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穴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6-09-21贝剑宏陈荣钟杨卓欣

新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点穴针灸脑梗死

贝剑宏,陈荣钟,杨卓欣

1.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针灸推拿科,广东深圳518028;2.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深圳518033

点穴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贝剑宏1,陈荣钟2,杨卓欣2

1.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针灸推拿科,广东深圳518028;2.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深圳518033

目的:观察点穴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应用基础治疗联合针灸康复加点穴治疗;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加针灸康复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组内前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经治疗1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积分较治疗前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Fugl-Meyer运动评定(FMA)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I)积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MA积分、B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配合针刺能较好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脑梗死;点穴疗法;针灸疗法;康复训练

脑梗死致残率高、康复周期长,给患者及家属带来长期、巨大的身心和经济上的负担,如何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其康复周期,一直是医学界致力研究的重点。运用基础治疗联合针灸康复加点穴治疗脑梗死40例,初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采取同期给予基础治疗加针灸康复作为对照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①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Fugl-Meyer运动评定(FMA)积分≤95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5分;昏迷量表(GCS)>10分;③发病6月之内,生命体征稳定者;④年龄40~80岁;⑤入选前无严重残疾,改良Rankin量表(mRS)≤3。

1.2 排除标准①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②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③合并较严重认知障碍(简易记忆测试量表≥7分)及完全性失语不能配合者。

1.3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13年8月—2015年10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和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患者,共78例。将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联合针灸康复加点穴)40例,对照组(基础治疗加针灸康复)38例。治疗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09±10.54)岁,平均病程(26.16±18.54)天。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02±11.68)岁,平均病程(25.81±20.15)天。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严重程度等情况基本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除了西药降压、降糖、降脂及抗菌素等基础治疗以外,予针灸康复和点穴治疗。针灸处方: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等[2]。点穴手法包括基本手法与辅助手法。基本五法:①点法(一指点、三指点、五指点),按用力强弱分轻点、中点、重点。节律:一虚二实、二虚二实、三虚二实、五虚二实。②按法:单手单指按法、单手双指按法。③掐法:用拇指甲进行抓切。④拍法:指拍法、指背拍法、掌拍法。⑤叩法:指腹叩法、指尖叩法。辅助九法:①法;②揉法;③捻法;④扣压法;⑤捏挣法;⑥抓拿法;⑦捶打法;⑧理筋法;⑨矫形法。点穴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应用:①意识障碍:采用开天门、头部特定区叩击法;②语言不利:压舌拉伸法;③指趾拘挛:运用甲指(趾)背刺激法;④足下垂、足内翻:压膝整足法;⑤患肢关节痉挛:摇关节法;⑥脊柱强直、行走失衡:不倒翁治疗法;⑦患肢肌肉松弛、萎缩:循经点穴法、捶打法、金鸡独立训练法;⑧口眼歪斜:唇睑刺激法;⑨偏身感觉障碍:头部特定区域治疗法、华陀夹脊治疗法;⑩半身不遂:终始穴位治疗法、循经点穴法。每天进行点穴治疗1次,并配合康复训练,每天2次,每次60 min,疗程1月。康复训练具体方法依病情轻重为:a.定时体位变动,每2 h翻身1次;b.良肢位的摆放,避免异常模式的出现;c.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由被动运动转变为辅助被动运动,再转变为主动运动;d.平衡训练及体位转变,坐位Ⅲ级平衡训练、坐位到站位体位转移及站立Ⅲ级平衡训练;e.步态训练;f.上、下楼梯训练;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2.2 对照组基础治疗加针灸康复,操作及治疗次数同治疗组。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采用NIHSS、FMA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I)作为观测指标。首次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分别进行评定。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for Window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4 治疗结果

4.12 组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NIHSS积分情况比较见表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患者NIHSS积分较治疗前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积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2 组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NIHSS积分情况比较(±s)分

表12 组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NIHSS积分情况比较(±s)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40 38治疗前25.16±3.27 24.91±3.12治疗后9.55±2.16①②19.84±1.54

4.22 组治疗前后FMA积分比较见表2。治疗组患者FMA积分较治疗前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FMA积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2 组治疗前后FMA积分比较(±s)分

表22 组治疗前后FMA积分比较(±s)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4.32 组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BI积分比较见表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BI积分较治疗前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BI积分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脑梗死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标准是能否向随意和协调的正常运动模式转化[3]。康复治疗可加速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或代偿,最大限度地发挥脑的可塑性。然而,许多学者的研究并未显示其疗效与传统康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所以,在康复方法上遵循现代康复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康复程序,结合中医学对中风偏瘫的认识及康复治疗手段,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5]。针灸可以改变脑病患者脑内相关神经递质的含量,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神经功能修复[6]。点穴疗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其临床疗效已得到验证[7]。点穴疗法速率快、气感大、透筋达骨,在患者体表适当的穴位或特定的刺激线上,用手进行点、按、拍、叩、振颤等不同手法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促进体内的气血畅通,使已经发生障碍的中风患者功能活动得以恢复[8]。根据脑梗死主要病变在脑部,在治疗过程中始终采用终始穴位治疗法,直接叩击患肢对侧头部足运动区和掐切患肢指(趾)甲根,起到活血开窍、疏通经络的功效。

表32 组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BI积分比较(±s)分

表32 组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BI积分比较(±s)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40 38治疗前24.36±5.85 25.59±5.39治疗后68.14±7.30①②39.25±9.3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FMA和BI评分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治疗加针灸康复基础上,采用点穴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常规针灸康复,且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6-68.

[3]于兑生,恽晓平.康复医学评价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34-238.

[4]周维金,王玉琴,崔利华.脑卒中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124-127.

[5]贾超,庄礼兴,贺君,等.靳三针疗法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J].新中医,2010,42(3):82-83.

[6]杨卓欣,于海波,罗文舒,等.针刺任脉和督脉对脑缺血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8-10.

[7]陈荣钟,陈耀龙,陈淑慧.点穴治瘫十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评价[J].世界中医药,2015,10(7):1067-1069.

[8]Chen Rongzhong.Brief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Acupoint PressureTherapy[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6,26(1):80.

(责任编辑:刘淑婷)

R743.34

A

0256-7415(2016)08-0038-02

10.13457/j.cnki.jncm.2016.08.017

2016-03-20

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条件与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项目(CXB201111250113A)

贝剑宏(1983-),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点穴治疗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疾病的临床及研究。

猜你喜欢

点穴针灸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葵花点穴手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