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刍议
2016-09-20杜建琴
杜建琴
高效课堂是2016年龙亭中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学生互动的课堂。判断一堂课是不是高效,就要看每个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是否学到最多,教师是否教得巧妙。这一标准,从不同层面细化了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明确而清楚地阐释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和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谈谈粗浅看法。
一、利用“导学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我们学校推行了“导学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虽然这一方法老师们正在尝试阶段,但如果将其合理利用,就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法使得学生课前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意图一无所知,上课只能是被动听、学,不能积极参与教学,而“导学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则可以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在尝试的开始,我提前将“学案”发到学生手里,便于学生借助“学案”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设计的问题。预习不但能够使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减少盲目性,从而增强听课的效果,而且通过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就有更多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消化。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批改“学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备课方案,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展开教学。通过预习,对于大部分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少讲或者不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和学生错误比较多的问题,教师要精讲,重点讲。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设计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在互助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比较、掌握、落实、深入,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
二、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此,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从中发现问题。同时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先学,结合出示的教学目标,依据“学案”中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自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一种记忆,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存续文化、鉴往知来。我们的先人在不断学习、创造和丰富历史文化,使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进步、文明。在讲授历史知识时,我尽量结合现实中一些具体的国内、国际社会现象、具体事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南京大屠杀”,要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在学本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查看有关南京大屠杀资料及钓鱼岛事件,结合课本知识谈感悟。因为钓鱼岛事件这半年来吵得沸沸扬扬,每一位学生都深有感触,所以课堂效果很好,学生易于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四、恰当利用历史图片与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多媒体中的历史信息生动丰富、直观感人,适当运用相关挂图、多媒体,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发学生探究的激情,调动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如教《文艺复兴》中达·芬奇代表作时,引导学习赏析课文中《蒙娜丽莎》的图片,学习当时社会背景下艺术家表现出的精湛造诣啧啧称赞,增强美的享受,也对文艺复兴的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堂效果很好。
五、设计课堂检测多样化。
历史课课堂检测应采取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布置适当的课堂练习题。如教学隋唐时期的文化—雕版印刷时,我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课前让学生自己用一块橡皮擦刻上自己的姓名,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作品,学生展示时通过交流比较,对雕版印刷的优劣就有直观的感受。在教学中国历史“大决战”时,提前一周就让学生上网观看电影《大决战》,使学生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提前有形象的认识。由于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容量大,只有课前精心设计,师生准备充分,才能在课堂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以上只是我在构建高效课堂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相信只要广大历史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究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就一定会大大增强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