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基本精神和现实意义
2016-09-20刘笑
刘笑
[摘要]《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所有文章中最家喻户晓的一篇,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这篇著作当中对什么是党性做了细致鲜明、非常有个人见解的回答和说明,而且对于有党性的具体表现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解释。详细论述了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以及怎样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当前党员干部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思想启迪;其次,对党在新形势下探索开展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借鉴意义;再次,对党员干部个人党性的增强提供了现实启迪。
[关键词]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现实意义
一、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1939年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所做的一个著名的讲演,之后讲稿经过整理并发表,1942年延安整风当中,把它作为整风必读文献,掀起了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高潮。
1947年,解放战争转入大反攻以后,中国共产党马上要取得全国政权,党中央看到了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急需大规模地培养教育干部。所以为了适应全国解放,培养干部的需要,党内又一次掀起了整党整风的高潮。除了延安以外,各个地方都有了自己的新华书店,大量地印发单行本,掀起了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高潮。
1957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之后,急于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出了“左”的错误,1962年的年初,党在北京召开了七千人工作会议,总结了经验教训,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于是中央就决定在全党、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学习理论的高潮,还编辑出版了《刘少奇选集》。1962年,红旗杂志又重新发表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一次性印行了两千万册,又一次在全党全国掀起了学习高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给刘少奇平反,所以1980年以后,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党又一次大量地印发。巨大的发行量,体现了广大党员群众发自内心的学习需求和对党性修养的追求。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发表七十多年来,党内对这篇著作的学习有四次高潮。
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基本精神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全部内容共分九个小节,对它进行概括提炼可以掌握其中的基本精神,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什么是党性?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什么是党性做了细致鲜明、非常有个人见解的回答和说明。他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是党性。而且他对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也有解释,他说,当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党性为党的观念。这是他对党性所做的原则性的概括和说明,而且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解释。
对于有党性的具体表现,他一共分析了五条。第一,一个有党性的党员,他可能有很好的共产主义道德。对待同志、劳动人民,为了表示他的忠诚和热爱,无条件地帮助他们,平等地看待他们,不肯为着自己的利益去损害他们中间的任何人。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能够在患难时挺身而出。
第二,他可能有最大的革命勇敢。一个有党性的人,才有最大的革命勇敢。这种最大的革命勇敢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捍卫,无所畏惧,因为没有私心,所以,在真理面前坦坦荡荡,即使暂时受到了人民的误解,也绝不随波逐流,能够拥护真理,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三,他可能最好地学习到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只有有党性的党员,才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无产阶级的理想为理想,以无产阶级的事业为事业,才能真正理解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精神实质。
第四,他可能最诚恳、坦白和愉快。这是一个有党性的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能够坦坦荡荡、大公无私,没有个人私心,不需要卑躬屈膝地要求别人去帮助他。所以绝不害怕别人的批评,也能够勇敢地去批评别人。
第五,他有最高尚的自尊心和自爱心。有党性的党员对待同志最为宽大、容忍和委曲求全,宽以待人,而对自己,严以律己,不把自己的问题推给别人,不需要别人去奉承自己。但是,当革命需要去忍辱负重、冲锋陷阵的时候,又能够担负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
刘少奇对有党性的具体表现所做出的这五条概括,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使党员在实际生活、日常工作中就按照这样去做。
关于什么是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刘少奇曾讲,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就是党员本质的改造。锻炼、修养的实质就是改造。锻炼、修养的过程就是改造的过程。
(二)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
刘少奇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站在无产阶级肩负的人类历史使命的高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社会要前进发展,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得改造自己。这种改造是客观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承认这种改造,它是存在的;你没有认识到、不承认这种改造,它也是存在的。谁把这种规律认识清楚了、认识明白了,谁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能很好地改造自己也改造社会。
(三)共产党员怎样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
1、党性修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态度
明确的目标就是当一名共产党员不应该只是做一个起码的、够格的党员就行了,如果只是符合党员条件,把自己定在这样的层次上,标准太低。而应该把马列主义创始人一生的言行和品质,作为个人修养的模范,追求的目标。那么要达到这个目标,他又教给党员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要熟读马列主义的书籍,同时要着重调查和分析活生生的现实,研究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本国无产阶级所处的各方面形势的特点。把原理和实践结合起来,改造现实,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有这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
2、要把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统一起来
一个党员干部要锻炼各方面的修养,其中最难的就是思想意识的修养。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不形于外,就没有办法去把握、去考察,所以这是最难的,那么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面,刘少奇把这个最难的事情讲得很生动具体、很有操作性。他讲:“每个党员要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进行这三个方面的斗争,就是思想意识的修养。
3、要把伟大理想和革命求实精神统一起来
刘少奇说,共产党员既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远大的目标,还不能放松当下的努力。要求党员要把马列主义革命理想和革命的求实精神统一起来。
4、要把个人利益溶化到党和无产阶级的一般利益之中
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党员干部怎么样去处理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的问题。刘少奇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就是要把个人利益溶化到党和人民的一般利益当中去,要在发展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使自己的个人问题、个人利益得到解决。但是如果遇到了个人利益与党的事业相矛盾、不一致的时候,那么就要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如果党员能把这个问题处理好,那么就能在党的事业中发展得快,发展的好,就会有很大的成就。如果这个问题没处理好,可能就会四面碰壁、四面楚歌。这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关键。
5、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反对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
党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的,社会上的那些新旧事物的矛盾、阶级矛盾,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同时产生斗争和争论。党员一不应该害怕畏惧,因为必要的党内斗争,它是客观存在。二也不应该盲从,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跟着别人跑,学一切坏样子,要接受一切正确的主张和意见。但是也不要抱机械的、绝对的态度,要把原则上的明确性与斗争方法上的灵活性、耐心的说服教育精神结合起来,这才是反对党内错误思想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三、当前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现实意义
(一)对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思想启迪
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党性修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而且“革命实践的锻炼和修养……在取得政权以后更为重要。”这个“大任”长远来看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在当前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中国共产党站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即将成功的时刻,各种困难越多,各种内外风险和考验越大。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员就要时刻警醒自己,不犯颠覆性错误。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这个“大任”一天没有实现,共产党人的修养就一天不会停止。就像刘少奇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党员……特别注意在革命胜利和成功的时候,在群众对自己的信仰和拥护不断提高的时候,更要提高警惕,更要加紧自己的无产阶级意识的修养,始终保持自己纯洁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品质,而不蹈历代革命者在成功时的覆辙。”他之所以强调在成功时更加注意修养,是因为“有些党员经受不起成功和胜利的鼓励,在胜利中昏头昏脑,因而放肆、骄傲、官僚化,以致动摇、腐化和堕落,完全丧失他原有的革命性。”他说:“这在我们共产党员中,是个别的但常见的事……应该引起我们党员的严重警惕。”但是70多年了,并不是所有的党员都警惕、重视,所以党内还有很多同志犯错误,以权谋私、奢华享乐。刘少奇说这样做对党员的这个称号、身份、对自己的信仰,那都是一种侮辱,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因此,现在学习《论共产党的修养》仍然不过时,它是党员干部必读的教科书。
(二)对党在新形势下探索开展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借鉴意义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进行党性修养,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习和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刘少奇看来,增强党性修养首先必须加强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党员干部如果只是埋头于具体事务,没有充分的理论修养,当情况变化的时候,就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动摇立场。其次,还要投身于实践,而不能像古代人所主张的“闭门造车”、“闭门修炼”来保持抽象的“善良之心”,要在实践中改变现实社会、改变自己。在新形势下,由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客观上增加了党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风险,因此更需要共产党人深入群众、深入实践锻炼自己的党性修养。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深入到一线群众、一线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党性。因为在深入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更为直接地检验一个党员的党性。同时,还能够锻炼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刘少奇又指出在革命实践中的修养和锻炼,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为了实践。所以说,党员进行党性修养,不是为了独善其身,孤芳自赏,而是为了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了改造客观世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对党员干部个人党性的增强提供了现实启迪
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刘少奇提出的党性修养的原则目标。共产党员只有真正做到党和人民的利益至上,才能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消解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导致少数党员干部个人主义思想盛行,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甚至不惜牺牲党和人民的利益。只讲个人不讲集体,完全背离了共产党员的宗旨。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一定要不断锤炼党性,提高修养,就像《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要求的那样,“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更加努力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王玉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校勘和研究[J].党的文献,2016(1).
[2]方涛.中国共产党人公私观的经典阐述——再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J].理论学习,2014(4).
[3]刘明钢.《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理论创新[J].领导科学论坛,2014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