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类App面临洗牌

2016-09-21王欣怡

财经天下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全城健身房小熊

王欣怡

在资本寒冬降临之际,健身类App也面临洗牌的局面。

一度备受关注的全城热炼,在获得B轮融资后半年就被迫转型。据行业媒体报道,全城热炼在今年6月完成裁员,创始人已带少数团队成员转型到另一个动感单车项目。在这个昔日明星项目的App界面上,健身课程都已经被清零。

全城热炼在2014年年底获得3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2015年产品上线后,先后于当年5月和11月获得经纬中国和君联资本的两轮投资。上线之初,全城热炼的用户只需每月支付99元,就可去所有合作的健身房健身,但同个健身房每月去的次数不得超过3次。

但在2015年8月后,受到一些健身房老板抵制,全城热炼被迫调价为京沪299元/月,其他城市199元/月,覆盖城市也从6个城市缩减为北上广深。

事实上,遭遇滑铁卢的健身类App不止全城热炼一家。从2014年底开始涌现的互联网健身类应用大致可分为3类:以Keep、火辣健身为代表的视频教学型;以小熊快跑、全城热炼为代表的次卡/月卡型;以叫练、初练为代表的P2P教练型。

全城热炼所代表的这类应用,曾被认为是盈利模式最清晰的健身领域创业项目。但事实上,次卡/月卡型销售的健身App,动了线下健身房的“蛋糕”。上海宝山顾村公园附近自创健身工作室的健身教练大亮认为,99元的月卡相比以前1999元甚至价格更高的年卡,对于健身房来讲,能拿到的现金流会少很多。“如果用户全都买次卡了,健身房年卡卖给谁?”

受到北京、上海的高地价影响,中国的健身房盈利能力原本已很不乐观。《财经天下》周刊发现,一个北京四环位置的2000平方米的社区健身馆,每月房租在15万~20万元,人工成本约25万元,装修和设备成本约450万元,一家新健身房的半年运营成本将近700万元。

为了让资金快速回流,健身房往往需要通过预售、卖年卡的方式来维持经营。虽然,寅吃卯粮的方式一直饱受诟病,但大多数的健身房仍无法找到代替的方式。

全城热炼和小熊快跑诞生之初,打着错峰锻炼、减少空置率、提高场馆利用率的口号,切入了一批渴望改变的健身房。但一年多的实际运作中,健身房老板发现并没有为健身房带来明显的利润,相反还影响了原本依赖的年卡销售形式,故而对这类按次销售的App倒戈相向。

一位健身App的前创业者孙清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整买散卖”是O2O健身创业的主流操作方式,向健身房集中采购,再按月销售给用户。其本质原理和年卡并无差别,都是赌用户的到店频率不会突破保本线。但如果这样操作,互联网的介入就谈不上改变行业、提升用户体验。

据了解,孙清目前已经暂停了之前的健身项目,转型线下私教。“健身房的营收50%来自年卡,私教课程占到40%,产品销售占10%。”

和孙清一样,全城热炼和小熊快跑都看清了健身年卡无法被打破的魔咒。小熊快跑在月卡价格提高的同时,还为平台上的健身房推出了SaaS(软件即服务)。燃健身转型后推出了三体云动,主打健身房SaaS,其三体健康商城也已上线,主卖运动健身用品。

活得最好的视频互动型App——Keep也看到洗牌趋势,开始尝试将精准人群导流给线下健身房,并通过电商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变现方式。

猜你喜欢

全城健身房小熊
秋菊
Dandy Cells潮细胞
香港全城
小熊
日本流行“黑暗健身房”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可爱的小熊
FIT最舒适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