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科技创新要素的聚变效应
2016-09-20赵青
赵青
【样本】
——都市功能拓展区应突出自身西部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地位,加快建设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和技术中心,打造高端科技创新载体,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加速形成创新极化效应,以示范创新引领全面创新。
2016年7月,渝北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方庆中的电脑里,多了一个压缩包。
点开,解压,306个文件一跃而出。
三个月前,渝北区众创空间Logo、形象墙、功能布局设计公开征集。
逐一打开,仔细查看,方庆中想找出最好作品,应用推广。
在全市率先推出扶持众创空间政策后,渝北区现已运营众创空间9家,成功打造出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
不过,渝北区并不满足。
“我们还将为众创空间进行统一的品牌营销,逐步扩大‘渝北众创’这一品牌的知名度,加速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形成聚变效应。”方庆中说。
千金马骨
自掏腰包,购买零件,组装设计,2014年,只有高中学历的刘凌开始“不务正业”。
“我要研发一款多功能污水泥浆处理设备。”刘凌豪言。
在国外,人们或许会称刘凌这样的人为创客。
在国内,在不理解者眼中,他是个“怪客”:那是技术专家的事,你一个高中生,简直是痴心妄想!
一日又一日,刘凌痴心不改。
2014年,渝北区向全市创客发出邀请:有梦,你就来。
来到渝北区众创空间之一的空港创业孵化基地后,刘凌“开了眼”。
一流的办公室、会客间、创业实作间,免费使用两年;
重庆大学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龚仕林提供专业指导;
…………
“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刘凌说。
而这却是渝北區所有众创空间的“标配”。
跟刘凌一样,许多入驻渝北区的创客心中都有一个问题:“怪客”怎么成了渝北区的“香饽饽”?
对渝北区来说,答案早在心中:不拘一格,更快集聚科技创新人才。
对立志打造西部创新中心的重庆来说,地处都市功能拓展区的渝北区,无疑具有核心支撑地位。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渝北区抓住了“聚人”这个“牛鼻子”。
“任何领域、任何类型的科技人才,这里都敞开怀抱。”方庆中说。
要素“富”集
一根直径仅9微米的玻璃丝,就能对桥梁、轨道交通、楼房进行监测,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这是香港理工大学一个博士团队的光纤传感器项目。
“与以往的光纤传感器不同,我们开发的光纤传感器完全省去了传感器片,光纤上任何一个点都是传感器。”团队负责人毛渊说。
如此一来,光纤传感器的成本就能降低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其时,这样的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因此,它成为众多城市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一个曼妙转身,毛渊带领团队入驻渝北区感知科技孵化园。
“首先,我是重庆人。但更重要的是,感知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位一体的热土。”毛渊说。
为什么全球科技创业者对硅谷趋之若鹜?
“其实,信息时代的许多关键技术都是其他地方首创的,但硅谷将这些核心技术成功地集聚在一起。”《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董洁林说。
在硅谷,你可以接触到科技界最新动向,随时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
可以说,正是科技创新要素的“富集”,造就了硅谷的辉煌。
而渝北区正是复制了这一“轨迹”。
2016年3月,美国高通公司签约入驻渝北。
2016年5月,渝北区与11家VR/AR企业集中签约。
2016年6月,Plug&Play、溢思得瑞等全球知名孵化器入驻中渝香奈公馆。
…………
“打造国际协同孵化基地,以开放的心态,集聚全世界的科技创新要素。”方庆中说。
政策更新
2015年7月,重庆再升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拟出资2400万元,渝北区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出资600万元,组建重庆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楼公告栏上的一则消息,引来阵阵议论。
600万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渝北区想借此推动一项改革:研发机构独立法人化。
过去,渝北区不少大企业设有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具备雄厚的研发实力。
但这却是一股科技创新的“沉睡力量”。
由于科技创新难以立竿见影,资金紧张时,研发机构往往被晾在一边,创新激情容易消磨。同时,一些中小科技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只能徒呼奈何。
能不能让这股“沉睡力量”成为渝北科技创新的改革先锋?
“激活这股‘沉睡力量”。”渝北区吹响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号角,大力推进独立法人化,让企业研发机构从幕后走到台前。
重庆纤维研究设计院成立后,来自中小科技企业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政策更新,激活了这股科技创新的“沉睡力量”,既让研发机构从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也极大满足了众创空间内不少中小科技企业的研发需求。
而政策的更新还不止于此。
2015年,渝北区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修订《渝北区科技计划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增强立项科学性,强化项目绩效评价,提高科技人员自主决策权;
…………
“政策更新,是渝北区挖掘创新潜能的砝码。”方庆中说。
聚变再造
2016年6月19日,重庆创意公园。
几名工作人员弯着背,正在搭建一块展板。
顺着背脊望去,“2016全球创新与天使投资交流会暨海外项目路演”的题标格外扎眼。
一天后,一场盛大的交流会将在这里举行。
创意园这种场地,在重庆为数不少。这项路演活动能让渝北区承办,主办方相中的不是其硬件,而是氛围。
科技创新要素在此集聚,并释放出的聚变效应,正在改变渝北区在人们心中的传统形象。
碳纤维高导电率铝型线绞线关键技术,无位置传感车用空调直流无刷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制造技术等在这里诞生。
国内第一家获得国际EMVCO认证的芯片厂商,西南地区最早一批土木监测企业等在这里壮大。
…………
“众创品牌”的打造,让渝北区“变身”为全球瞩目的科技产业高地。
2015年,渝北区全社会科技研发与试验发展投入(R&D),占全区GDP的2.9%,规模和占比均居全市首位。
2016年3月,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的《重庆市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渝北区的综合科技竞争力为96.96分,连续两年居全市区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