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被什么蒙蔽了
2016-09-20毛丹平
毛丹平
只有当一个人试图用理性跟你沟通,并为你制订人生规划时,他才可能是真的想要帮你实现财富梦想。
自2015年以来,以P2P网贷为代表的第三方理财平台迅猛发展,同时也有600多家P2P网贷平台出现资金链断裂、提现困难、平台关闭等问题,让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这些光鲜亮丽的金融公司瞬间成为金融乱象的一个缩影。在国家大力监管的背景下,金融骗子却大行其道。这无疑让投资者对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生了抵触情绪,业内一些发表言论的学者也因此备受牵连。
在我国金融行业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证券、保险、银行、信托、衍生品等各个子行业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金融从业人员只忙于吸金,心却已经生锈,甚至是麻木了。他们已经将“投资风险均由投资者自担”当作戒律清规,应该警示风险时不及时警示,一些心怀不轨之人甚至抓住这一点,肆无忌惮地在公开场合以投资公司的身份出现,骗取投资者的资金。
也有一些金融从业者本身的专业素质不高,金融知识较为匮乏,无法甄别正规的金融企业和非法企业,甚至有金融从业者误将非法企业视为合法、合规的理财机构,不仅自己投身其中,还会介绍身边的人参与购买,甚至试图通过这项“副业”获利,正应了那句“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俗语。
面对一些非法机构的卑劣手段,为何会有如此多投资者前仆后继地上当?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投资者本身缺乏基本的理财常识,对基本的经济学属性和投资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例如,目前我国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5%,而一些金融机构承诺投资者10%甚至更高的保底、无风险收益率,这明显已经超出正常的收益范畴。第二,投资交易主要基于高收益率和理财机构的信用背书,一些投资者在看到各类广告和宣传后就认定了产品的优势,而并非根据正确的理财知识对产品做出判断,更没有根据自身的人生规划做出资产配置。
那么,当投资者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如何寻求帮助?某银行高管曾介绍,银行接到的很多投诉与银行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其中的一部分投诉与客户购买的P2P网贷产品和理财业务有关。银行作为托管行,当客户被骗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银行,因为客户的钱毕竟是从银行卡中提取出来的,如果银行能够把好关,资金受到损失的可能性也许会有所降低。
任何试图利用与某公司管理层的亲密关系来获得暴利的人或机构都是不可靠的。在金融行业,大的排场、广告、加盟等各种方式的背后都有可能是利益关系的作用,普通投资者切忌被虚假的外表所蒙骗。如果一个人想要带给你财富,却试图用你的冲动和手误来进行交易,你可能立刻会产生抵触。只有当一个人试图用理性跟你沟通,并为你制订人生规划时,他才可能是真的想要帮你实现财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