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理论创新
2016-09-21房列明
房列明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理论创新
房列明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103)
毛泽东的经典著作《论持久战》既是集体智慧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总结提升,又是毛泽东个人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对《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传承与创新;是对人民战争思想的发展;是对国民党持久抗战理论的超越。抗日战争的进程和最后胜利,完全证明了毛泽东持久战思想的正确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阐明的战争指导原则和战略战术对于指导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论持久战;理论创新
1938年7月,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解放》周刊全文刊发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全文,随后有中、英、法、日文版单行本在国内外广泛发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批判了中国当时流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的社会思潮,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这一必然规律,提出了中国人民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个条件,科学地规定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原则、战略战术。由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和最后胜利,完全证明了毛泽东持久战思想的正确性和对夺取抗战胜利的指导作用,所以与同时代人相比,其杰出贡献,举世无双,空前绝后,永远炳彪史册。
如果不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国的国情,如果不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如果不了解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如果不了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如果不了解蒋介石的持久抗战的思想,就不可能知道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理论价值和对抗日战争指导的历史贡献。这一理论价值和历史贡献可圈可点,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讨论其理论创新。开国上将,曾任中国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胜利的指南》一文中指出:“不仅《孙子兵法》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代替不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军事论述,也代替不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而且确实为无产阶级军事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世界军事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由于《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所以上述评价,完全适用于对《论持久战》的评价。
一、对《孙子兵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孙武,又尊称孙子,被后人奉为“兵圣”。 春秋末年所著《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内容完备、结构严谨的最伟大的军事名著,堪称中国兵书宝库中的瑰宝,被誉为“东方兵学圣典”,“世界第一兵书”。
毛泽东的军事名著《论持久战》,不仅“堪称当代《孙子兵法》”②,而且是对《孙子兵法》的传承与创新。《孙子兵法》分为3卷,共13篇,6000多字,全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新颖独特的论述形式。毛泽东《论持久战》全文5万多字,分为120个子目,回答了21个问题。
孙子提出道、天、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5个条件。“道”居5个条件之首位,指的是国内上下同心,政治清明。“天”指天时,即季节、天气、温度、风向等方面的条件。“地”指地利,即作战时的地形、地物等条件。“将”是指挥战争的将领的素质,即智慧、诚信、仁义、勇敢和严明。“法”指军队建制、管理方式和作战指挥制度等方面。具备这5个条件,才是战争胜利和基础。孙子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还将训练有素、令行禁止、战斗力强大的精兵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的这些特点,揭示了中国抗战是持久的,“经过艰难路程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个必然规律”③。毛泽东对这一规律的论证,是对孙子提出的“道、天、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5个条件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继承和发展,是科学的,经过后来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第一,敌强我弱。战争爆发以前,日本的年工业总产值已高达60亿美元,而中国仅为13.6亿美元,是中国的4倍强。1936年,日本财政收入则超过100亿日元(折合30亿美元),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仅为可怜的11.9亿元法币(折合4亿美元),是中国的7倍。钢产量,日本高达580万吨,中国仅为4万吨,是中国的145倍;石油,日本高达169万吨,中国仅为1.31万吨,是中国的129倍,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年造舰能力52 422吨;而中国尚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一门大口径火炮、一辆坦克,除少量小型舰艇外,不能造出一艘大型兵舰。国力是军力的基础。战前,日本总兵力为448万人,中国总兵力200万人;日本有作战飞机1600架,中国仅有223架,日本有舰艇285艘,中国仅有60余艘。以步兵师而言,日本每师21 945人,中国仅为10 923人,步枪精准射程,日本300米、中国200米;轻机枪,日本每师配备541挺,中国每师仅274挺;重机枪,日本每师104挺,中国每师仅为54挺;野山炮,日本每师64门,中国每师仅为9门。在国家统一方面,日本实行天皇制,国家统一,上下齐心,武士道精神弘扬;在中国,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与建都南京的号称中央的国民政府对立,中央政府正在围剿红军。1932年,东北成立伪满洲国。此外,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山西、新疆等省都存在着各怀异志的地方实力派,南京国民政府的号令不出长江中下游的有限的几个省份。
第二,敌小我大。日本地域较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虽然贫弱,但“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从抗战实践来看,中国的持久抗战,耗得日本元气大伤。就拿兵源补充来说,日军征兵身高的最低要求从1938年1.66米,下降到1943年的1.46米;日军征兵体重的最低要求从1938年的56千克,下降到1943年的47千克。后勤补给也越来越差:主食由战争初期日军每人每天可以供应大米0.84千克,到1944年,许多日军的主食就变成了杂粮;副食由战争初期的鸡鸭鱼肉,到1944年,许多日军也只有腌鱼、南瓜和萝卜。日军有的部队,甚至连饭也吃不饱。日军的士气、战斗力水平与战争初期相比较,都大大下降。日本越打越撑不住,这就证明了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判断。
第三,敌退步我进步。就是日本发动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而中国处在历史的进步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主要代表。“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 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这一点决定了最后日本失败、中国胜利的可能。
第四,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正义必然战胜邪恶,是抗战胜利的又一原因。从道义上讲,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失道寡助。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却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后一种力量将逐渐地增长,终究不但将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并将施其压力于日本自身。”④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
毛泽东把双方的综合国力、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作为战略运筹要素,比孙武提出的要素要全面得多,系统得多,深刻得多。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提出的“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揭示了战争指导规律的精髓。“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等,是对孙子提出的战法的运用和超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逻辑思路及结构,与《孙子兵法·计篇》也有相通的之处。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借鉴和继承了《孙子兵法·计篇》的战略思想和逻辑结构,并进行了创造性的丰富和拓展,将我国古代兵家智慧发挥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⑤
二、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传承与创新
第一,毛泽东提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新论断。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命题⑥,是克劳塞维茨在军事理论上重大贡献之一,同时也有局限性,即没有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揭示战争的根本动因。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⑦。从这一角度研究战争的根本动因,超过了克劳塞维茨的认识深度。列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引用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论点时,已经站在阶级斗争的高度,重新界定“政治”一词,并给“政治”一词的内涵,赋予了阶级斗争这一新内容。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起因的学说,并运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将军事问题当成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来抓,具体深化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对于战争与政治的共性方面,即一致性的问题,指出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为,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战争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互相斗争的最高形式。”⑧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全国的革命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去、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这一战争的目的,离不开反对妥协、反对分裂、反对倒退、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进步的总方针,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动员,“一句话,战争一刻也离不了政治。”⑨
对于战争和政治的个性、特殊方面,即差异性问题,毛泽东指出:“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接着,他结合中日战争发生的政治目的论证说,如果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任务没有完成,有些想求妥协的必不成功地解决了,因为即使因某种缘故妥协了,但是广大人民必定不服,反对侵略的战争仍然要起来,必然要继续战争,贯彻战争的政治目标——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进而引申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⑩这一科学的新论断,从而丰富了马列主义关于战争与政治相互关系的学说,把战争观发展到使战争和政治一体化的地步。
第二,毛泽东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盖然性”的推陈出新。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引用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的“盖然性” (亦即概然性,指根据大量现象估计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军事上,通常指战争情况的缺少确实性)这个概念,把它作为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已经阐述的战争运动必然性的一种补充,得出了与克劳塞维茨完全不同的结论。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的观点和方法,推陈出新。他在《论持久》说:“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盖然性’,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毛泽东认为,《孙子兵法》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规律,它至今仍然是科学的真理。
这样,在对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方法的认识上,毛泽东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唯心的不可知论,给予了分析批判,并把战争的盖然性与必然性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解决了主观指导的计划性和客观存在的偶然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实施战争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实现了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之间辩证发展与转化。这些结论,与克劳塞维茨完全不同,是在军事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创造。
第三 ,毛泽东对克劳塞维茨关于消耗战思想的再创造。
三、人民战争思想的发展
发动人民群众参加武装起义,开展人民游击战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民战争的基本形式。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斗争中,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战争的思想,这就是动员全国人民直接作战和参加辅助作战的各种工作。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战争思想,提出了人民战争,是被压迫民族或被压迫阶级为谋求自身的解放,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伟大战争。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响亮而鼓舞人心的口号。“兵”者,军人也。“民”者,老百姓是也。“本”,是指草木的根,事物的根源,“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民众是军队的来源,军民鱼水亲,军民一家人,民众把军队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应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因为只有坚持这种方针才能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
四、对国民党持久抗战理论的超越
蒋介石的持久战思想的初步提出,可以追朔到1932年3月1日到6日在洛阳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上。当时讨论淞沪战事和对日方针问题时,大会推举蒋介石为委员长,蒋介石就提出对日本要采取“长期抵抗”的方针。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这是国民政府在与日军浴血奋战半年之后,从中日两国军事特点和战局发展中总结出来能持久战的基本战略方针,并成为此后战争进行的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相比较,后者是对前者的超越。
第一,全面抗战路线是对片面抗战路线的超越。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进一步阐发了全面抗战、全民族抗战的路线,而国民党在抗战中推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究其原因,是他们对民众力量既鄙视又害怕。
第二,积极防御是对消极防御的超越。抗战中,“固守阵地,坚忍不退”,“层层设防,处处据守”的作战原则,完全是消极防御原则。在总体战略上,蒋介石的构想是经过初期的节节抵抗,把全部军力逐渐西移,建立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根据地,与日寇对峙于平汉、粤汉路两侧。这一构想,有合理性,也有消极成分。因为中国十多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被日军占领后,在经济力上此消彼长,不利于长期消耗日军的力量。
毛泽东从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出发,科学地规定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原则、战略战术,是对消极防御方针的超越。
第三,自力更生是对依赖外援的超越。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苦撑待变”,一直存在着依赖国际干预取胜的侥幸思想。1937年8月上旬,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确定准备以持久抗战为方针。不过当时蒋介石等人仍心存侥幸,盼望能在国际干预下迅速解决问题。“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后,蒋介石对当时担任训练总监的唐生智说:“上海这一仗,是要打给外国人看看。”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序言中称:“在伟大抗战中,基本的依靠中国自力胜敌,中国的力量也正在发动,不但将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且将压倒敌人而驱除之,这是没有疑义的。但同时,需要外援的配合。”中国共产党依据“自力更生”的战略,开展大生产运动,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不但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且经过八年抗战,使自己的力量有了几十倍的发展。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阐明的战争指导原则和战略战术对于指导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联盟,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思路没有过时。
彭德怀元帅在《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这份报告中,阐述了毛主席《论持久战》的现实意义。他说:“关于持久战的问题,毛主席在《论持久战》的著作中已经发挥得很透彻了,我们今后卫国战争的持久战,虽然作战的样式和规模不会和抗日战争中持久战一模一样,但是持久战的总方针还是适用的,特别是关于‘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和‘决战问题’等等,不仅应该很好地学习和运用,而且还应根据现代战争的具体情况加以高度的发挥。”
注释: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 纪念中共七大召开六十周年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③ 《抗战与外援的关系——〈论持久战〉英译本序言》(1939年1月20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⑤ 卢志丹:《毛泽东品国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34页-135页。
⑥ (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 第1卷 ,解放军出版社 2005年版,第42、43页,第3卷第898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3页。
⑧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2页。
Mao Ze-Dong’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On Protracted War
FANG Lie-ming
(Shang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Jinan Shandong 250103,China)
Mao Zedong’s classic workOnProtractedWaris the sum up promotion of collective wisdom, especially the collective wisdo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Mao Zedong. Mao Zedong’sOnProtractedWaris the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f Sun Tzu’sTheArtofWarand Clausewitz’sTheTheoryonWar.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people’s war 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Kuomintang’s theory of protracted war. The process and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have fully proved the correctness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f protracted war. Mao Zedong’s principle of war guidance and strategies still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people’s war under high-tech conditions in the future.
Mao Zedong;OnProtractedWar; theory innovation
2016-03-28
房列明(1969—),男,安徽桐城人,博士,副教授,从事管理社会学研究。
A84
A
1673-0313(2016)04-0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