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红包搞翻友谊小船

2016-09-20王超

公务员文萃 2016年9期
关键词:好友感情测试

王超

有位常年不联系的朋友,我都怀疑他已经单方面跟我绝交了,谁知道突然有天接到他一条微信:“速发我5元红包,急急急!”

我当时有点囧,人在社会上有多种存在方式,这一刻我是以提款机的方式存在的。我同事风轻云淡地说,朋友嘛,是这样啦,找你不是聊天就是借钱咯,你长那么丑,那就只剩借钱这一种功能了。

我想想也是,就赶快给对方转了5元的红包,红包被秒领。我曾听到一种说法,说网上聊天,你发了信息,对面能秒回的,都是真爱和真朋友,因为他们重视你。我看到红包被秒领,油然升起—股“被重视”的肃穆之情。

几天过去了,这个朋友一直没再联系我,也没提红包的事儿。我倒不在乎这5块钱,是真怕他遇着什么大事,再怎么说以前也是朋友,何况人家现在又对我很重视。朋友圈里经常有为尿毒症、白血病众筹的,他不会是……想到这里,我决定先在微信上试探着问问情况。

刚打开朋友圈,正看到他发布的消息,大意是“一条微信就测出谁是真朋友,所有转给我红包的朋友,我会记住你们的!”

我一脸懵逼,等我反应过来这只是一场测试时,我仿佛看见有一万只草泥马排着方阵整齐划一地喊我傻瓜。

我发信息问那朋友:我在你心里是有多靠不住吗,乃至需要我掏5块钱来验证下?他立刻给我截了一张图,那是他的qq好友列表,每个好友名字后面都加了“k”,他说“k”表示感情的厚度,我排在第五位,我的昵称后面被加了个后缀“19k”,排我下面的另一位同学被标注为“15k”,再下面还有7k、5k之流。他说,你看,前天你的排位还在下面,通过这次测试,我给你提升了4位,你现在已经跻身前5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勒令自己冷静,因为我们国家是有法律的,否则可能又添一桩惨案。在我看来,只有智商在负300以下的人,才会动用这种反智反人类的手段来测试感情,并根据测试结果排位。19k,15k,朋友,你这是在卖五花肉吗?过完秤后贴上价签?

短暂愤怒后,我又为我这位智商只有负300的朋友感到难过,我宁愿他真得了尿毒症或者白血病,可惜都不是,他患的是“朋友圈焦虑症”,而且是晚期。这种病变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朋友关系的不确定性,需要通过测试来确认,好像恋人有时会问对方,你爱不爱我呀,你怎么证明你爱我呀,似乎对方通过某种方式(通常是买个包啊结下购物车啊)证明后,才能坚定这一份感情;二是计算思维和回报意识,通过某种指标量化感情深浅,计算这份情谊几斤几两,以便于日后涉及回报时,有个参考标准,比如我被标19k,那么以后回报我的大概就是价值19k的感情或物质援助,这就好比随分子,我结婚你随一千,你结婚我也随一千。你看,朋友关系被你这么一打理,多像是秉持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在买卖猪肉啊!

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使“朋友圈焦虑症”患者更多了,发病频率更高了。我经常在微信上收到类似的信息:复制这条信息,群发,给谁发送失败了,就是他把你拉黑了,你再拉黑他就行了!话里话外呼啸着一阵阵阴冷的测试风。朋友,咱做人主动点好吗?不能做朋友的人,就主动踢出朋友圈,能做朋友的人,就真诚地维护关系,不要去测试别人,也别等别人来测试自己。

为拯救此类患者,我们先来研究下朋友圈为什么会频频吹起测试风。简单说就是,互联网虚拟化的聚合方式加剧了我们对朋友关系的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主要来自于那些我们难以把握的事情,具体到朋友关系上,主要在这三个方面:首先是信息夹带的感情真伪难辨,当我们与他人面对面交流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表情和小动作,判断一个人对我们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对话框里的文字来琢磨对方心理,判断难度空前提升。

其次,朋友的流动性增强,社交网络和应用极大丰富了我们的二度人脉甚至三度人脉,这些“弱人脉”的关系附着力弱,来得快走得也快,说散就散的虚拟关系会让我们对获得“真朋友”充满渴望,同时也对朋友关系缺少了信心,友谊小船说翻就翻啊。美国有项社会调查,说在1985—2004年之间,美国公民的“真朋友”——即可以雪中送炭的朋友人数从3个下降为2个,而想吐槽却找不到朋友吐的人,所占比例从8%上升为23%。我们生来孤独,以为长大就好了,没想到长大了更孤独,所以很需要在朋友圈完成“去伪存真”的大业。

第三,紧密的关系需要经常互动来维持,而社交网络上的朋友互动频率并不高。当年人人网最火爆的时候,一项调查就发现,将近40%的被调查者与自己线上的好友几乎是不交往的,近30%的被调查者与好友的线上互动频率是每三天左右一次,与现实交往的频率相仿。这意味着,线上朋友圈虽然提供了更便利、快捷、多样的交流方式,但并没有让朋友之间的互动增多。

当我们添加了很多朋友圈朋友群,但内心并没有达到期待的交友体验值时, “朋友关系焦虑癌”就开始种下病灶。朋友圈越来越大,但里面没几个朋友。够虐心吗?

要治疗这个病症,就要用科学化的考察代替情绪化的测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考察朋友关系的质量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估,亲密性、支持性、自我暴露和敌意性,亲密性和敌意性不用多说,支持性可以理解为对方对你的观点、你的行动有多高的支持度;自我暴露就是爱好、关注点的暴露,对他人或自我评价的相互暴露,对隐私——比如滚床单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的暴露。通过对这四个维度的评估分析,在心里掂量下,某个人是否有资格做你的真朋友。

此外,虽说朋友关系的本质是“互惠性”的,但让朋友关系得以长久发展和牢固的,却在于“朋友的一致性”,即朋友之间的相似性,比如有没有共同的生活背景、生理特征,有没有相近的心理或行为特征,等等。缺少“一致性”的朋友,很难长久地做好朋友。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依赖科学重视科学的年代,用科学、理性的标准去验证你怀疑的一切,解决你内心的焦虑,才是你应该“顺势而为”的事情。

(摘自《中国青年》)

猜你喜欢

好友感情测试
最好的感情
心理测试
属羊
感情工作
不分对错
得病
感情强烈的叹号
心理小测试
测试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