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班”乱象

2016-09-20张棋均

齐鲁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

张棋均

从《百家讲坛》开始,唤醒了中国人对民族意识与文化根性的追溯,激起了学习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热情。“国学热”持续升温,各种国学班、国学公开课、六艺培训班应声而起,让更多的人去学习传统文化,从某个层面上说,可以让人更有文化素养和精神底蕴,然而,一旦将国学市场化,是否会让其披上“表面化”的外衣,陷入浅显的低俗化?

国学人的国学班

今年五月,王实利从媒体辞职后,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6月20号,王实利的国学班在济南市杆石桥附近正式开班,迎来了穿戴整齐的20位学生。学生与老师间互相行礼后,王实利第一节课开讲,“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王实利拿起自己的备课本,学生们毕恭毕敬,坐在下面的家长也听得入神。

王实利毕业于济南一所师范大学的中文系,素来喜爱国学与传统文化,辞职前,经常会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各种国学活动,还在一家活动中心报名古琴班与书法班。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到大明湖附近的尼山书院,他看到暑期班有很多儿童报名参与“六艺暑期训练营”,便萌生了要自己办“国学班”的想法。妻子宋明明也很支持,“他性格内向,就是喜欢看些古书,在家没事也是练练书法,将爱好变成创业IP,他自己就有更多的时间做喜欢的事了。”去年开始,王实利又专门去研习了六艺,且学习了茶道。有了这些积累,他觉得今年暑期,可以开班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国学班”在培训市场上走俏。像王实利一样创办国学班和私塾的人很多,在百度上搜索“济南国学班”,大大小小有十几家。经了解,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民办教育机构开办的“私塾”“书院”,有针对学儿童的“全日制班”,针对中小学生的“周末班”,还有寒暑假的冬夏令营,学费一期约在6000元—1万;一类是针对成人修身养性的国学研修班,目标人群是企业管理层和政商界领导,学费要稍贵一些,在1万—2万。

据悉,较活跃的私塾大多以教授儿童读经为主,辅助以棋琴书画,多招收5岁以上的儿童。

“一般国学班会从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开始学习,我们业内人称四书为‘地基,读经为‘框架,才艺是‘装修,进而形成一整套教学思路。”王实利介绍,他的国学班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自己做教材,每日备课,“我并不是让孩子只诵经,或去学习六艺,而是着重于在传统文化的教授中,学习古人的‘礼义仁智信掌握做人的基本‘道义,从小培养璞真心态与文化素养。”

教育改革与国学魅力

虽然这些国学班大都学费不菲,但却得到了很多家长的青睐。“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的沉溺于电子产品带来的欢愉,却疏于去学习做人与做事。我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讲各种仁义礼智信的故事,收获到的感触是一辈子的。重新去让孩子接触国学与传统文化,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在王实利的国学班上,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真正的“国学热”实际上根源于中国人教育理念的转变。家长们开始意识到,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是让孩子学习如何做人与做事,而不是所谓的挖掘智力潜力。在告别陈旧的“成绩至上”教育观念后,越来越多的家长追求如何去塑造一个有素养的孩子。

另一方面,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也在加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据王实利介绍,去年高考改革后,语文比重显著增加,国学知识占很大一部分,这是国学班大热的原因。“特别是去年山东的语文高考试题里提到‘丝瓜藤、肉豆须,别说很多考生了,连很多家长都蒙了,什么是肉豆须?所以他们统统意识到了高考改革中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面对高层管理人士的高校国学研修班,则展现了“国学”对另一个群体的魅力。“我的收获有三点:一是涨知识,素日工作忙碌无暇静下心来读书;二是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在一起交流感悟,还有可能成为生意伙伴;三是提高文化素养,博古阅今,智慧增长不少。”在一高校暑期举办的“国学总裁训练营”结业仪式上,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吐露心声。

这催热了更多的特色总裁班。据了解,许多知名高校都开设“厚黑学”“传统文化修习班”等,学制1年,每月集中授课2—4次,总共30次课程。“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授课老师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知名教授,申请者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成为学员。”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招生情况比MBA总裁班火爆,“办了好多期,期期爆满”。

复兴还是世俗化?

前段时间,被称为“国学村”的北京昌平香堂村被全面开查,很多没有任何办学资质的国学班一律停办。这揭示了当下“国学班”的生存境遇,很多都没有办学资质,甚至一些国学培训机构即便有办学资质,也依然存在师资无标准、教学内容杂乱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一些儿童国学训练营招聘老师时,通常只注明“热爱国学”。当记者致电一家国学培训机构时,对方回应:“经过面试,如果国学水平不错,培训后即可上岗。”而记者追问是否要求中文系学历、需要教师资格证与否等问题时,得到的回应是:“教授儿童不需要如此复杂的履历,陪孩子读经即可。”

这是在复兴传统文化,还是在照本宣科的背诵“古文”? “让孩子们读读百家姓、千家诗、《论语》等国学经典,是有价值与教育意义的。同时,复兴一些传统的礼仪行为,让人们体会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也是有精神价值的。但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国学班大都学了‘皮毛,根本缺乏古人的境界,盲目地追求形式,只能把国学教育低俗化。这不是在复兴国学,是在伤害国学。”王实利指出了当前大兴国学班背后的“盲目”。

此外,市场上的国学私塾并无统一教材。有的使用从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读物,老师自主进行讲解;有的机构则自己编写教材。记者了解到,这些教材对国学所讲究的“版本”并无多大理解,对内涵的阐发也各有“特色”,有些像礼仪培训,有些离题甚远,无所不包,凡是跟“文化”沾边的东西都被纳入进来。

更令人咋舌的是,很多成人国学班竟然在教“成功学”,一名参与过成人国学培训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有些课程还教授“为人处世的算计”,甚至包括一些封建落后的东西,与传统文化精髓南辕北辙。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副院长袁济喜教授说,“民间国学书院的兴起,对现行教育机制是一种冲击与挑战,是市场化的选择,高校办国学班应当有‘义利兼顾的办学理念,应当有大致成熟的课程体系,对于那些骗取钱财等不良现象,应当设置投诉与受理渠道,由制度和法律来监督。”

猜你喜欢

国学传统文化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