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跪叩?
2016-09-21宗不争
文_宗不争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跪叩?
文_宗不争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庸》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足见礼制之细密,深入君子之行动坐卧。
礼的出现,并非出于约束,而是美感。熟人见面,不打招呼,视若无睹,非常粗鄙。客人进门,不奉茶不看座不理不睬,既不尊重也无美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可见礼制之崇高。礼趋于繁复程式,则往往又会出现返璞归真的“逆流”,此则是繁文缛节影响了表达真意真情,是修正改良,而非革除。故历史上,标榜自己不崇礼守礼者,反倒是对礼之真意有体悟,他们反礼中之假之虚,并非要回到蒙昧的野兽状态。
今人无知,误以为所谓“礼仪”,就是磕头跪拜,更变本加厉地自讽“中国人膝盖软”,见了权力便下跪。看似是自省,实则是无知。自省本是美德,若无底线,则成愚昧。
下跪是个动作,若非残障人士,都能做得出。西方一样有跪,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战事之前要向上帝祷告,全军将士,数以万计,皆双膝跪地,场面甚是壮观。今天到欧洲旅游,街头一样能看到长跪不起、哭天抢地的行乞人。西方人的膝盖亦不见得天生的硬。
中国人将跪发展为“礼”,也就是说,这个动作有规范,有特殊意义,只在特殊的场合施行,并不是见人便跪。《周礼·春官·大祝》记载了西周的九拜之仪。这里不引《周礼》,而转引宋朝人王楙在《野客丛书》中的一段话:“古者拜礼,非特首至地,然后为拜也。凡头俯、膝屈、手动,皆谓之拜。按《周礼》辨九拜之仪,一稽首,二顿首,三空首,四振动,五吉拜,六凶拜,七奇拜,八褒拜,九肃拜。注: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空首拜,头至手也;振动,以两手相击也;奇拜,一拜也;褒拜,再拜也;肃拜,但俯下手,即今之揖也。何尝专以首至地为拜耶?”
王楙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简言之,关于叩拜的讨论自宋朝就有了。那么宋及宋以前的人要对特殊的人表示尊敬怎么办呢?基本上是作揖。文中所说的“稽首”,是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跪拜,为“九拜”之一。空首、顿首、稽首,被称为“正拜”。稽首,拜中最重,为臣拜君之拜。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才会用此大礼。
晚清上海地方衙门断案现场,百姓跪官。选自《1860-1930英国藏中国照片》
1922年9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上海寓所接见美国新闻记者希尔等人。当时,握手已成为一种重要礼节。选自《孙中山图典》
《朱子语类》上,朱熹与众门生论“跪拜礼”,并不是玄谈,反倒十分实际。“古人跪坐,立乘。……古人坐于地,未必是盘足,必是跪。以其惯了,故脚不痛,所以拜时易也。古人之拜,正如今道士拜,二膝齐下。”按他的说法大意,其实古代中国跪拜的礼节首先来源于跪坐的习俗,汉代之前没有凳子,都是席地而坐。无论身份尊卑,坐在地上,那必然就是跪坐。君主是跪坐,大臣也是跪坐。跪坐的习俗再加下拜的礼仪,那就变成了跪拜了。东汉以后,胡床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它作为一种坐具,渐被普遍使用。跪坐不再是习惯,跪拜礼相对就变得更为隆重。
礼节是相互的,而非单方面的,因此不存在向权力低头的问题。先秦时期,不仅大臣向君主跪拜,就是君主也需要向尊敬的大臣或德高望重的老师跪拜,跪拜时君主的头同样要接触到地面。后来秦朝奉行法家尊君卑臣的一套东西,才变成只有官员向君主跪拜,没有君主向大臣跪拜了。不仅君主有时需要向大臣跪拜,父母在重大场合也需要对子女和媳妇答拜,甚至有父母先拜,子女再答拜的情形。
单方面施礼被视为不公,可以拒绝。宋亡,文天祥被解到大都,忽必烈要他跪,他说“南揖北跪”,跪是你们胡人的风俗,我们“南人”是作揖的。文天祥当然是说气话,他气的是,这种跪并非是礼,而是单方面的臣服,毫无气节可言。只是宋终究是亡了,《正气歌》虽在,气节却衰了。
朱元璋开立大明朝,重新规范礼仪制度。臣民对天子,不再只是跪拜,而是行“五拜三叩”的大礼。朱元璋出身贫贱,明朝是农民起义立国,故而对礼仪特别看重。后来满清入主中原,建立大清朝,在礼仪制度上则变本加厉,要求“三跪九叩”。
这一桩事,还涉及一个蕃国安南。安南,大致上便是今天的越南。明朝遣使至安南,安南国王对香案及诏书行五拜礼,并跪香案前,三上香,俯伏,“拜凡五拜三叩头”实即五拜三叩之礼。
康熙六年,清朝以内国史院侍讲学士程芳朝为正使,礼部郎中张易贲为副使,册封安南国王。使臣要求安南方面行三跪九叩之礼。安南国王黎维禧“命报以国俗五拜之三叩之礼,并有参酌损益”,使臣“再书欲行三跪九叩”,安南再复书行五拜之礼,使臣“三咨书临就前说”,此后安南以“促期行礼,不复办”为由,回避了言辞上的争执,在接诏时行五拜三叩之礼。二年之后,清朝又遣使入安南,安南提出行“旧习五拜礼”,清使谓“三跪九叩头乃本朝议制,尔国既为大清之臣,安敢违越。”黎维禧本想继续按照旧制行礼,无奈清朝使臣杨兆杰持刀威胁,黎帝被迫服从。此后,“三跪九叩”成为惯例。
英人笔下马嘎尔尼觐见乾隆帝
赵本山收徒现场,跪拜礼引发极大争议
不仅朝谏需要叩拜,还要跪奏,大臣与皇上奏对也是要跪着的,所以大臣往往膝下裹着厚棉,以免奏对过久疼痛难忍。但即便如此,悲剧还是难免。乾隆十三年,署直隶总督刘于义,即因奏对跪久,起立时跌倒,死于养心殿。这还不够,还要磕响头。宫殿里有数块殿砖下铺有覆甑,在这些殿砖上磕头,不用很大力气,头也可以磕得砰砰响。大臣往往需要向相关太监行贿好知道有覆甑的殿砖在哪。据说咸丰年间,两广总督劳崇光入殿召对,免冠谢恩碰响头后,忘记复戴“红顶花翎”的冠帽,就走出了大殿。看来磕得太实在,脑袋磕晕了。
清朝是最后一个皇朝,因离现世最近,依稀还有些影迹,诸多礼俗便被当做“古代礼仪”的代名词,其间的种种变化也便被忽略了。忘了如何跪下的,也就忘了怎么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