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书法的界格与出格

2016-09-19杨加深

老年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宫格出格欧阳询

□杨加深

谈书法的界格与出格

□杨加深

“出格”一词,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指超出常规,异乎寻常。最早见于唐人张籍的诗句:“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二是特指旧时应制文字和表章等,遇到尊称则另起一行抬头书写。明人方以智《通雅》载:“写表章别起行头者,谓之跳出。智以为即今之出格尊称题式也。”清人平步青《霞外捃屑》中云:故遇我国家、我皇上,皆以‘国’字、‘皇’字跳行,出格敬谨书写。”意思是表章中为了表示敬重,凡遇到国”“皇”等字,都要另起一行,并顶格(或出格)书写。

显然,第一种解释中的“格”是指诗词格律,而第二种解释中的“格”则是指书写应制文字或表章所用纸上的界格,这就与写字或书法挂上钩了。

《妙严寺碑》( 局部) 元·赵孟

众所周知,在学习书法的临摹阶段,为了把字写得酷似原帖,人们使用界格对每个字及其偏旁部首进行分区定位的方法,就是临书界格。目前常见的临书格,有九宫格和其它各种各样的“变九宫(格)”,如回宫格、田字格、米字格、十六格等。无论哪种格子,都非常有助于初学者掌握所临写之字的整体结构和局部定位。我的问题是,如果把一个字或这个字的某一部分写得过大、过长或过宽,超出原帖的位置,是不是也可以被理解为“出格”呢?换言之,相对于上述解释,“出格”一词,是否与书法临摹中的这种“界格”关系更近呢?

最早的书法界格——九宫格,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若此说可靠,则在时间上也是早于张籍的。当然,以上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事实是否如此,暂且不去考察。但借此来介绍一下中国书法史上各式各样的书法格子,倒是很有必要的。九宫格传为欧阳询所创,我认为不是空穴来风,至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唐朝是一个书法的尚法时代,楷书盛行,而整齐有序的唐代楷书,一般都是使用界格。所以,这时候产生“九宫格”,是合乎书法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具体需求的。当然,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一下,这个使用格子的习惯,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北魏甚至周朝。但与后来的九宫格及“变九宫(格)”相比,此前的格子只是为了界定一个字或一行字的位置而已,而后来的九宫格及“变九宫(格)”则是将一个字分割成多个形状相同的区域。或者说,前者的定位是从整篇考虑的,而后者则更强调给每一个字的部件定位。

“九宫格”之命名,是因为采用了“九宫”的形式,即一个大方格内含有九个相同的小方格,组成九宫。中间一小格称“中宫”,上面三格称“上三宫”,下面三格称“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称“左宫”和“右宫”。创立九宫格的目的,一是为了准确定位,二是便于字体的缩放。或许一提到“九宫格”,我们就会联想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关系。“九成宫”,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始名“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修复扩建后才更名为“九成宫”。“九成”,意为“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故与九宫格毫无关系。

《蜀素帖》 (局部) 北宋·米芾

时至元代,书法家陈绎曾进一步发展了九宫结构。他在《翰林要诀》中说:“九宫。八面点画,皆拱中心。简缘云:欧法最近……结构,随字点画多少疏密,各有停分,作九九八十一分,界画均布之。先于钟、王、虞、颜法帖上,以朱界画印,印讫,视帖中字画分数一一临拟,仍欲察其屈伸变换本意,秋毫勿使差失。法帖字大,以小印分数蹙之。法帖字小,以大印分数展之。虽以《黄庭》《乐毅》,展为方丈可也。”这段话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认为最能体现九宫特点的书法是欧阳询的楷书;二是改“九宫”为八十一宫,更便于对前人法帖的精确定位和临摹;三是通过这种方法,可任意缩放字体而不会失真。

清朝书法家蒋骥又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与形体之不同,创九宫新式四种:三十六宫格、二十四宫格(横竖二种),分别用来写扁平体字和长方体字;回宫格,用以书写方体字;田子格中上半部分加“人”字形对角线,用以书写盖(上部)似“人”字形的字。

通过长期实践,后人又改进创造了两种新的书法界格,即田字格和米字格,因这两种格式简单实用,遂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书法格子。

无论是哪种格子,都是辅助初学者临摹碑帖的手段。一旦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点画结构,即使脱离了这些界格,我们也依然能够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修炼到这个程度,我们就不会“出格”了。

猜你喜欢

宫格出格欧阳询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出格的字
夏日橙皮
敢“破格” 不“出格”
数独
唐欧阳询《用笔论》
机关忌说出格话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