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刚玉类宝石鉴定中矿物标型特征及应用研究

2016-09-19秦宏宇

地球 2016年2期
关键词:刚玉宝石矿物

■秦宏宇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130021)

刚玉类宝石鉴定中矿物标型特征及应用研究

■秦宏宇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130021)

矿物标型学,是宝石鉴定领域中比较常见且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学说。通过分析发现,矿物标型学不仅可以作为宝石鉴定理论依据,同时还可以对天然宝石以及合成宝石等的鉴定提供辅助服务,甚至可以帮助鉴定宝石产地。

刚玉类宝石矿物标型特征

0 引言

在进行宝石鉴定时,鉴定工作人员与消费者要解决宝石材料的种属鉴定、是否为天然、合成以及宝石是否被后天经过人工手法进行优化处理。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宝石数量需求、质量需求都在不断的提升,所以宝石经销商经常会对宝石进行优化处理,提升销售价格。虽然对宝石进行优化处理可以提升其品相,让宝石的装饰价值无限趋近于天然宝石,但是二者价值差距较大。下文将从当前我国刚玉类宝石鉴定过程中矿物标型特征以及矿物标型体征的发展情况入手,阐述如何对其进行完善。

1 物理化学标型

大部分的刚玉人工合成都是要模拟大自然地质形成过程的,水热法可以对地下热液矿物自身结晶过程进行再现,而助溶剂法则可以对岩浆分异结晶的成矿过程进行再现[1]。刚玉合成和过程与刚玉在自然环境中的成长情况是完全不同的,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就大晶体,所以需要通过向其中融入一部分催化剂或者是改变温、压的方式来加速晶体生长速度。如果生长条件不同,则合成的刚玉和天然的刚玉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必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可以规划为物理化学标型。通过总结近年来工作情况发现,可以通过标型来识别天然刚玉与合成刚玉之间的区别[2]。

2 包裹体标型

表1 天然刚玉及合成刚玉包裹体的标型

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刚玉不可能至始至终周围环境保持恒定,在对刚玉进行合成时,周围的温压条件是比较稳定的,原材料纯度也更高,其中杂志原色类别单一化。上述这些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集中到刚玉颜色分布以及刚玉内部包裹体标型中。天然刚玉绝大部分颜色都是不均匀的,但是合成刚玉的颜色要明显好于普通刚玉,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可以作为包裹体标型判断的一种标准。从整体上来说,合成刚玉包裹体比较少[3],比自然环境下的刚玉简单很多。不同刚玉合成方法所使用的温压参数也是不同的,在物化条件方面差异性比较明显,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晶体生长速度存在差异,这些情况主要体现在刚玉的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包裹体中。天然刚玉及合成刚玉包裹体的标型如表1所示。

只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即可以发现标型所产生的机理,通过机理情况来分析合成方式,所以通过包裹体标型的方式对宝石鉴定,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

3 优化处理鉴定

因为在自然环境下,红宝石、蓝宝石的数量比较少,高品质数量更为稀少,所以为了全面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部分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对质量较差的红宝石以及蓝宝石原料进行处理,以优化处理的方式来提升各种宝石的质量。不仅可以改变宝石的颜色,还可以提升宝石的纯度,尽量掩盖宝石裂缝。目前比较常见的刚玉类宝石种类比较多,可以通过扩散、染色以及热处理等方式对其进行优化,这些优化方式虽然可以提升宝石的卖相,但是都会对宝石原有的特征进行改变,这种改变并不是十分彻底,依然可以留下部分标型[4]。

4 产地鉴定

如果全面且深度的对天然刚玉类宝石进行鉴定,可以判断出其中以部分刚玉宝石的原产地。因为产地不同,所以宝石的矿物质来源也不尽相同。宝石在生长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物理条件与化学条件,都会对其生长产生影响。不同地区地质条件不同,所以宝石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也不同,会造成包裹体的成分、相比例以及形态等方面产生差异,进而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种包裹体标型。在对刚玉是否经过优化进行鉴定时,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判断某种刚玉大致产自于何处。

5 结束语

通过对刚玉类宝石鉴定过程中矿物标型特征以及矿物标型特征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提出了如何完善其应用。将矿物表性特征理念融入到宝石研究以及宝石鉴定工作中,不仅可以为宝石鉴定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可以为天然宝石鉴定以及人工合成宝石鉴定等提供全新的工作思路。对部分宝石来说,还可以通过该模式寻找宝石原产地。上文以当前已经掌握的技术为基础出发点,结合优化鉴定、优化处理鉴定、包裹体标型、物理化学标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点,对如何提升工作质量进行了简要阐述,且近年来该检验方式的实际使用效果良好,深受广大工作人员欢迎,所以矿物标型特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只要不断的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必然可以使其大放异彩。

[1]周征宇,李冉,陈桃,廖宗廷.矿物标型特征及其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以刚玉类宝石为例 [J].上海地质,2013,03:51-55.

[2]周卫宁,张昌龙,陈振强,张戈,沈鸿元.高档宝石晶体的水热法生长、宝石学特征及其发展前景--刚玉类和绿柱石类宝石晶体 [J].人工晶体学报,2012,05:509-515.

[3]杨琴,田永红.刚玉类宝石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 [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4,01:23-25+384.

[4]李兆麟.天然宝石和人工合成宝石包裹体研究,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2,12(24):111-113.

P575[文献码]B

1000-405X(2016)-2-4-1

秦宏宇(1970~),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宝石及矿物材料。

吉林省教育厅资助(120140051)

猜你喜欢

刚玉宝石矿物
Sm2O3、Y2O3对刚玉-莫来石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刚玉自流浇注料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种”棵宝石树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我国首列106节重载列车抵达济矿物流
太原刚玉物流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NA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4种含铁矿物药
微晶刚玉磨粒磨削20CrMnTi钢的数值模拟研究
宝石迷踪
宝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