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言”来关照有效拓展
2016-09-21周恒梅
周恒梅
拓展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极为突出的字眼。随着课程改革地深入推进,广大一线教师也真切地意识到:不仅要紧扣教材,还要注重语文教学资源的搜集、重组和运用,一时间“拓展”之风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趋之若鹜。课是热闹起来了,但是,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考,我们的“拓展”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拓展”是否有效?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要从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出发来关照“拓展”,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一、 文本对照
关注文本,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走进文本。《荷花》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在第二届“两岸三地”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台湾的一位教师就呈现了一个大胆而有效的文本拓展,教者把叶圣陶先生的原文《诗的材料》发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原文和课文的对照中,感悟文本。不同视角的文本解读,不同形式的文字呈现,带给了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在这样的文本对照之中,还体会到了作者真真切切的创作情感。这样的拓展,难道不是有效的吗?
无独有偶。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三打白骨精》一文有关村姑的外貌描写时,适时拓展了《西游记》一书中的外貌描写原文——“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齐整的语言,形象的描绘,这个不需要多讲,只要读过就会令人过目难忘,多美的村姑。这由语言所带来的曼妙想象和感受,比起图画来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可以断言,这一拓展势必又会引领学生走向古典文学的宝库,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望的吗?
二、 背景回顾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其发生的背景。我们在引领学生理解语言的时候,关于背景的回顾拓展可能会成就教学的精彩。
浙江省郎月仙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曼妙感伤的教学气息依然清晰,学生读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潸然落泪。原因何在?郎老师有一个拓展环节,她说那个时候,渭城和安西相距数千公里,就是骑马也得需要两年的时间,况且那个地方荒无人烟,这是个怎样的两年,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遥遥无期。就在王维送别元二不久,也因病溘然长逝,这分别的酒竟是永别的酒,这也是友谊的酒,相思的酒,悲壮的酒!辛酸的记忆、动情的叙述,营造了一个情感的场。
《理想的风筝》同样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身残志坚的刘老师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坚强的何止是刘老师呢,在他生命态度的感召下,他的学生——本文的作者——苏叔阳也是个无比坚强的人!一位教师在这个时候拓展了苏叔阳的坚强人生:他1993年患肾癌,2001年癌细胞转移到肺部,先后切除了左肾和一半左肺叶,后又发现脾脏有了肿瘤,于是又做大剂量的放射治疗。在他患癌症的13年里,先后出版7部作品,300多万字。苏叔阳把自己称作“健康的病人”,他的态度是:既然病来了,就把它当作生活中的一个朋友,一起玩呗,这就是生命的姿态!“理想的风筝”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高高升起,语言和思想的和谐生长,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倾心追求吗?
三、 活动迁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如在阅读教学的时候,抓住适当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迁移训练;又如把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之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使语文服务于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作者单位:邳州市福州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