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华油杂6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6-09-16胡建涛王军威石守设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胡建涛,程 辉,王军威,石守设(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农技推广
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华油杂6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胡建涛,程 辉,王军威,石守设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介绍了适宜全程机械化引进品种华油62的特征特性,以及油菜机播前的准备,播种作业及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的配套栽培技术。
油菜;全程机械化;华油杂62
信阳市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是河南省油菜主产地,同时也位于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内,常年油菜种植面积13.4万多公顷。近年来,由于农民种植观念的改变,再加上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和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导致油菜生产效益偏低,致使油菜种植面积呈现萎缩趋势。针对这一社会现状,我们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为平台,实施 “高产高抗高效适合机播机收油菜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通过引种观察和品比试验引进了适合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华油杂62,该品种由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试验示范,初步形成了一套从播种到收获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该技术包括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病虫草害的防控和机械收获的关键技术。目前信阳市油菜机械化生产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有效的减轻了油菜种植户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油菜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油菜种植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2016年信阳市油菜机械化生产应用面积达到5.33万hm2,产量达到 160 kg·(667 m2)-1,虽然比人工直播、收获损失4%,但纯收益比人工种植油菜节省了800元·hm-2的投入。现将华油62的特征特性和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华油杂62的特征特性
1.1品种来源
本着高产、优质、双低、高油、多抗、适应机械化作业的新高度,我们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引进了适合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华油杂62,该品种由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傅院士选育。平均产量170.5 kg·(667 m2)-1,较对照中湘杂2号增产6.8%。
1.2产量表现和主要特性
1.2.1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加长江中游地区油菜新品种区试,平均产量达到163.0 kg·(667 m2)-1,较对照中湘杂2号增产6.5%。2009—2010年平均产量178.1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7.2%。综合两年区试结果,华油杂62平均产量170.5 kg·(667 m2)-1,比优质杂交对照中湘杂2号增产6.8%。2009—2010年参加长江中游地区油菜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0.0kg· (667 m2)-1,比对照中湘杂2号增产4.1%(详见表1)。
表1 华油杂62在区试中的产量表现
1.2.2生物学特征
华油杂62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苗期长势较强,半直立型,叶片缺刻,叶色深绿,叶缘有浅锯齿,叶片蜡质较厚,蕾苔期生长势比较强,大黄花瓣,全生育期220 d左右,适应稻油两熟制种植。该品种株高171.0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5个,单株有效角果263.2个左右,角粒数23.5粒,千粒重3.80 g。对其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华油杂62区试点间变异系数小,适应广泛。(见表2)
表2 华油杂62的生物学特性
1.2.3品质性状及抗逆性表现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不同年份检测,华油杂62平均芥酸含量0.38%,饼粕硫苷含量29.32μ mol·g-1,含油量42.02%(详见表3)。华油杂62对菌核病和病毒病属耐病类型,菌核病发病率14.34%,病害指数7.80;病毒病发病率0.63%,病指0.44。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详见表4)。
表3 华油杂62的品质性状
2 机械化栽培技术
2.1播 种
信阳虽属淮河流域,但气候上与长江中下游更为接近,种植方式主要是稻油两熟制。油菜秋季播种前茬为水稻,水稻收获后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透气性差,会影响油菜籽的发芽率,阻碍油菜根系发育,甚至出现死苗。同时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从而影响苗情。所以,水稻收割前要排水晒田,水稻收割后及时用开沟机将边沟、腰沟开出以便排水。水稻收割时茬莊不高于12 cm。机械播种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在30%~35%,如遇连续晴热天气,需用跑马水轻灌。油菜播前要晒种,提高发芽率。信阳油菜适播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最迟不超过10月中旬。我们采用黄鹤2BFG-6油菜免耕播种机,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该机械采用牵引式开沟,全旋灭茬,作业幅宽2 m,大田进行分块作业,边行要保持与边沟的距离。机械化播种时要及时向种子箱内添加种子,避免因机械种子箱内无种子而空播,造成缺苗断垄,从而保证一播全苗。行距30 cm左右,最宽不超过40 cm,播种深度一般不超过2 cm,用种量500 g·(667 m2)-1左右。如果种子发芽率低、机械作业时整地粗放,或者播种期靠后都应适当增加种子的播种量(机械播种加大用种量可以保证一播全苗)。作业过程中机械自行开沟、施肥和覆土,大大减少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劳动效率。没有联合施肥功能的油菜直播机,应在播种前人工施足底肥,一般油菜专用肥(冝施壮)50 kg·(667 m2)-1,硼肥2 kg·(667 m2)-1。
2.2田间管理
播种后3 d内用高压气雾喷药机或拉管喷雾器打除草剂乙草胺封闭。出苗后应及时查漏补缺,间苗或者补苗,去密留稀,去弱留强,保证全苗壮苗。在播后40 d,喷洒精喹禾灵乳液进行化学除草。在施肥管理过程中,根据油菜生长状态和不同阶段,合理使用氮磷钾和硼肥。硼肥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能够提高油菜结实率和座果率,增强油菜的抗逆性。所以除底肥需要施硼肥外,在蕾苔期最好叶面喷施一次。追肥应根据油菜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生长状况实行根外追肥,一般施尿素5 kg·(667 m2)-1。
2.3病虫害防治
油菜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地老虎、跳甲、潜叶蝇等。蚜虫可施用:①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② 5%锐劲特悬浮剂1 500倍液;③ 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④7%百树菊酯乳油4 000倍液;⑤ 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等。生物防治:保护天敌或人工饲养释放瓢虫、草蛉、蚜茧蜂等蚜虫天敌。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向性,秋季油菜播种后在田间四周设置涂有油层的黄板诱蚜。
菜青虫在农田管理上可以通过保持苗期土壤湿润减少虫害。化学防治可施用:①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②青虫菌6号液剂800倍液;③杀螟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以上药剂任用一种,加入0.1%洗衣粉喷雾。于害虫初现期开始喷雾,7~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
危害油菜的病害最主要是菌核病,可在油菜初花期后7 d内用多旋翼无人机机械高空喷施高浓度菌核净+油脂类附着剂;可喷施40%的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即用100 g·(667 m2)-1菌核净兑水50 kg喷施。重点对植株中下部喷药,并根据病情增加防治次数。生物防治理想的使用时间为初花期,可喷施盾壳霉,抑制油菜核盘菌的萌发,从而达到防治菌核病的目的。
2.4适时收割
一般在油菜终花30 d左右, 90%以上果角呈枇杷黄色,80%以上籽粒颜色变深褐或黑色时,为最佳收获时期。过早过晚收获会造成损失。采用油菜联合收割机或者改装收割台的水稻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籽粒装袋等工作程序,缩短油菜的收获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油菜潮湿和清晨露水时不宜收割。收回的油菜籽要及时用烘干机烘干或者晾晒,以防霉烂变质。
[1]肖荣英,胡建涛,董守兵,等.豫南地区油菜专用配方肥的施用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91-93.
[2]崔宏亮,王瑞,张正,等.伊犁河谷春油菜华油杂 62密度试验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2):52-53.
[3]刘兆进,柴武高,林东.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2[J].甘肃农业科技,2015(2):75-76.
[4]朱国美,石继权,黄福建.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农艺配套技术试验示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8):2257-2257, 2265.
S565.448
A
1002-0659(2016)04-0014-03
2016-06-30
国家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CARS--13)
主要作者简介:胡建涛(1980-),男,助理研究员,河南南阳人 ,主要从事油菜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Ahu66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