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探究

2016-09-18梁小琴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重症

梁小琴(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探究

梁小琴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重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且其护理满意度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促进预后,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

目前,为了规避护理风险,我院开始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为探讨其应用价值,我院的选取了重症患者102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重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各51例。对照组男36例,女15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为(63.58±5.69)岁;心力衰竭15例,不稳定型心肌梗死13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高血压危象11例。观察组男33例,女18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为(63.47±6.15)岁;心力衰竭16例,不稳定型心肌梗死13例,急性心肌梗死14例,高血压危象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疾病程度常规用药,遵医嘱为患者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注意对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的观察,若存在异常需及时上报。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具体操作如下。①患者入院后及时向其家属了解病因以及基础疾病情况,提前告知疾病危险性及潜在的护理风险事件,让家属意识到疾病所带来的后果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对患者的救治配合之中,避免对护理操作产生不良影响。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按照护理要求进行规范化护理操作,对于医生开具的药物发放时需严格核对,为患者静脉注射时需根据其病情状况严格控制滴速,避免滴速过快或过慢影响到患者的心率,导致不必要不良反应。注射过程中应观察是否存在药液渗漏情况,避免出现静脉炎。在护理文书的书写上应尽可能保证字迹清晰、表述完整规范,及时书写文书,将患者的客观情况真实反映。③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每天做完地面清洁后,及时吸干水分,预防滑倒或摔倒,可主动在卫生间或淋浴房之类容易滑倒的地方放置警示牌并铺设防滑垫。告知其家属在患者需要如厕时需在旁搀扶,陪同患者,以免出现滑倒危险,若患者病情严重无法到达厕所,可帮助患者留置导尿管并在床上使用便盆,避免出现意外事件。若患者意识不清醒,情绪上存在较大程度波动,需要安装床档,必要时可采取制动措施。④对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协助其定时翻身、叩背,指导患者家属每天擦身和按摩,勤换衣物,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3]

①统计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坠床、烫伤、药物渗漏和管道滑脱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②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也在增强。再加上当前人们服务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觉醒,是其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心血管重症患者而言,病情危重,合并多种并发症,而且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护理不到位,就极易发生各种风险事件,影响预后,还容易导致医疗纠纷[4]。为此,我院开始在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且其护理满意度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和国内其他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综上可知,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促进预后,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李碧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1(13):63-65.

[2] 韩 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01(29):148-149.

[3] 景 俊.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0(03):155-156.

[4] 刘 玲.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0(14):163-16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1

B

ISSN.2095-6681.2016.15.097.02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重症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