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学习和研究党史的范本
2016-09-20张稚丹孟祥夫
张稚丹 孟祥夫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下简称《九十年》),是继《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之后,中央党史研究室推出的又一部精品力作,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党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那么,《九十年》和以前的党史研究成果相比较,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系统完整
全书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册,共60余万字,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2012年十八大召开这90多年的历史,准确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產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贯穿党的全部历史的一条红线,也是贯穿编写工作的一条红线。
《九十年》是一部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的范本,更是迄今为止国内公开出版的权威读物中,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系统完整的党史基本著作。
把著史的下限划到最近
《九十年》的时间下限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闭幕。
这样一方面可以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年历史,记述得更完整一些;另一方面,可以把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党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及时载入史册。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认为,把著史的下限划到最近,这在史学上是一个创新。把党史研究、编撰的下限延长到最近,便于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思考,完整地了解事物演变的过程,对我们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有益处,对于加深对当前我们党实行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也有着重要意义。
“求历史之实”“求历史之是”
党史研究承担着政治和学术双重使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与坚持科学精神相统一,在“求历史之实”的基础上,“求历史之是”,从根本上解决党史研究“为谁编撰、怎样编撰”的问题。
《九十年》坚持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用确凿、翔实的历史资料说话。例如,在写井冈山斗争时期发展党员时,就写到了党员的条件:“(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这是原汁原味的记载,不溢美、不修饰,反而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这就是按照历史本来面目写历史。
《九十年》在形式上作了进一步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文字平实、精炼而顺畅,遣词造句比较考究。每节都添加了导语,可长可短,尽可能写得精彩生动、引人入胜。二是采用了总结式点评、勾连式点评、总结勾连式点评等多种形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是叙史大部分采用的是直叙,根据需要有时也穿插使用倒叙、插叙等方式,增强了表达效果。四是为适应当今读者的阅读需要,该书在正文中选配若干历史图片、图表,扩大了书的信息量,增加了全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