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美学在美学教材中的地位反思

2016-09-18廖雨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通感美学对象

廖雨声

(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自然美学在美学教材中的地位反思

廖雨声

(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传统的美学教材相对集中地关注到艺术美学,把艺术看作是探讨美学各种问题的核心领域甚至唯一领域,自然美学则比较少。自然美学的推进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这种状况,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美学教材中自然美学的地位。这两种美学形态存在着重大的区别,我们应该将自然美学融入审美知觉论、审美体验论、审美形态论和审美教育论等美学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从而构建相对合理的美学教材体系。

自然美学;艺术美学;美学教材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8.016

在西方美学史中,存在着一个把美学界定为艺术哲学的传统。受其影响,我们之前的美学课程中,相对集中地关注到艺术美学,把艺术看作是探讨美学各种问题的核心领域甚至唯一领域,自然美学相对来说比较少。这种情况具体表现则是各个时期的美学教材中艺术美学占据了绝对的地位,自然美学很少有独立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对主要美学教材中的自然美与自然美学进行系统的梳理,发现其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

一、自然美学在美学教材中的演变与局限

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在80年代前是中国高校文学科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一本美学教材,一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它一共包含六章,前两章是审美对象和审美意识。后面的四章都是艺术美学,包括“艺术家”、“艺术创作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的欣赏和批评”。自然美学只在第一章“审美对象”中美的形态部分概述现实美和艺术美,在现实美中有自然事物一小部分。教材认为,美的本质存在于各种具体的审美对象中,具有丰富的、生动的形态。根据美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现实美包括社会生活、社会事物的美和自然事物的美,而现实美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生活的美。自然美的对象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田野等等。美的自然对象分为经过当前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如土地、园林)和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如星空、大海)两种。在这本教材中,美的形态基本上等同于美的对象。

虽然自然美只占据了极少部分,但却开辟了将自然美置于“美的形态”部分进行论述的传统,以后的教材大多都是如此布置结构。比如刘叔成等著的《美学基本原理》(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也是根据美的不同性质,将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现实美包括社会生活、社会事物的美和自然事物的美。董学文主编的《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在第三章“美的形态论”中认为美的形态包括美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态两种。存在形态是从审美客体的存在领域的角度对美进行分类。根据美在不同存在领域性质的不同,美的存在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基本上与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一致,未有新的突破。只是有的美学教材在表述上有了一些变化,从“美的形态”转变为“审美领域”或“美的生活类型”等,自然美是平行于社会美、艺术美的特定的审美领域或类型。

杨辛、甘霖合著的《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形式有: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这些美的存在形式都是根源于实践。教材第八章在论述自然美时认为,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联系愈来愈扩大,自然对于人,一方面作为物质生活的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如动物、植物、山水甚至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都可以成为审美对象。此教材同样将自然美分为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和未经改造的自然,但是与前面的教材不同的是,它充分肯定了自然属性对自然美的重要意义,包括色彩、形状和质感等各个方面。而且,它比较早地提出了自然美在美育上的意义,认为对自然美的欣赏是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叶朗的《美学原理》出版于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此时西方环境美学已经引入中国,而且作者也关注到了这股美学思潮,但是叶朗并不认为西方环境美学能够给自然美带来新的视角,相反,他更多从中国古代美学中去寻找启发,认为自然美的意蕴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与自然物互相沟通、互相契合产生的意象,它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样,与大部分的同时代教材一样,作者认为存在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审美领域,也就是说,自然美只是诸多审美领域中的其中一个,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西方环境美学的兴起以及传入对我们自然美的认识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美学教材中最为明显的是彭锋著的美学教材《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教材第三章在介绍审美经验就突破以往教材单纯强调审美距离的模式,认为审美经验包含分离式的审美经验和介入式的审美经验。在第十一章“审美与自然”中,作者认为传统审美经验的分离模式是现代美学参照艺术的审美模式的结果,事实上存在着审美经验的不同模式。教材着重介绍了西方环境美学对于审美模式的最新进展,包括柏林特的介入式模式、卡尔松的环境模式(自然环境模式)和卡罗尔的唤起模式(自然物唤起我们心中的某种情感),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显现模式:“环境的美不在于环境的形式、功用或物理特征,而在于环境在与观察者遭遇时刹那现起的‘象’。”[1]219教材还谈到了自然美对于美学的启示,特别是提出审美活动中“寓居的观看方式”,无疑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突破。

彭锋的美学教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西方环境美学的影响下产生的,这种发展对于美学理论的构建来说意义重大,它重视审美经验的多种可能模式,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美学理论基本只关注艺术美学的局面。但是,它也有其局限性,表现为只是简单地介绍各种审美模式,不同的审美模式并没有真正渗透到基础理论的构建中来。从根本上说,传统的美学教材只存在着“自然美”,而没有“自然美学”。自然美学的推进并没有根本上影响美学基本理论的构建,也没有实质上推进以美学教材为基础的美学课程的教学。

二、自然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基本区别

传统的美学教材在面对自然美学时,只是把自然美看作是与艺术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平行的一个审美领域,自然美只在介绍审美形态或审美领域时得以论述。美学基础理论一般都是以艺术美学作为范本,极少考虑到自然美学的独立存在。但是,环境美学已经显示,自然美学不仅仅是与艺术美学平行的一个领域,自然美学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事实上,不仅是环境美学,现象学美学等众多美学流派也同样涉及了自然美学与艺术美学在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吸收西方各种美学理论,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的相关理论,对自然美学与艺术美学进行系统地区分,以此来为美学基础理论的构建提供新的视角,从而为美学教材的写作提供新的方式。

从审美知觉的角度来看,视觉和听觉被看作是艺术审美知觉的全部,但是在自然审美活动中,所有的知觉方式都参与其中。按照传统的美学观点,审美知觉只由视觉和听觉构成,这种观念开始于柏拉图的《大西庇阿斯篇》,其中提到对美的描述:“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明确把美定义在了视觉和听觉之内。之后的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普洛丁、阿奎那等人都明确继承了柏拉图的基本看法。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说:“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审美欣赏无关……因此,这三种感觉与艺术品无关,艺术品应保持它的实际独立存在。”[2]48-49他明确把审美当作是认识性活动,目的是通向理念的世界,视听在他看来是认识性的,其他的则不是,审美欣赏只存在于视觉与听觉活动之中。这种观点直到现在也不乏追随者,贝尔说:“音响和画面(特别是后者),构成了美学,指导着观众。在大众社会里,几乎不可能有其他情形。”[3]109

自然环境的审美感知与艺术感知是不一样的。我们来到一片树林中,感觉到树林的宁静,这种宁静不仅仅是我们的耳朵没有接受到嘈杂的声音,同时也来自于鼻子闻到的青草和绿树的芬芳、眼睛看见树林中错落有致的光线、皮肤感觉到的清爽的空气和脚踩在草和枯叶上的柔软。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听觉,事实上听觉、嗅觉、视觉和触觉全都参与其中。环境体验“调动了所有的感知器官,不光要看、听、嗅和触,而且用手、脚去感受它们,在呼吸中品尝他们,甚至改变姿势以平衡身体去适应地势的起伏和土质的变化……这种意识超出了简单的合并意义,而成为知觉的持续生成与一体化。这才是真正的联觉,是感觉样式的全面统一。”[4]28在于世界打交道的时候,各种感官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为了更好聆听树林的宁静,我们的耳朵、鼻子、眼睛,乃至整个身体都自然地协同起来。“当我们栖居其内抑或活动于其中,我们对它目有凝视、耳有聆听、肤有所感,鼻有所嗅,甚至或许还舌有所尝。简而言之,对于鉴赏环境对象的体验一开始就是亲密,整体而包容的。”[5]5

为什么自然审美知觉中各种知觉在传统的美学理论中无法得到承认,只有视听知觉才被接受呢?我们需要回到把视听知觉当作审美知觉的理论逻辑。把这二者看作审美知觉,根本的理由就是距离性。布洛认为,“一切艺术都要求一种距离极限和审美距离,只有在极限之外和距离之内审美欣赏才有可能:这是艺术的一个普遍特征的心理概括。”[6]384这就要求审美主体与对象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心理距离。可以说,视觉的距离性与审美距离不谋而合。约纳斯把视觉的独特性归为三个方面:1.观看在意象或者时间方面具有同时性,即视觉是一瞬间完成的,无赖于时间的连续过程就能展示在空间中的共同存在;2.动态的中立,即观看时无需卷入与对象的关系中;3.空间距离,即它不需要与对象接触,是理想的距离性感官。[7]视觉不需要卷入与视觉对象物理性的亲密接触关系,这就保持了空间上的距离。当然,这种距离与布洛的心理距离并不一致,但是这种实际的空间距离因为隔离了视觉与听觉的对象与主体,所以更能凸出其独特优势,也有助于审美距离的形成。审美距离的存在使得审美知觉得以脱离自身,投向外在的对象。“视觉和听觉的活动有赖于对象与知觉器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因而它们能将人的注意力从知觉主体的身体引向外在于身体的知觉对象。味觉、触觉和嗅觉器官是在肉体中被感觉到的”。[8]24“在美学意义上,视觉体验与触觉体验之间的区别,所相关的并不是下述一个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错误的观念,即认为视见只给我们一个对象的意象,而触摸则给了我们对象‘本身’(其实一切知觉都是意象)。毋宁说,所相关的是对象与人之间所感知到的相互作用之不同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实在呈现’的程度。”[9]96视听觉能够将知觉从身体引向外在的知觉对象,而其它知觉则被身体所囚禁,没有知觉对象。

与艺术审美要求的审美距离相反,自然审美要求我们介入(engage)到自然环境中去,消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距离。对环境的欣赏并不只是看着美丽的风景,而应该深入其中,包括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骑车,在幽静的小道上行走,在可爱的溪流中戏水,以及在所有的这些活动中感受到声音、气味、太阳与风、颜色与外形的细微差别。也就是说,自然审美要求我们与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求我们身体的参与,距离形成了阻隔艺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能体会到当自己的身体与环境深深地融为一体时,那种虽然短暂却活生生的感觉。这正是审美的参与,而环境体验恰好能鲜明、突出地证明它。”[4]28

从审美体验的角度来看,自然审美体验突破了艺术审美带来的视觉、听觉体验,我们获得的是审美的通感体验。这里所说的通感涉及到人类的各种感官知觉之间的相互沟通,一种感觉能够引发另一种感觉,从而超越感官之间的决然分离。在自然环境中,我们获得的感觉也就不仅仅是视觉、听觉,我们同时还见闻了树林的芳香、阳光穿过树枝和草地的柔软,听到了整个树林和我们说话。“在环境感知中,通感更为强烈,因为我们投入了全部的感官系统。”[4]18

三、从自然美到自然美学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美学与艺术美学之间的巨大差别。这种差别在传统的美学教材里基本未得到关注。如果说,以往的美学教材中关注到自然美学,那也只是关注到“自然美”,一种自然的美学从未融入到美学的基础理论中去。因此,在美学教材的体系建构中,有必要将自然美学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自然美学的各方面理论纳入到美学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中去,这样我们的美学理论就不会只有艺术的声音,也能吸收当前美学在环境美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审美知觉论、审美体验论、审美形态论和审美教育论等方面展开,亦可在传统的艺术美学主要篇幅之外,增加自然美学的章节。

在审美知觉论上,传统美学较多认为审美知觉必须是基于心理距离的视觉和听觉,现在的美学教材应该更加重视其他的感觉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审美知觉中经常出现的联觉。因为自然审美不仅仅是视听活动,嗅觉、味觉、触觉等一直被认为与审美无关的知觉也应参与其中。“环境包含的知觉类别比艺术领域内的更多更广泛。没有哪一种感觉能支配环境,实际上所有的感觉模式都被涉及到了。在环境体验中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都很活跃。”[10]27在自然审美中,嗅觉、触觉等知觉的参与使得现代美学的审美距离观念受到挑战,审美主体介入到对象之中,与对象紧密地接触。这种知觉模式必然对传统的知觉理论提出挑战,而美学教材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对其做出解释。因此在介绍审美知觉时,既要允许传统的移情模式的存在,也要关注现代美学的静观模式,也应将当前自然美学的参与或介入模式纳入其中。

在审美体验论上,着重突出通感体验的重要性。在自然审美活动中,由于各种知觉都参与其中,而且一种知觉体验经常能够触发其他知觉体验的发生,促成审美通感体验的发生。与艺术体验相比,自然审美的通感尤其的明显与普遍。在人类纷繁复杂的知觉中,通感是体验更本源的状态,它揭示了人最为原初的完整的生存状态。一般认为,先有各种不同感觉的分化,然后才有感觉的相通。由此出发,通感只是衍生性的。事实却是,通感先于感觉的分化,原初的感觉就是通感,各种感觉都是在通感的基础上获得的。审美经验实现了现象学的还原,在其中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原初的通感感受本身。通过自然审美,我们获得了圆融性的通感体验,由此获得对我们自身以及生存活动的全新认识。

在审美范畴论上,要充分注意到与自然美学相关的美学范畴,比如如画、空灵等,同时也要充分挖掘一些重要美学范畴中的自然维度。一直以来,美学教材的审美范畴比较多的涉及到与艺术相关的美学范畴,比如悲剧与喜剧,荒诞与丑,中和与神妙等等,比较少涉及像西方的“如画”(picturesque),中国的“空灵”“远”这一类与自然美学相关的范畴。如画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是对一直以来自然审美寓言化的反拨,它将自然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使得自然的审美特性得以呈现。空灵虽然是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范畴,但是它描绘的是自然在艺术中的特殊呈现。意境范畴在几乎所有的教材的美学范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提升到了中国美学至高范畴的地位。但是在对意境范畴的阐释时,却往往忽略了它与自然的联系。意境究竟是如何生成的,这个问题一直很少有研究者深入思考。事实上,意境的形成与中国艺术对自然的关注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意境诗歌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道枢’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意境诗歌的生成与流变”,[11]1此论可谓一语中的。意境涉及的并不是无所不包的内容,它所揭示的是宇宙自然的气化与氤氲以及蕴含的精神内涵。

在审美教育论上,要强调自然在审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按照鲍姆嘉滕的看法,美学在其最原初的意义上就是感性学,其对象包括感觉与情感。与之相应,审美教育也应该在感觉与情感的两个维度上展开。但是一直以来,情感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感觉的问题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在现象学的奠基层次中,感觉与知觉处在最为基础的地位。在审美活动中,它的作用也是最为基础却又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身体和完整而敏锐的感知能力,那么审美情感的产生以及审美自由的实现都是不可能的。人在面对自然时,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知觉,人的各种感觉都参与到审美体验中,人的感觉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自然的普及性使得其更能发挥美育的作用。山川江河、星空大海等自然现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它们不像艺术那样珍稀,也不需要艺术所要求的人文修养。因此,它在审美教育中理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彭锋.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4]柏林特.环境美学 [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M].杨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6]章安祺编.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4卷)[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Hans Jonas.The Nobility of Sight——A Study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nses[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954, 14(4).

[8]考斯梅尔.味觉[M].吴琼,张雷,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

[9]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郭小平、翟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0] 柏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1] 王建疆.自然的空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亚卓]

Reflection on the Status of Natural Aesthetics in the Textbook of Aesthetics

LIAO Yu-sheng

(College of Humanity,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9, China)

Traditional textbooks of aesthetics have consistentl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rtistic aesthetics. Art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core domain, even the only domain, in nearly all kinds of studies on aesthetics, while natural aesthetics has been long neglected. The situation has been changed by the advance of natural aesthetics, but not fundamentally.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rtistic and natural aesthetics. We should integrate natural aesthetics into aesthetical basic theories, including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aesthetic experience, aesthetic form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to structure a reasonable textbook system comparatively.

natural aesthetics; artistic aesthetics; textbooks of aesthetics

2016-03-26

苏州科技大学校级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项目(2013ZYXZ-05)

廖雨声,男,江西赣州人,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学基础理论。

■学科教育

B83-066

A

2095-770X(2016)08-0072-05

猜你喜欢

通感美学对象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盘中的意式美学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外婆的美学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纯白美学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