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

2016-09-21陈圣玺马世权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免疫性感染率支原体

陈 萍,陈圣玺,马世权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211)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

陈萍,陈圣玺,马世权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21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初诊初治的急性ITP患儿104例,同期儿保科就诊的健康儿童110例,对两组儿童MP感染率进行比较;将104例ITP儿童分成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发病时血小板数及经常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ITP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感染组初诊时平均血小板数及治疗有效率均低于非MP感染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P感染是导致患儿发生ITP的因素之一;针对病原学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肺炎支原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MP感染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还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器官的损害。然而MP感染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却较少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因此,我们探讨MP感染与ITP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初诊初治的急性ITP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61例;年龄范围1个月至14岁。所有患儿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迁延性ITP(病程3~12个月)及慢性ITP(病程>12个月)患儿。所有符合ITP诊断的患儿均行MP感染的检测,其中MP抗体≥1∶8为阳性,归为MP感染组;MP抗体<1∶80为阴性,归为非MP感染组。随机抽取本院同期儿保科就诊的无PLT减少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指标的健康儿童11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ITP患儿与普通对照组儿童MP感染率及MP感染对疗效的影响。

1.2治疗方法ITP治疗方法:ITP患儿给予IVIG治疗,剂量为0.8~1g/kg,应用1~2次;或者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初始剂量为1~2mg/(kg·d),连用14d,然后逐渐减停,总疗程4~6周。

1.3ITP疗效判断参照《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标准[1]。完全反应:治疗后PLT≥100×109/L,且没有出血表现;有效:治疗后PLT≥30×109/L,并至少比基础PLT增加2倍,且没有出血表现;激素依赖:需要持续使用激素,使PLT≥30×109/L或避免出血;无效:治疗后PLT<30×109/L,或者PLT计数增加不到基础值的2倍,或者有出血表现。定义完全反应或有效时,应至少检测两次PLT计数,时间间隔7d以上。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软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ITP组与对照组MP感染率的比较见表1。

表1 ITP组与对照组MP感染率的比较

2.2治疗前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ITP患儿血小板数的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ITP患儿血小板数的比较±s)

2.3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疗效比较

3 讨 论

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以及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研究[2]表明该病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但仍以感染为常见诱因。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潜伏期为2~3周,当患者出现症状而就诊时,IgM抗体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MP-IgM阳性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指标[3]。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可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外多系统器官的疾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MP感染引起肺外表现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公认的观点为自身免疫反应[4]。随着肺炎支原体感染人数逐渐增高趋势,MP引起的肺外损害得到医学界广泛重视,但对MP所致血液系统损害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却不够。

国外不断有报道认为MP感染可引起ITP[5],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认为MP感染患儿的免疫损伤可能参与作用。推测可能的机理是:MP感染患者冷凝素升高,冷凝素是一种多克隆IgM抗体,可凝集在血小板表面,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类抗体可以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使血小板受到损伤,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清除,还可在体内形成抗体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表面,使血小板易被单核-巨噬系统吞噬破坏,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谢跃琦等[6]的研究发现ITP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率高达35.2%,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儿童,认为ITP与MP感染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ITP组MP的感染率为44.2%,明显高于正常体检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提示MP感染是导致患儿发生ITP的因素之一。

针对MP感染的ITP患者的转归情况,目前各家观点不一。单玲等[7]研究发现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ITP患者,给予针对抗MP及常规治疗后,治疗效果较无明确感染倾向的ITP患者好,不易复发。王秀丽等[8]研究发现MP相关性ITP虽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病程仍长于非MP相关性ITP,认为与MP对机体造成较重且持久的免疫异常有关。但胡斌飞等[9]研究发现临床上部分ITP患儿经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恢复较慢,根据MP-IgM检测结果,行抗MP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小板计数明显改善,因此,他们认为MP的持续感染是导致急性ITP复发或由急性转为慢性的一个高危因素,建议对MP感染的ITP儿童在进行免疫治疗的同时,给予足疗程的抗MP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MP阴性的ITP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MP阳性的ITP患儿,提示对MP感染的ITP患儿中进行针对病原,行抗MP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至于经抗MP治疗后患儿的转归情况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跟踪随访。

因此,我们认为MP感染可能是ITP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对ITP患儿行常规治疗外,应行MP及其他病原学检测,尤其是对难治性ITP患者。若为阳性,通过针对病原学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82

[2]孙蕊芸,余惠平.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集合儿科学,2015,8(7):328

[3]戴红梅.儿童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3(27):386

[4]杨慧,张旭卉.22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12(35):8114

[5]Cines DB,Liebman H,Stasi R,et al.Pathobiology of second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Semin Hematol,2009,46(1):2

[6]谢跃琦,向伟.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性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8,4(13):81

[7]单玲,李怀春,王玥.伴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儿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9,30(24):3137

[8]王秀丽.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9

[9]胡斌飞,徐拨群,李白恩,等.不同疗程抗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疗效分析[J],医学研究,2012,11(41),175

Correlation between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and Newly Diagnosed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HEN Ping,CHEN Sheng-xi,MA Shi-quan

(TheSixthPeople’sHospitalofHuizhou,HuizhouGuangdong51621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Methods Select newly diagnosed 104 cases with acute ITP patients from our hospital,while 110 cases of healthy children as a control group from Child Healthcare Department.Compared the difference of MP infe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104 cases of ITP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MP infection group and non-infection group,The platelet count at the onset of disease and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after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MP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ildren with ITP(P<0.05);The levels of platelet at the onset of disease and the efficacy of MP infec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non-infection group(P<0.05);Conclusion MP infect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ITP;Eradication of MP infect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TP,reduce economic burden for the family of these children.

Mycoplasma pneumoniae;Immune thrombocytopenia;Children

R563.19

A

2095-4646(2016)04-0296-03

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4.0296

2016-04-18)

猜你喜欢

免疫性感染率支原体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