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生物实验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6-09-20刘静
刘静
摘 要: 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本文着重分析高中生物实验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便创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
高中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学科,且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生动性特征,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并将素质教育思想融入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值得广大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中生物实验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素质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传统教育思想才能有效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理智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最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素质培养是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改革传统接受性学习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再通过运用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迁移到其他学习与生活领域中,进而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学生素质培养要倡导探究式学习,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素质培养创造条件。
1.激发求知欲
高中生物绪论部分的讲解十分重要。绪论讲解得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所以高中生物实验教师应重视绪论教学。实践证明,讲解绪论时,特别讲解当代生物科学发展情况这一内容时,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中,通过创新传统教学法,将案例教学法合理引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克隆技术”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案例向学生讲述世界第一只克隆小羊“多利”的形成过程及人类通过研究基因组,深入了解疾病发病的根本机理,为药物研究、疾病防治与诊断等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通过案例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兴趣与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学生一切学习行为均受其影响。学生拥有浓厚兴趣的学科,成绩都比较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创新教学法作为教学主要研究课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解人体干细胞功能的实验时,便能由绪论入手为学生讲解研究人体干细胞对医学的帮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如教学“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实验:将若干普通玉米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放入培养皿,另一部分先煮沸10分钟再放入培养皿,然后将稀释后的红墨水分别倒入培养皿中,待清洗后观察结果。实验结果:煮沸后的玉米胚被染成了红色。学生通过实验很快得出了正确结论,即生命活动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性。这种学习方式下,不但让学生轻松学习生物实验知识,还能有效得出实验结果。
(二)培养思维独立性,为增强学生素质提供保障。
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一方面可采用如“探究法”、“启发法”等现代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思考学习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相关实验材料,要求学生紧密围绕实验目标展开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给予适当点拨,使规律性若隐若现,本质时有时无,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从研究、分析、归纳、整理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例如,讲解绪论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以下实验相关问题:在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哪些材料和试剂?找出真菌和低等植物细胞特征的区别,以及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别。
又如教学“神经调解”相关内容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演示下列实验现象:人走路过程中发现将撞到墙时,将本能性躲开,充分说明无论人或动物,遇到某些事物之所以能本能地做出反应,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接下来,教师具体为学生讲解神经是如何调解并发挥作用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在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得知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深入了解并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同时,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强化学生对基础生物实验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东.素质教育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学生物学,2010(3):9-10.
[2]刘丽红.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学周刊b版,2010(6):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