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之惑:未来不可知

2016-09-19玉燕

当代工人(A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老同事商户保健品

文|玉燕

生之惑:未来不可知

文|玉燕

老同事躺倒了

张佐退休后,就坚持在沈阳碧塘公园跳广场舞,已经6年多了。

她承认,“我乐感不好,上学时,不知怎的,老师竟选我跳群舞,一试,顺拐。”她最初去跳广场舞时,老公和儿子不敢看,“你一顺拐,还不得把人吓死!”老公埋汰她。有一天,老公路过她跳舞的广场,大着胆子看了一眼,惊奇得什么似的,“真想不到,不光不顺拐了,还挺有味儿。”

张佐也搞不明白这顺拐是怎么正过来了,这让她突然间信心满满。

张佐住在碧塘公园西面的长江小区,退休前在电镀厂干喷漆,这个工种对身体有害,要不她也不能45岁退休。张佐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职业后遗症,也没想退休后干点儿啥,但一老同事身体出了事,让她有了主意。

老同事当年随父母“走五七”,1980年代初才回了城,被安排进电镀厂。2009年的一天,老同事吃过晚饭后突然呕吐不止,老公和儿子马上就近给她送到沈阳医学院一附属医院。大夫诊断后告诉她,我们治不了,赶紧转大医院。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诊断为脑出血,当即推进手术室,做了微创手术,就是在头上打一个洞,把血吸出来。

张佐去探望时,没见着老同事,重症监护室不让进。老同事后来告诉她,自己在重症监护室躺了20多天,每天费用5000多元钱。病情得到控制后,老同事转到一家军队医院做康复治疗,不说其他费用,仅请了一位护工,每天就300元。“攒了点儿钱,都花光了,还借了一屁股债。”

张佐至今记得,老同事做康复治疗时,张佐去看望她。老同事说话还不利索,只能两三个字往外蹦;右手也没有知觉,儿子在给做按摩。老同事示意要来纸和笔,用左手歪歪斜斜写道:老公好,儿子好,花钱真多。张佐看到,老同事的儿子强忍住泪水,老公跑出病房,无声地大哭。

张佐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都奔五了,是该注意了。

据中国社科院《人才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女性更容易受到妇科、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男性面临猝死、过劳、癌症等问题;2013年,慢性病患病率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过去10年,平均每年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例增加近1倍……

张佐不知道这些数据,但她一走出老同事的病房,就汇入了广场舞队伍。“老公不用我操心,儿子上学住校,我有大把大把时间。”她说。

广场舞属于民间艺术,更是运动,并成为中国大妈养生的重要项目之一。2015年3月,北京便举行了中国首届旅游养生广场舞大赛。

为未知埋单

谈起养生,张佐虽然称自己没什么招法和经验,但聊起来仍然滔滔不绝,“我都是从舞友们那里听来的。哎哟,她们呢,个个都老神奇了。”

她给舞友们的养生方式归为:一是食养式。有一妹子,她家总是做午饭时大动干戈,又是炖又是蒸又是炸;晚饭极简单,拌俩小菜,喝一碗杂米粥就得。二是偏方式,比如一姐妹缺铁式贫血,除了吃中医院给开的药,还吃偏方,大枣、小豆、花生一起熬汤喝。管用不管用就不知道了。三是保健品式,就是购买各类保健品。有钱的买美国安利,没钱的就看电视和报纸,上面推荐什么,觉得适合自己就掏钱买。有不少人上当,花好几千、上万元钱买一大堆保健品搁家,吃不了,卖不出去,扔了还心疼。张佐奇怪的是,有姐妹上完第一个当不醒悟,接着上第二个当。四是运动式。张佐说自己属于第四种。除了跳广场舞,其他运动养生方式也很多。她老公现在每天绕着小区走圈儿。当然,更多是复合式的。

据某网站发布的《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显示,辽宁人养生方面的花费在东北第一。报告称,目前,中国健康养生市场收录的健康养生商户超50万家,仅2015年新增收录的商户数量占养生保健商户的比例就高达57.9%。辽宁健康养生收录商户数量也有29743家,列全国第七。从消费金额上看,上海、北京、广东、江苏、云南人均健康养生成本排全国前列。上海健康养生成本最高,人均健康养生成本达611.4元,北京第二,407.6元,第三名是广东,272.9元,辽宁人均养生成本为188.6元。

前不久,张佐的一个舞友姐妹去世了,“肝癌晚期,从发现到人没,就3个多月。”张佐说。让她唏嘘不止的是,这个姐妹得知病情后,以决绝的态度放弃治疗,家人怎么劝都没有用。“这姐妹是大学老师。到底是知识分子,想得开,换上我恐怕不行。”尽管张佐和她的舞友们都知道,治疗晚期癌症,结果常常是人财两空,还会拉低家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品质。

于是,大家只能拼命地运动、养生。至少张佐的舞友们是这样。

冬天一到有雾霾的日子,张佐就窝在家里,不去公园了。等天气好她出现在公园时,老有姐妹问她:“这两天怎么没来?”她惊讶极了,“你来了?就那雾霾天?”她在网上看过这样的照片:灰蒙蒙的广场上,有几个姐妹戴着口罩在跳广场舞,没想到,这种人就在自己身边。她不解,“这是健身啊,还是作死啊!”舞友中有一个姐妹,子女因不堪于母亲一次又一次购买各种保健品,两代人闹得很僵。“怎么会这样啊!”张佐感慨着。

这样的养生讲座在中国随处可见。中日医院彭丹涛教授说,从全球看,中国人最怕老。有社会学家给出深层原因:我国已进入“没良心”和“不相信”的问题社会,找不到有良心的医生,很难买到无毒食品,很难买到放心药。既然社会不靠谱,只有自己小心一点。

从身体健康角度看,中国人的不安全感在这二三十年越来越沉重。不知吃进肚里的东西有没有毒;不知脏空气何时把身体撂趴下;不知会得什么病;不知得病后会花多少钱;不知治病花了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后,身体能不能痊愈;出院后,不知谁能侍候自己;若孩子没空,想雇保姆,不知能否雇到;能雇到不知花多少钱,不知保姆能否尽心……

猜你喜欢

老同事商户保健品
保健品知识ABC
可 惜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
见老同事感怀
我俩都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