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第2课时)
2016-09-20胡娜娜
胡娜娜
一、课标要求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二、课标解读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课时。从课标要求看,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以下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对各功能区进行区位分析;②能够运用实例,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图,以指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各功能区空间布局,并进行合理化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分析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形成及区位条件。
(2)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各功能区布局位置及区位条件。
(2)通过小的拍卖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社会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布局原则。
2.影响城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列表对比、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教师:(图片导入)用课件展示西安市景观图,感受西安市这座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的国际化大都市。
学生:判读图片是西安市的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利用西安市的例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1.城市土地利用
教师:展示“西安市主城区用地规划图(2008年-2020年)”。
学生:读出西安市土地利用状况及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居住用地。
设计意图:用事实说话,增加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理解,为功能区的提出做铺垫。
2.城市功能区
教师:展示“北京市地图”,并显示四个不同的功能区,指出除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基本功能区外,还存在其他功能区,如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等。
学生:判断功能区的类型,并指出城市基本功能区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教师:以西安市为例,选取商业区(钟楼东大街、西大街附近的商厦)、工业区(城市外围的三星、高新、西郊庆安集团、东郊西光集团)、住宅区(中高级的万科和曲江公馆、低级的棚户区)。
学生:体会西安三个基本功能区分布的位置,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设计意图:利用北京和西安的土地利用体会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分布的位置,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教师:展示假设情况:“假如10年后你是一名公司的老板,决定进军西安市发展,现有三种合理方案可供选择:投资商场、木材加工厂、房地产,思考这些活动在城市分布的合适位置,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分析主要功能区的布局原则。
学生:(小组讨论)情景体验:分为三个大组,每组讨论一个方案。
设计意图: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当老板的情境中体验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布局原则。
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知识的总结和表达能力。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
教师:展示假设情况:“某城市市中心附近有小块废地,现在政府打算将该片地出售,起价300万”,引导进行简单的拍卖活动,让学生思考导致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经济,提出“地租”一词。
学生:角色体验:三个大组分别以商场老板、木材加工厂老板、房地产老板进行简单拍卖活动,从活动中思考导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设计意图:利用现场小型拍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地租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地租的因素有距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通达度。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教师:展示“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市中心为O点,向外辐射依次为A、B,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B以外为工业区),引导学生思考距市中心距离的远近如何影响各功能区的分布。
学生:读图分析:
a.商业、住宅、工业付租能力与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关系?
b.如果由各类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A点内部区域最有可能为哪一类功能区?AB之间呢?B以外区域呢?
教师:展示“地租与交通之间的关系图”,形象展示交通的通达度如何影响地租的水平,并引导学生得出地租与交通之间的关系。
学生:读图分析:交通通达度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市中心——地租最高峰,道路交汇处——地租次高峰。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图形的阅读展示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因素,通过动画的方式一层层向学生展示,训练学生读图和理解能力。
(2)其他因素
师生:共同分析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如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
七、课后作业
充当“小小城市建设者”,周末去西安城走走,了解西安城市功能区,并写一篇感想论文或总结报告,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