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米场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6-09-19覃滔
■覃滔
(广西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530000)
广西陆川县米场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覃滔
(广西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530000)
米场钨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侵入的米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内外接触带的奥陶系黄隘组层位的矽卡岩和岩体断裂构造的石英脉中,在研究了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岩浆岩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等矿体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基础上,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和热液石英脉型,找矿标志主要是矽卡岩、构造断裂带中的石英脉,黄铁矿化、角岩化、硅化等矿化蚀变,化探异常浓集中心明显的地段。
钨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广西陆川米场
广西陆川县米场钨矿床位于陆川县米场镇一带,矿区位于博白—岑溪成矿带的中部,成矿地质条件非常有利,通过前人和2007-2009年的详查工作,发现了23个钨钼矿体,储量达到中型规模矿床,经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区仍值得进一步深部评价,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1 成矿地质背景
米场钨矿区位于南华准地台云开台隆与钦州残余地槽之博白拗陷的边缘接合部位,博白—岑溪褶断带的西南段。区内经历了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等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发生了大面积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分布有众多的矿床和矿点,是桂东南博白~岑溪铅锌钨锑金银多金属成矿带(Ⅳ2)南段,陆川马坡~博白三滩钨(钼)锑黄铁矿多金属矿化集中区。
本区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2 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其中奥陶系黄隘组是矿区的含矿层位。
奥陶系出露有黄隘组、石圭组并层(O12h-Sˆ)、东冲组(O2d)和兰翁组(O3l)。黄隘组、石圭组并层其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夹变质砂岩、变粒岩、矽卡岩等,是矿区的含矿层位。
2.2构造区内的构造形迹有褶皱、断裂两种。褶皱: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向270°~320°,倾角60°~80°。
断裂: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北西向次之,大部分为区域性断裂。断裂具多次活动,局部有花岗斑岩、石英脉充填。主要含矿断裂有F4、F5。区内矿段的钨钼矿主要产于断裂内的石英脉、花岗质压碎岩中。
2.3岩浆岩
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侵入岩体,为米场岩体,根据区调报告,米场岩体岩石化学成分如下:
SiO267.96% 、TiO20.37% 、Al2O315.02%、Fe2O31.20%、FeO 2.36%、MnO 0.09%、CaO 3.55%、MgO 1.76%、K2O 3.62%、Na2O 3.06%、P2O50.171%、H2O+ 0.95%、CO20.08%。从化学成分分析,米场岩体属铝过饱和岩石,K2O>Na2O有利于钨钼矿的形成。
据1986年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米场岩体的W、Mo元素丰度较高,离散程度大,说明最有利于W、Mo元素富集成矿。
2.4变质作用
热接触交代变质产生的矽卡岩化岩石分布于米场岩体的外接触带,与钨钼矿化关系密切。矽卡岩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于奥陶系黄隘组中,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在地表常风化形成铁锰帽,是最好的找矿标志。
2.5围岩蚀变
矽卡岩化(矽卡岩):是矿区的重要蚀变,由富钙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受热液蚀变形成矽卡岩及矽卡岩化岩石。
2.6蚀变与矿化关系
矿区内与钨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早期富钙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经过多期的热液作用蚀变形成了各类复杂的矽卡岩。
2.7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1:5万广西云开地区化探报告,区内分布有沙85Hs—15、米84Hs—1(2)化探异常。其中沙85Hs—15分布于大坡矿段,米84Hs—1(2)分布于莫村矿段,异常浓集中心与区内的钨钼矿体分布地段比较吻合,钨异常规模大、强度高,与钨钼矿带走向基本一致,属矿致异常。
3 矿体地质
3.1矿体特征
区内有莫村、大坡二个矿段,共圈定矿体23个,主要工业矿体有:③—3、③—16、③—17号矿体,矿体形态、产状见(图1),其主要特征如下:
③—3号矿体:矿体产于O1h层位的矿化矽卡岩中,呈大透镜状,矿体厚度1.11~35.54m,平均厚度15.70m。
③—16号矿体:矿体赋存于米场花岗岩体北缘与O1h层位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地表矿体呈似层状,深部矿体呈透镜状,矿体厚度4.59~54.45m,平均厚度19.01m。
③—17号矿体:矿体赋存于米场花岗岩体北端与O1h层位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地表矿体呈似层状,深部呈透镜状,矿体厚度2.48~23.92m,平均厚度11.37m。
图1 米场钨矿区XX线地质剖面图
3.2矿石特征
3.2.1矿石的矿物成分及钨的赋存状态
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白钨矿、次为黑钨矿、辉钼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黄铁矿、铜蓝、辉铋矿、泡铋矿等。
矿石中钨主要以白钨矿的形式存在,少量以黑钨矿形式存在。
4 矿床成因
4.1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
矿区内的钨矿体主要赋存于米场岩体内外接触带的奥陶系黄隘组层位的矽卡岩和岩体断裂构造的石英脉中。由此认为本区矿床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和热液石英脉型。
矿区内矿体严格受岩浆岩和奥陶系黄隘组控制,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断裂以北东~南西走向的压扭性断层为主,岩浆活动带来W、Mo等成矿元素,含矿热液沿断裂裂隙迁移沉淀富集形成钨钼矿体。另一方面断裂长期活动,在地壳深部带来含矿热液的同时,对浅部地层中的成矿元素产生活化迁移,并对地层中的碳酸盐岩层进行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层。矽卡岩有利于交代,粒状岩石有利于充填,导致顺层矽卡岩化和矿化、从而使钨富集形成钨矿体。
4.2矿体分布规律
矿区矿体主要分布于北东~南西走向断裂和米场岩体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在平面上呈平行脉状透镜状分布,矿脉与矿脉之间相距20~200m。
5 找矿标志
根据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概括出以下几个找矿标志:
(1)矿源层标志:奥陶系下统黄隘组与米场花岗岩体接触带的矽卡岩,地表风化所形成的铁锰帽。
(2)构造标志:北东向断裂中的石英脉。
(3)蚀变标志:矽卡岩化,黄铁矿化,角岩化,硅化等矿化蚀变。
(4)化探异常标志:W、Mo、Bi元素组合异常,且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强度高,重叠性好的地段。
[1]韦子任、陈勇才、钟卡彬等编写.广西陆川县米场矿区钨矿详查报告.广西第六地质队 [R]2010.6.
[2]韦子任、陈勇才、钟卡彬等编写.广西陆川县六苏矿区钨矿详查报告.广西第六地质队 [R]2010.6.
[3]广西通志地质矿产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