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迟退休意愿分析
——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

2016-09-16张秋秋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养老保险辽宁省

张秋秋, 金 刚

(1. 沈阳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2. 辽宁大学 人口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36)



延迟退休意愿分析

——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

张秋秋1, 金刚2

(1. 沈阳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 沈阳110044; 2. 辽宁大学 人口研究所, 辽宁 沈阳110036)

分析各项客观因素可能对延迟退休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选取辽宁省沈阳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在职职工进行延迟退休意愿的抽样调查,发现延迟退休政策在公平性与差异性、工作绩效和对青年群体就业岗位挤占三方面较易出现问题。提出在自愿的基础上设计有弹性的激励式延迟退休政策、设计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措施减缓就业挤占等相关政策。

延迟退休;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基金; 意愿

一、 问题的提出

受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原有法定退休年龄过早、未来劳动力人口减少和养老保险基金存在较大压力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在2012年发布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 “研究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政策”。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根据“小步徐趋、渐进到位”的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预告,将在2017年正式推出延迟退休政策的具体方案,并至少在5年后实施[1]。目前,对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可能会带来的社会效应,学术界大体有两种观点:一是持赞同态度,认为延迟退休不但可以缓解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而且符合生命周期延长的客观事实的要求[2];二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延迟退休对群体间的影响有差异,更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利于蓝领工人,还会对青年群体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3]。这项政策涉及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现有职工对延迟退休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具体理由是什么?在未来实施制定延迟退休方案时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对方案设计提供建议,充分保障多方权益,保证延迟退休政策的稳步顺利实施。

二、 辽宁省人口结构与实行延迟退休的必要性

1. 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辽宁省人口预期寿命为76.38岁,在近十年间提高了3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岁。根据辽宁省内14个城市的老龄化统计数据,截止到2014年末,全省户籍总人口为4 274.5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37.3万人,占总人口19.6%;其中65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40.4万人,占总人口的12.6%。与2013年相比,老年人口增加47.4万人,增长率为6.0%。与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5%的数值相比,辽宁省高出4.1个百分点。如果按照国际上认定老龄化的通用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测算,辽宁省的老龄化已经超过国际标准近2倍。

从各市老年人口分布情况上看(见表1),沈阳市、大连市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达到152万人和129.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0.8%和21.8%。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上,沈阳、大连、鞍山、本溪和丹东等5市均超过20%,其中鞍山市最高,达到22.1%,锦州市、朝阳市最低,同为16.3%。盘锦市的老年人口最少,为22.8万人,占总人口的16.8%。

表1 2014年辽宁省分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数据来源: 辽宁省老龄工作委员会《2014年辽宁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按照辽宁省老龄化现状,如果仍按原有的退休年龄标准,将会导致劳动力数量减少和用工成本提高。尽管放开“二孩”政策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但是提高生育率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而且新生儿成长为劳动力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社会总抚养比将大大提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加重劳动人口的物质和精神负担。辽宁省根据中组部、人社部发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于2015年3月1日起首先将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此举正式拉开延迟退休工作的序幕。目前,辽宁省实施的是有弹性的延退政策,具备上述条件的女性职工,经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

2.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速超过收入

2001年,辽宁省试点“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后又扩展到吉林、黑龙江、山东等13个省市。历经15年,养老保险金缺口还在持续扩大。2014年末,辽宁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769.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 167.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01.9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减少4.4万人和增加44.2万人,养老金需求量增大,导致制度内赡养率提高。2012—2014年,辽宁省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速度连续三年高于收入,弥补基金缺口的压力不断加大。

表2 辽宁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

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使劳动者退休后的生命余年延长,在缴费期不变的情况下,养老保险支付时间也会延长。目前仍有大量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延迟退休方案可以从制度上起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作用,是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持续运行的有效措施。

3. 整体受教育年限和水平显著提高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劳动者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根据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报告,近十年间,全省的人力资本得到了长足进步。数据显示:辽宁省2005年初中毕业升入高中、职业高中和中等技术学校的比例为82.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4%,上述比重在2014年则分别增加至99.3%和50.5%。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推迟了就业时间,如果按现有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的从业时间缩短,不仅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也会对个人的教育投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

三、 辽宁省沈阳市延迟退休意愿调研

1.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为了调查劳动者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意愿,设计两部分问卷:一是职工个人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学历等;二是对延迟退休的态度,共有10个问题,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法。课题组在2015年11月选择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涉及政府、医院、学校、加工制造、能源、房地产、物流、金融、科技信息等多个行业,调查对象为所属单位的在职城镇职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现场分发、填写并回收。累计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996份,有效问卷990份,达到统计要求。

2.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1) 个人情况。从接受访问的在职职工性别看,女性占46%,男性占54%。从年龄上看,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受访者年龄集中在30~55岁之间,企业则主要在25~50岁之间。在收入水平上,机关和事业单位受访者的主要收入集中在3 000~5 000元,企业则因为所属行业不同,收入水平相差较大,外资与合资企业的收入高于中小企业,金融和信息技术行业的收入水平高于平均水平。从教育背景看,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企业,高学历人才较集中。

(2) 延迟退休意愿分析。调查问卷采用“完全支持、比较支持、无所谓、比较不支持、非常不支持”的层级强度,在计算支持延迟退休的数据时,将“完全支持与比较支持”的比例相加;反之,则将“比较不支持与非常不支持”的比例相加。具体数值见表3。

表3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员工对延迟退休各意愿占比 %

第一,意愿分歧较大。在延迟退休的意愿上,超过一半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工表示支持,企业则有近2/3的员工持反对态度。基于所在单位的类型不同,支持或反对延退的理由有明显的差异。

第二,支持延迟退休的原因各异。①行政机关的职工认为延退可以使自己继续在本岗位发挥作用,并且将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传递给年轻人。做好行政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经验,往往是工作时间越久,处理问题的效率越高、方法越恰当,延迟退休是使人力资本得到有效利用的最佳途径。②事业单位的员工认为延退可以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专业,并且自身也有能力和条件继续从事工作。由于事业单位中的很多岗位具有专业特殊性,如医院、学校等。很多职工从业时间长,对工作的情感承诺较高,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希望继续本职工作。③企业员工则认为延退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继续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在调查中,一些支持延退的企业员工道出自己的心声,受工作流动性较大、企业管理不规范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时间较短,还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最低缴纳养老保险费15年的规定,期望通过延迟退休的方式积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便退休后安度晚年。

第三,反对延迟退休的原因各异。①行政机关员工主要担心自己身体状况,受访对象多为基层公务员,工作内容比较繁杂,承担责任较大,很多时候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如果还要继续从事同样的工作,身体可能会吃不消,希望按现有法定年龄退休,享受生活。②事业单位的员工认为延退将不利于年轻人就业和晋升。受现有编制体制的影响,入职与升职都需要通过退休的空缺来实现,延迟退休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年轻群体的就业与发展空间。③企业员工认为外部经济环境和竞争压力较大,有些工种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较差,在职和退休的收入差距并不大,较多员工更倾向选择在现有法定年龄退休。另外,市场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量较大,有一部分员工希望按时或者提早退休,寻找一份适合的补差工作,不但使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充实,而且可以得到双份收入。

四、 实施延迟退休政策面临的主要难题

1. 延迟退休的公平性与差异性

采用渐进式延迟退休需要考虑到群体间的差异性。调查数据显示,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员工支持延退的比例明显高于企业,这类单位的工作和收入相对更稳定,员工对退休金的收入需求程度较低。相对而言,企业员工的就业流动性和收入弹性较高,在现有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压力下物质和精神负担较重。一些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但是收入不稳定的企业员工,迫切希望按时或者提前退休,领取养老金提高生活水平。如果采用统一的延迟退休政策,可能会因群体差异而破坏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另外,个体需求差异性也是影响延迟退休意愿的重要因素。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无论何种类型的员工都会从理性的角度对延迟退休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员工对经济收入的偏好高于闲暇,可能会支持延迟退休;如果员工家庭需要较多照顾或本人偏好休息,可能会更倾向于现有退休年龄。

2. 延迟退休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调查发现,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员工都会关心一个问题,延迟退体是否还会继续原岗位工作以及工作量是否会减轻。这个问题成为影响延迟退休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持何种延退意愿,人的衰老规律是无法改变的。随着年龄增大,人的精力、适应性和机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衰退,如果继续从事原有工作强度和劳动量的工作,可能会降低工作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如何进行人员岗位调整,以提高延退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是设计延迟退休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 对青年群体就业岗位的挤占

调研发现,延迟退休会对年轻人的就业和升职有挤出效应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2015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比2014年多出近22万人。人们通常的理解是,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老年人将继续在原岗位上工作,新增就业机会减少。国外的延退经验已经证明,延迟退休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年老的劳动者并不会对青年群体产生替代作用,退休年龄的延长并不必然带来高失业率[4]。以蔡昉为代表的国内学者经过研究提出,延迟退休会对青年就业造成影响,如果考虑到职工平均工资、行业类型等因素,将会降低不利因素[5]。从长远看,延迟退休不但不会挤占青年群体的就业岗位,还会因为老年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产生新的人口红利[6]。

五、 结论及建议

1. 在自愿的基础上设计有弹性的激励式延迟退休政策

为了避免群体差异产生的不公平,可以设计弹性机制下的延迟退休办法。不同行业根据具体工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延退时间,从职业而非年龄的视角进行方案设计。为了达到延迟退休的真正目的,可以考虑在现有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设置上限和下限,形成一个弹性区间,根据职工的个体状况和需求自愿选择。在“十三五”规划的指导下,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健全工资与养老金水平的增长机制,充分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从制度角度增强延迟退休的激励作用。在制定延退政策时,结合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充分考虑不同就业类型职工的需求并保障他们的利益[7]。

2. 设计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

延迟退休实质上是人力资本价值的再次体现,为了避免年龄原因造成的职工“勉为其难”的工作情绪,可以根据个人专长和身体条件适当调整岗位。从三方面形成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①通过政府引导,建立职业能力培训机制;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适龄人群提供教育资源和学习平台,利用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创新人才培训方法;③由所在单位对职工进行人才评价和培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转岗或新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作用。

3. 采用针对性疏导措施减缓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的挤占

青年和老年劳动力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简单替代关系,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的影响也并不是发生在所有行业中。对于具有编制特征的单位,延迟退休会导致岗位替代速度降低,对青年就业和升职产生较明显影响。在设计延退方案时,以适度和渐进为基本原则,先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再逐步过渡到男性。同时,还要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降低体制限制给延迟退休带来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还要促进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青年人就业的岗位,鼓励各类型单位开展创业与创新培训,强化就业服务。通过政策疏导和配套的就业促进措施,减缓延迟退休带来的震荡。

[1] 刘璐瑶,邹佳利. 延迟退休: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8):118.

[2] 郑秉文. 欧债危机下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从福利国家到高债国家的教训[J]. 中国人口科学, 2011(5):2-15.

[3] 范琦,冯经纶. 延迟退休对青年群体就业的挤出效应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 2015(8):11-19.

[4] ALICIA H M, APRIL Y W. Are aging baby boomers squeezing young workers out of jobs[R]. Center for Retirement Research at Boston College, 2012:1-8.

[5] 刘妮娜,刘诚. 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分析:基于我国29个省份、18个行业数据分析[J]. 南方人口, 2014(2):27-35.

[6] 蔡昉.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 经济研究, 2010(4):4-13.

[7] 冯宏岩. 改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浅析[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5(1):47-49.

【责任编辑孙立】

Wish Analysis of Postponed Retirement Policy: Taking Shenyang as an Example

ZhangQiuqiu1,JinGang2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2.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China)

To analysis the adverse impacts on postponed retirement policy by objective factors, the employees of administrative organ, public institution and enterprise in Shenyang of Liaoning Province are selected for delay retirement wish analysis sampling survey,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may have three problems: fairness and diversity, performance, and squeezing job opportunities of youth group.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such as designing elastic stimulative retirement policy on the volunteer basis, adopting scientific talent use mechanism and targeted dredging measure to slow down the employment occupation.

postponed retirement; aging of population; pension funds; wish

2095-5464(2016)04-0395-05

F 202

A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养老保险辽宁省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