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从创新资源聚集到创新活力迸发
2016-09-20牛婧文
牛婧文
滨海新区:从创新资源聚集到创新活力迸发
牛婧文
“自创区”与“双创特区”联动发展、互有裨益,极具滨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使这里正在成为一个产业创新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立体式”创新型城区
2016年春,地处渤海之畔的滨海新区生机盎然。在这里,参与我国首个埃博拉疫苗研制工作的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打造的“疫苗产业化基地”正在开发区火热建设中,这个总投资约20亿元的项目计划于2018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实现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各类高端疫苗的产业化。而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还将建设亚洲唯一的埃博拉疫苗生产线。
要知道,在滨海新区出现像康希诺这样有能力实现产业化的研发型生物医药企业并非偶然。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在察看并了解该院自主研发的产品、国家创新药重大专项课题研发情况后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5年2月,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滨海高新区挂牌;2015年9月,天津市创新创业特区在中心商务区揭牌。这两个看似豪无联系的事件,催生出“自创区”与“双创特区”联动发展、互有裨益,极具滨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使这里正在成为一个产业创新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立体式”创新型城区。
打通科技、经济结合通道
“五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为新区拓宽了发展空间;区域重点推动的万企转型升级行动,为我研究院的技术成果落地提供了大量明确、具体的市场需求;而新区各级政府的优质服务和完善的生活工作配套条件,有助于研究院的技术成果快速落地。”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文芳说。
据悉,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新区的主要任务是打造完整的智能识别产业链,构建中国智能识别学术界与产业界共融发展的生态圈。目前,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识别技术与女装检索结合取得良好效果,系统已在国内顶尖品牌特卖网站“唯品会”上线试运营。
十年来,新区通过不断深化与中科院、高校和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共组织各类成果对接系列活动110余次,促成天河一号、曙光星云、飞腾CPU等各类科技合作项目820余个实现产业化。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家赋予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滨海新区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目前,新区正以其日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京冀科技创新资源聚集于此。这座开发开放的新城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聚集区,正以其超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极大地提升着整个京津冀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活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015年,滨海新区围绕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开启了“双创特区”模式的探索。
目前,滨海新区的中心商务区月均新增“双创” 企业近300 家;落户了腾讯、中信国安等10 家众创空间;并吸引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000 余名。新区已集聚了不少充满活力的市场因子,这些因子正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型升级新动力
“双创特区”一经启动,就被给予了科研设备购置补贴、众创空间运营补贴、人才绿卡、股权转让、风险补偿金等十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优惠。通过落实天津自贸区《总体方案》和制度创新清单,目前“双创特区”借助特色金融改革创新,已聚集各类股权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机构超过110家;在业务创新方面,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资产证券化、股权众筹等业务试点,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
目前,滨海新区的中心商务区月均新增“双创”企业近300家;落户了腾讯、中信国安等10家众创空间;并吸引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000余名。新区已集聚了不少充满活力的市场因子,这些因子正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型升级新动力。
同时,自创区在滨海新区的规模也从最初的核心区拓展到其他6个功能区的分园中。每一个分园都充分发挥新区创新资源集聚和开发开放优势,并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示范区与科技小巨人升级发展领航区,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6月起,滨海高新区作为核心区,通过政策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推行“创新创业通票”制度(以下简称“创通票”),通过互联网实现优 惠政策和各项服务的流转与兑现。截至目前,已面向超过550家企业发放过创通票,为区内企业节省各类创业成本近2000万元。可以说,高新区“创通票”的推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可以看出,滨海新区始终秉承着开放的态度,积极承接北京、河北的创新创业资源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新区依靠着自身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能动性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