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语文》,才能教好语文

2016-09-21洪长坤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文章

洪长坤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时下里,常听人说好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高效的课堂。听此说法,不敢苟同,个人认为教法应因人而异,而语文课堂的是否高效,还需看老师是否认真钻研《语文》教材。用好《语文》,才能教好语文,自然也能探寻到一条个性化教学之路。

一、品读文本字词

语文是座大观园,风景涟漪,阅读教学自然是带领学生去旅游。用心体会,会发现一篇文章就是一处景点,或人文,可自然,风景里又含着许多小景点、行程或讲解点。有人说“花美则停下,无风景则快马加鞭。”仔细琢磨,此话甚有道理。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必会钻研教材,想想如何处理,对于文中那些精彩描述,或词,或句,或篇章亦应细细品味,给学生留足时间去读、想、说、写,切忌吝啬时间,匆匆而过,这是以《语文》教语文。对于无关重点之处则可一句带过,甚至避而不谈。如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文,就可紧扣“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一句,句意理解了,文章意图也就清晰起来,自然明白了“规律是一种不确定,在不确定中成长的人必能经受住生活的考验”这一文章中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就真正合二为一了。

二、遵循语文自然美

语文教学侧重读,有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就老师而言,课堂教学最忌拉腔拉调。老师在课堂中应把讲读与朗读区分开。讲读即是讲解,是与学生思想的对话,语调应平和,朗读则应根据文本情感进行定位,需有情感融入,不过即使这样的感情读,教师也应将感情控制在适当区域,无夸张,也不淡漠,否则会令人不自在,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此外,语文课本中的入选文章,篇篇经典,以此可训练学生朗读的素材,亦然增进学生的语文知识。

当然,遵循语文的自然美还应考虑对文本的适度扩张。我们知道,选入课本的教材大多文质优美,不凡名家之笔,同时思想教育定位也恰如其分。语文老师备课时,注重文本向外扩张其实是增加习得,达到学一会三的目的。如何拓展,应根据学习要求而定,当然也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关。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一文教学中就应留点时间与学生一同交流《李苦禅拜师》《轮椅上的霍金》等相关文章;《伯牙绝弦》一文针对点睛之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也可适当加以拓展为“志在清风,志在细雨,”等。这种适度扩张,是以《语文》教语文,学语文,自然能体会其间的自然韵味。

三、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阅读与写作从来就不会单独进行,两者的相辅相成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益的根本。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读、问、品等方式让学生去感悟课本中优美文章、精彩片断,其实还可以通过对关键段落对比分析来教授阅读与写作。通过对比分析,学生会明白原文中这一段、一句、一词有多么重要,增删一字都会失去句子的全部内涵,甚至无法表达想表述的意思。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有“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一句中的“本来”一词,透过这个词,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导致无法再生的是人类的破坏。此外,这样的课堂和教学策略还可提高学生写作中的炼字与炼句能力,无形中不就是给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导吗。

指导学生进行词句段的分析与品读有利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进行教学也不失为妙招。语文书选用的文章非常优美,且极具教育意义,其间大部分配备了相关插图,或黑白,或彩印,利用好这些插图会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语文老师在备课、上课时不可避而不用,避而不谈。如《一面》一文就有鲁迅先生的肖像图,这与课文对其外表描述起到遥相呼应的作用。文中一句说到:隶书的一字。当看到这句时,学生自然要质疑:什么是隶书,隶书的“一”怎么写,而此时,最直接又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看看插图;再有《只有一个地球》一文,课文配有高清地球的外观图片,从颜色、外形到构造去看看,学生就已经明白地球的一些基本知识。此外,插图的运用还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如在制作课件时将“电子书”以“ppt”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学得有趣,注意力也能集中,文中插图的功效也就得以全部展示。

四、注重基本功的锻炼

众所周知,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首先是一名艺术家,而后才是一名学者,一名老师。近几年,各地纷纷举行语文素养大赛,所谓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积累、语文能力、教学方法及思维能力等,基于我们读写都会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自然不能忽略对学生影响终生的示范。写一手规范漂亮的粉笔字,读书能做到字正腔圆,表达清晰而极富感染力,两三笔就可画出一幅简笔画等等。一句话,只有自己做好了,才敢大胆地给学生示范,才可以完美解决来自学生的学习问题。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必须遵照教材编写意图,明确各阶段目标要求、认真对待读写的结合,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念,以《语文》教语文。如此一来,每一位老师都可以轻松驾驭课堂,甚至成为令人敬仰的名师,自然会让更多的学生获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