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失语者”的人性压抑与反抗
2016-09-19张倩
张 倩
《青红》:“失语者”的人性压抑与反抗
张 倩
20世纪60年代,为了相应国家号召,大量的一线工人工人家庭离开家乡来到西部贫瘠山区支援三线建设。青红的父母都是来自上海的工人。回到上海是父亲最大的心愿。他也将自己的心愿强加给青红,但是青红生在贵阳,长在贵阳,她早已经把贵阳当成自己的家。青红一家都生活在父亲的强权之下,家庭环境总是充满着父亲的抱怨和责骂。“失语者”是对青红的一个概括,她不是指真正生物意义上的不能说话,而是在面对大部分事情所采取的沉默的态度。失语者所产生的背景一个来源于强权和巨大的压力下,他们被剥夺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另一个原因是内在的绝望和顺从,后来青红在家里割腕自杀,虽然被抢救回来,但从此之后她对所有的事情都不在关心。外界长期的压抑渐渐使她绝望,她逃避思考更逃避表达,最终造成了她的失语。
一、 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红》是一部时代感极强的片子,整部电影都在贵州取景,导演用客观朴素的拍摄手法,尽量还原了一个80年代西部偏远县城的生活场景。西部大开发所引发的移民潮是时代的产物,整部影片的故事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但是,小县城里边的人们思想依然保守。电影中出现了许多极富时代特征物象和场景,80年代服装的款式单一,喇叭裤成为了时尚的象征。青红的学校不允许女生烫头,男生留鬓角,不允许学生穿花衬衫、喇叭裤。老师在学校门口剪喇叭裤的场景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噩梦,也是对于人们个性的摧残。影片中,经常出现大喇叭广播的声音,体操要广播,学校的要求要广播,对罪犯的刑罚要广播。广播既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也是上级对民众宣传思想的工具,在影片中是教化、权力的代名词。
影片中细致地描绘了年轻人开举办地下舞会的场景,当时摇滚乐和交谊舞已经传到小镇,但是这些音乐和舞蹈只能出现在隐蔽的地下。舞会的布置十分简单,只有一个收音机播放着流行歌曲,几个男生在舞台中央蹩脚地跳着。但即使是这样简陋、寒酸的舞会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奢侈的场合。参加舞会的女孩,只有一个公用的镜子,一个个轮流上前,对着镜子涂着口红。口红是她们唯一的化妆品,参加也是她们少有的修饰自己的机会。参加舞会的人大部分处于观望的态度,舞池中只有男生在跳舞,对于女生来说,虽然她们喜欢参加舞会,但是在大庭广众下跳舞依然是羞耻的行为。地下舞会是年轻人反抗社会固有框架的标志,它的参与人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青年人的组成结构。第一类是以李军为代表的举办舞会的人,是对于框架束缚反抗最强烈的群体。第二类以小珍为代表的主动参加舞会的人,是对于社会框架悄悄反抗的人,她们的反抗不如李军那般强烈,行为表面上保守但是心里已经突破原有的限制。第三类是以青红为代表的,被动参加舞会的人。她们有对舞会的好奇,但是在舞会中却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她们感受到了束缚的压力,但是依然不敢突破原有的限制,对于所有的压抑她们的反应只是沉默。即使是反抗意识最强烈的李军最终也无法逃脱在小县城结婚生子的命运。电影结尾,有一个李军一晃而过的镜头,那时的李军已经从戴墨镜、跳猫王舞蹈的时尚青年变成了小县城的普通工人。小珍和李军的私奔并没有给二人带来幸福,私奔是他们对框架反抗的机制表现,但是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回到小县城继续以前的生活。当代年轻人的反抗体现出,盲目的任性和不顾后果的冲动,这也注定了他们失败的结局。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物象是收音机,青红家的收音机声音嘈杂,父亲还是坚持每天都听。青红躲在小珍家,小珍也用收音机给青红听邓丽君的歌。收音机是小镇人民和外界唯一的联系,承载着父亲的上海梦以及年轻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青红》完全采用实景拍摄、自然光源,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纪实感。影片中人物的服饰,场景的布置都十分符合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生活。影片准确地把握了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通过画面、声音等综合手段一下子将观众带回到80年代的偏远的西部小县城。
二、 “父权至上”的家庭环境
电影《青红》海报
《青红》这部电影讲述的内容不仅有宏观上一个社会群体的“上海梦”,也有微观上畸形家庭环境所造成的悲剧。青红的父亲来自上海,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子女能够走出小县城,回到上海。他不断地向女儿灌输这个思想,为了自己的“上海梦”,不惜亲身砸碎女儿的初恋。青红的父亲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他有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担当,但是却缺少对家人的理解和沟通。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为子女好,用强权逼迫子女顺从,这种“铁腕”的教育模式是导致青红失语的重要原因。在青红的家里,总是笼罩着一种压抑低沉的氛围,除了父亲以外,家里所有人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父亲把所有的不如意都归咎于当初离开上海,对小县城的生活充满和抱怨和不满。
对于青红,父亲总是严厉的,他表面上对青红的同学客客气气,实际上却限制青红和同学的交
往。青红在学校书桌里发现一双红色的高跟鞋,从没穿过高跟鞋的青红兴奋的走来走去,可当她回头看见父亲冷峻的脸时,她的笑容瞬间消失。父亲、青红和小珍快速地走回家,一路上父女之间没有任何交流。这一场景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家丑不可外扬,子女也要关起门来教育,因此,父亲在外边都始终压抑着火气。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回家的路就像是暴风雨的前夜般恐怖。从学校回家的路上青红走得忐忑而害怕,她能感受到父亲眼中喷射出的愤怒。小珍回家后这份紧张也就更加强烈,进入家门口,青红面对的是父亲怒不可遏的咆哮。在得知青红和小根的感情后,父亲的控制更加变本加厉,他从早到晚严密监视青红的一举一动,伪造病例不让青红参加学校活动。青红丝毫没有感受过父爱的温暖,对于父亲她是害怕的、厌恶的甚至是憎恨的。父亲对青红的高压控制直接导致了青红的反抗。如果说,李军和小珍的反抗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束缚,那青红的反抗则更像是针对父亲个人。青红的反抗也是沉默的,“父权至上”的家庭环境中,青红根本无法直接对父亲宣泄自己的情感。她跑到小珍家躲避,获得了短暂的安宁,最终还是被送回家。她用最伤害自己的绝食来抗争,足以显示她的决绝。但可惜的是这样的反抗还是没有让父亲真正了解女儿,父亲自以为让女儿衣食无忧就是对女儿最大的爱护,但是他却忽视了19岁的女儿应有的尊重和自由。监视、关在家里、大学、上海梦,父亲给青红带上了一个又一个枷锁,最终使她不堪重负。其实父亲还是疼爱青红的,即使他再生气还是不舍得动青红一根手指,可是他爱的方式太暴力太武断,青红感受不到一丝丝的温暖和依靠,所剩的只有恐惧和束缚。
从青红的人物性格分析,她不像小珍般任性,她虽然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但是内心依然可以保持理智。她喜欢小根送她的高跟鞋,这只是一个少女收到礼物时应有的欣喜。她被小珍拉去参加舞会,但是回家的愿望却非常强烈。在离开之前的晚上她偷跑出去赴小根的约会,但实际上是去拒绝小根的爱。“我还太小了。”这是青红对自己的认知,也充分体现了青红根本上对父亲的顺从,她还太小了,所以她大部分的决定都是由父亲替他做的。也就是说即使父亲不采取强制的举动,青红自己的内心也已经顺从了,但是父亲的过分行为反倒激起了女儿的反抗。影片中,青红的服饰总是及其简单,这既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反映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在外边青红总是穿着一件深红色的衣服,回到家后衣服则变成了白色。红色是暖色,白色是冷色,这一冷暖色调的对比也体现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因为父亲的压力,青红不喜欢回家。她在外边总是轻松的愉快的,但是在家中则变得沉默寡欢。在青红和父亲的父女关系中,两人都存在盲目性,这是毫无沟通导致的。父亲不了解女儿反抗的真正原因,不断地要求女儿做自以为正确的事情,女儿也不了解父亲的苦心,只剩下无奈和怨恨。在即将离开的前夕,青红去见了小根,她本想去作最后的告别。可是喝了酒的小根却在怨恨和冲动之下强奸了青红,他们的爱情彻底破灭。父亲暴跳如雷,报警抓了小根。在这个位置,导演用蒙太奇的手法设置了青红和小根两个人的“对望”。实际上两人是看不见对方的,但是导演将两人的眼神剪接起来,两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空洞和绝望。之后青红选择用割腕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被抢救回来,但青红的精神已经不似从前那般正常,她仿佛忘记了发生过的一切。小根和青红之间的爱情是朦胧的,纯洁的,但是却被父辈认为是错误的,可耻的。青红父亲的态度造成了小根内心的扭曲,最终酿成了两人的悲剧。
“父权至上”的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青红思考的能力,这也是造成她失语的内在原因。青红对于大部分事情都是被动的,出去玩儿是被动,呆在家里也是被动,接受小根的爱是被动,离开小根也是被动,电影中很难知道青红心里真正的想法。她就像一个橡皮筋,被小根和父亲使劲拉着两端,最终导致了她的断裂。父亲望女成凤希望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但最终使青红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木偶。
结语
来支援西部建设的父辈与子女之间的代沟是生活环境决定的。父辈了解大城市的发达和小县城的闭塞,因此他们唯一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回到大城市。但是孩子们生在小县城,长在小县城,他们早已把这当成自己的故乡。他们已经不能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反倒感受到了来自大城市的歧视,因此他们根本理解父辈的“上海梦”。父母与子女间的矛盾,再加上小县城封闭落后的社会环境,以及“父权至上”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大量的“失语者”。他们被残忍地剥夺了表达的权利,也逐渐在沉重的压力下失去了表达的意愿。他们的人性曾受到强烈的压抑,可是他们的反抗却那么盲目和无力。“失语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他们仿佛是时代的弃婴,没有人为他们悲剧的命运负责。
张 倩,女,河南夏邑人,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