

不要让国民体质成为“强国梦”的羁绊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最近几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其中一项就是“城市居民亚健康问题突出”。中国医师协会曾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白领人群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人群接近60%,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低下,与目前中国在世界上“竞技体育强国”的身份严重不符。

中国竞技体育创造了辉煌,激励着中国人的“强国梦”,但“和平崛起”的中国,如何从“外强”到“内强”的实现、从“竞技体育强国”的基础上向“大众体育强国”乃至“体育强国”发展,将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需要去完成的国家级课题。

上海体育学院的徐本力教授曾对“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的涵义和关系做过深入的评析和诠释,他认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对“大众体育强国”评价的指标体系,但从一些主要指标,如体育人口率、人均土地体育场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经费等大众体育强国的综合指标上来分析,我国还是相当落后的,而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瑞士,他们的竞技体育水平根本没办法和一些体育大国比较,但从该国的体育运动开展水平和参与运动的状况来看,他们无疑是个“大众体育强国”。根据这种诠释,大众体育强国意味着体育在对“身体教育”和“精神教育”两方面对人的影响程度,体现出体育运动对国民体质健康方面的贡献指数。我国要实现“大众体育强国”的目标,不仅需要在体制上的改革,更需要全体人民在观念意识上的更新。而“体育强国”,则是“竞技体育强国”与“大众体育强国”的综合体和升级版。

猜你喜欢

国民强国体质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兼加体质
秦晋争霸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