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角下网络新闻事件探析
——以毕福剑事件为例

2016-09-20杨莉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受传者传播者受者

□杨莉

心理学视角下网络新闻事件探析
——以毕福剑事件为例

□杨莉

“毕福剑事件”第一代传播者身份隐匿,各次代传播者和受传者角色间或交替,网络传播媒介复杂化,以此为契机而发酵的网络事件传播和评议的速度与范围是惊人的。可从心理学角度为这些现象寻求依据,并探讨网络异军突起时代的网络新闻传播现状,媒体和受众发现、讨论、挖掘新闻的心理及动机,从而更好地揭示网络新闻传播现象。

毕福剑事件;网络传播;心理学

2015年,“毕福剑事件”引起网络轰动,事件已过,但对毕福剑的新闻报道并没有消失。近年来,网络传播心理学在拓宽研究方向,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该事件和各个传播要素,可以更全面地解释新闻事件的传播机理和网络新闻传播背后深层次原因。

一、“毕福剑事件”总括

2015年4月6日,一段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流出,视频中他边唱边戏谑,对毛泽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等等。而后,毕福剑从央视屏幕消失,从此状况不明。但是新闻的报道和解读始终没有中断,自2015年4月到2016 年6月,分别以爆炸、集中、分散、零星报道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内容从前期的热烈讨论、评议事件本身到对毕福剑相关人等的追踪,再到探究毕福剑现今的生活状态、就业状况等。但无论如何,这些关注证明“毕福剑事件”余波未了,毕福剑始终没有逃离公众评议的视线。

(一)“毕福剑事件”之于当事人

虽然时下一些明星为了名利不择手段,利用出位的语言和行为博取关注度,但此事件中,毕福剑名誉受损、工作不保,对其百害而无一利,显然不存在当事人为牟利、博眼球而炒作的心理动机。所以,此事件是当事人不知情、传播者身份不能界定,事实不明朗、偶然的、突发的,包含名人、丑闻各种要素集聚的特殊新闻事件。

(二)“毕福剑事件”之于传播者和受传者

首先,把视频传至网络(称“第一代传播者”)身份不能确定,仅有的消息来源于网民的推测,并无明显的证据指明;其次,受传者:普通的网民、公众号、各大门户网站、权威媒体机构等;再次,由于事件在网络的传播、互动,传播双方互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相互作用,形成高强度的传播环流,最终形成舆论漩涡。

二、心理学视角探析“毕福剑事件”

(一)“第一代传播者”选择网络爆料心理

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一种以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即认定内在心理状态的存在(如信仰、欲望和动机),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和认知体系决定了个体行为:网络媒介具有及时、便捷、互动、隐匿及传播广泛等特点,在媒介使用的“期望价值”上,网络媒介满足了个体的某种需要和期待,因此,网络成为网民观点表达、信息传播的首选。

再次,由于匿名性而导致的传播心理使网络传播实质上比现实生活更开放、更自由、暴露的东西更多,反之,网络的虚拟性、公开性和自由性又促使了网络的匿名化。匿名性减少网络使用心理压力的同时创造了畅所欲言的气氛,此事件中“第一代传播者”的网络匿名,避免了直接的人身攻击和评议。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自媒体的加入,互为传受双方的身份模糊,自由意见的发表不受约束,从而使传播面积更大、范围更广、速度更快。

(二)互为传受者双重身份的媒体报道心理

K·勒温和E·托尔曼实验研究证明: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期望得到所向往的东西而回避所厌恶的东西。①新闻媒体同样期望传播活动可以转换成某种效益,所以这种效果的实现与获取并非是盲目的,而是注重传播内容设定以迎合受传者。

新闻报道者根据受传者心理推测传播期待,进行技巧性报道以满足受传者或激发受传者“潜意识”,吸引并利用受者兴趣,通过解疑答疑来强化事件,达到扩大新闻影响力和传播范围的目的。具体表现在及时掌握事件发展动态,新闻标题多成疑问句式,满足受传者自我表现意愿和释疑冲动心理,内容“挑逗”受众神经。如单仁平《毕福剑“不雅视频”流出谁之过?》,大量问题式报道“你如何看待视频中毕福剑的言论?”“对于将视频发布到网上的涉事者,你怎么看?”“你是否认为毕福剑会因此遭到封杀?”

传播活动一开始,就包含着媒体对传播效果的设定,传播主体期望通过传播活动产生“预期效果”。不雅视频爆出之前,就有毕福剑辱佛事件,这是继龚琳娜、老锣夫妇表演《法海你不懂爱》之后,再次发生的戏谑佛教祖师、挑战娱乐底线事件。当今互联网大容量存储和搜索便捷等诸多特性,信息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累加,这种特性使网络媒体方便整合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随时为自己的传播效果服务。不雅视频爆出再次强化公众对毕福剑不良形象的追讨,考虑到对公众人物的兴趣和事件的争议性,媒体开始引爆公众情绪。这种“借力打力”的媒体报道手法和态度在报道中经常可见,毕福剑坏了名声、丢了饭碗,而媒体充分搅动网络舆论场,增加了点击量和阅读量,收获颇丰。(参见表1、表2数据)

表1:新闻、微博、微信不同时间段参与报道情况

表2:各门户网站转述新闻报道和网民参与情况

(三)互为传受者双重身份的网民参与事件心理

勒温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源于人的需要,而个体在需要的压力下就会引起一定的紧张心理,待满足这一需要的任务完成后,紧张和失衡的心理才能趋于平衡。②对于该类事件中网民心理动机分析如下:

1.信息需要心理。信息的功能是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需要是受传者的最基本需要,媒体应该满足受者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需求。网民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就体现信息需要心理。

2.探究和求真心理。探究是人的先天本能也是心理需求之一。此事件不定性、争议性、模糊性使得人们对其有着强烈的心理预期和寻求真相的需求,这种欲求心理必然刺激人们关注。

3.角色期望心理。受传者的期望是对于传播媒介满足其需要的希望和要求,此事件传播过程中,公众一直都在期待媒体的信息满足。

4.自我表现和强化心理。科温顿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成功使人感到满足,使人自尊心提高,使人产生自我价值感。尤其是“网络红人”和“资深媒体人”恰似“舆论领袖”,职业的需要并不能使他们的工作机械化,新闻事件的“不同观点”更是体现了他们对自身存在感的强化和对自身某一领域的肯定,与其说是对事件本身的评述,不如说他们借此表达自己的独立观点和诉求。

(四)“毕福剑事件”传播中传受者的互动

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是指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所不断进行着的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在此事件中,媒体和受传者既是信息发布者也是信息接收者,受传者从媒体得到信息,媒体引用转载独立观点并加以评议,彼此互动,以此循环。起先,由于媒体没有揭示真相,不能有效满足受传者的求知求真欲导致受传者心理失衡;过程中,自媒体、公众号对事件的“深度挖掘”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空白,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使心理趋于平衡,促使传播过程的动态平衡。此事件呈现四大观点:即批评毕福剑,谴责爆料者,谴责爆料者的同时公众人物应秉有自我约束力和道德修养,同情毕福剑。话题的争议性使互动内容上各有支持者,促使了传播内容的动态平衡,即营造的舆论和观点没有完全偏指一方,所以事件依旧持续话题性。

(五)对于“毕福剑事件”的热讨心理学分析

首先,笔者看来“毕福剑事件”是极大撼动人们心理的网络标志性事件,是网络公共空间对个体私人空间侵蚀的表现,这种由己及人的网络事件加深了人们对于网络的不安全感和对于人际之间的不信任感。其次,网络传播特性导致传统伦理价值观和多元文化价值相互碰撞,传统价值观被挑战和消解,人们的认知和观点莫衷一是,加深心理天平倾斜,这在某些方面使人们面临困惑和焦虑。再次,思考网络空间应该被怎样加以利用才能更好规避风险和危机。

通过对“毕福剑”事件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个体认知的不同。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并不像镜子那样被动地、精确地反映事物,而是主动选择,因此对同一新闻事件认知会有不同。2.价值观对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性作用。此事件中,主流价值观遭到挑战,人们形成的固有价值观,即对工农子弟兵的爱戴,对毛主席的崇敬遭到“戏谑”,才会导致对于此事件的热评。3.晕轮效应。事实上媒体的宣扬如同为名人的形象渲染一层“晕轮”,被光环照耀下的名人,爆出丑闻总是让人惊讶,从最开始被人们高高举向神坛而后被狠狠地摔下悬崖,毕福剑行为不符合公众一直的角色设定和期待。4.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人们在表面上崇拜偶像,但在潜意识中却希望打倒偶像。每个人都有一种难以解释的社会性冲动。”③人们对名人或偶像会有好奇到逆反心理的转变。5.视频引爆热点。网络把视频放大,充分调动观者的视听觉感官,在这些感官共同作用下,使受传者更加情绪化。

三、结论

人们的拓展与创意思维在事件后得到了延展。巧用“毕福剑事件”延展到“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联想到毕福剑和宋江的对比“敢笑黄巢不丈夫”。可见受传者对自身不知、未知的好奇和探究依旧持续,“毕福剑事件”依旧自带话题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媒体碎片化时代,传播者和受传者在网络中彼此交融,受传者的能动作用进一步增大,因此,新闻报道同广告一样,需要找准媒介接触点,加强对受传者心理认知的重视和理解,提升报道技巧,时刻关注受传者心理变化做“有效果”的报道,但同时保留自主权,不被不实舆论和个体利益绑架和挟持。再次,互联网时代的舆论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不良操作会危害网络健康,加深网络使用焦虑感和信任危机,因此要实时规范网络传播环境。最后,公众人物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把关自己的行为,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注释:

①罗丹敏,张静民.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析“华南虎事件”传播现象[J].新闻知识,2008(9).

②刘宏宇.勒温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评述[J].社会心理科学,1998(1).

③余秀才.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以唐骏“学历门”事件为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

(作者系广西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受传者传播者受者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论传播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应用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肾移植受者早期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细胞、Th17细胞表达变化
从“受者”心理角度分析《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美国活体肝移植受者的终末期肾病风险
亳州五禽戏社区受传者研究
亳州五禽戏社区传播效果研究
肾移植术后患者新发DSA的预测因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