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 吃出来的生活方式
2016-09-18常天乐有机农夫市集北京组织者
常天乐 有机农夫市集北京组织者
有机 吃出来的生活方式
常天乐 有机农夫市集北京组织者
意大利生菜、卷心菜、地瓜叶、牛心甘蓝、米苋、夜开花、刀豆、台湾地瓜叶、台湾花瓠、紫背天葵、台湾白玉苦瓜、薄荷、生态茶叶、有机迷迭香、薰衣草纯露……这是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一次有机农夫市集,组织者是几位年轻人。
常天乐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组织者,她希望在农夫和消费者之间直接架设桥梁,让人们切实明白,有机不是个噱头,而是生活方式,它使我们的身心更美好地享受到阳光雨露和自然甘香。
有机生活的拥趸
作为有机市集的组织者,我也是一个环保轻生活的积极倡导者。以前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吃重口味的川菜,觉得有机食物又贵又不划算,但是随着在工作中接触到有机农户和一些相关达人,切身感受到有机食材不仅安全,而且口味好。我现在几乎都是在家吃饭,选的是最新鲜的有机食材,即使水煮或者凉拌就很好吃。连社交模式都改变了,轰趴是我和身边朋友的最爱,比在餐厅吃好多了,钱还不多。我以前喜欢麻辣浓香的刺激,现在更愿意花时间去体会和咀嚼食材原味的甘甜,挖掘有限食材的多样做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仅在食物上倡导选用有机产品,在其他的生活环节,我也是有机的忠实拥趸,洗碗用茶籽粉,因为没有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会更有益;洗头发用无患子,这种类似皂角的中药是天然的洗发水。享受环保的有机生活,让步调慢下来,生活也朴素下来,整个人像是回到水静沙沉的纯净状态。
让口腹重享自然甘香
提到有机食品,很多人可能都有点心生问号:我花2倍甚至3倍4倍的价钱买一棵有机白菜,我能吃到什么?它对身体究竟有什么好处?现在大家都对食品安全担忧,其实,蔬果不安全,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化肥残留,一个是催熟的农药激素。而在我们的市集上,选择农户遵循有机食材的基本原则:在种植中不使用任何的化肥和农药,这是有机食材的门槛。有些有机农户,使用自然农法,让土壤回复自然肥力,连有机肥料也不使用,因为那里面也有金属和激素,他们只用自己发酵的肥料。很多农户坚持环保的概念,不仅在耕种这一环节,有的还会给消费者提供纯棉的袋子。这些细微的环保举措,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现在大家觉得食品不安全,很大程度上也是相关知识匮乏,我们希望消费者通过在市集上和农户的直接交流,真正学习到有机农产品的知识。比如天然番茄要长一个月才能食用,而使用激素的话,西红柿一周就能被催熟,过去我们认为红透的西红柿是最好的,其实,现在的技术手段能让不成熟的番茄也变红……所以,在选择健康的食材之前,学习相关知识是必要的。
爱生活 爱有机食品
我们在北京已经做了5次市集活动,因为是直销,价格比超市低很多,蔬菜每斤在5到12元之间,萝卜土豆3元一斤,水果价格会稍高,四五十元一斤,走地鸡的鸡蛋售价是2元一枚。这种市集消费者支持,因为蔬果新鲜,价格合理,而作为农户,少了种种的中间环节,利润率也提高了。
其实,现在大城市,很多消费者已经明白了有机食品的价值,比如我们市集上的有机草莓,农户定价是40元一盒,我们担心消费者难以接受,就定在了30元,结果被抢购一空。有的人说,这么好的草莓,如果去采摘要80元一斤。还有,曾经有农户销售120元一只的走地鸡,我们怕太高端,没有引进,后来听说有消费者自愿去团购,一天就卖出了20多只,我们惊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对有机食品的渴求。
我们希望有机市集能让那些热爱生活的、关心食品安全、关心环保的人得到享受,它是一个交流的场所,也给没有能力做市场推广的有机小农户存活和发展的机会,有机农业实现持续性发展,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真正健康和美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