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化模式研究
——以硖石灯彩和海宁江南灯彩艺术街为例

2016-09-16张镇西徐新民海宁市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浙江海宁31440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灯彩海宁文化遗产

张镇西,徐新民(海宁市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浙江 海宁 3144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化模式研究
——以硖石灯彩和海宁江南灯彩艺术街为例

张镇西,徐新民
(海宁市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浙江 海宁 314400)

通过对海宁市江南灯彩艺术街景观策划的分析,试图探索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的模式。文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保护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探索,并就非遗景观化模式提出构想。

城市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灯彩艺术街

目前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集中于非遗的内涵及产业化等方面,而从丰富城市景观角度出发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探索性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景观的结合问题。以海宁江南灯彩艺术街为研究对象,分析街区在修复过程中与非遗灯彩融合的契合点,通过对江南灯彩艺术街景观策划的分析,探索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化的模式,以期对丰富非遗文化的空间呈现以及对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供借鉴。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理念与灯彩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随着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那些被幸运地抢救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活态地传承下去,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课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2]。

在这两种定义中,都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系列活态的文化活动以及其文化场所的空间落实,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物质承载其文化元素,其中就包括了其产生的空间场所。

目前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式,主要的载体是博物馆和各类展览以及表演活动,由于展览活动大多在室内,观看人数有限。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物质化载体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综合保护规划体系。

近几年,国内在城市建设方面掀起了一股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复兴热潮,并尝试着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规划中去。这种形式开辟了一条新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模式,是非遗保护的一种新形式,但在实际建设中往往只顾及非遗本身的呈现,而忽视了城市建设和非遗的有机融合,造成“非遗”与“景观”两张皮,显然这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历史老街,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甚至是主体景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这方面,海宁在建设南关厢老街时进行了探索,并成功把一条老街蜕变为灯彩主题艺术街,是非物质文化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

1.1硖石灯彩的非遗特质

中华灯彩文化兴起于汉代,每到正月十五张灯结彩,形成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元宵节。后来,灯彩发展成为吉瑞祥和的载体和象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术品,灯彩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已有8个省市的14种灯品榜上有名。海宁市的硖石灯彩是我国古代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硖石灯会是江南一带知名的民间节会。硖石灯彩以针刺工艺独树一帜,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金石、刺绣等艺术门类之大成,造型严谨,色调优雅,制作精致,为江南灯彩艺术的翘楚。南宋诗人范成大《灯市行》中有“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诗句,是对这类灯彩艺术特征的真实写照。硖石灯彩起源甚早,相传肇始于秦汉,滥觞于唐宋。唐僖宗乾符年间已誉满江南,南宋时列为朝廷贡品。清代乾隆年间,硖石灯会形成了演灯、顺灯、斗灯的盛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硖石民间盛行制灯、迎灯。每年春季在海宁城镇、乡村结合庙会的灯会活动十分兴盛,尤以硖石镇举办的灯会播名最广,享有“江南第一灯会”美誉。

硖石灯彩工艺有8大技法,分别为“针、拗、结、扎、刻、画、糊、裱”。通过对八句口诀的理解,可发现,它们不仅体现硖石灯彩制作的艺术规律,还体现为动态元素:灯彩艺人通过口诀来创作与传承的方式是灯彩非物质文化的突出体现。

1.2南关厢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海宁南关厢街区是浙江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比较完整保存了明清风貌,是硖石古镇的重要组成区块。因老街上一座建于明代的关厢建筑而得名。历史上曾是近代江南四大米市之一的一部分,是硖石灯彩的滥觞之地。街区有明代建筑南关厢,清代关帝庙、大瑶桥、会源桥,近代文史学家吴其昌及红学家吴世昌兄弟故居等。街区包括以前的锦绣坊、保秀坊两部分,街巷肌理清晰。闻名远近的1934年硖石灯会,南关厢的小放牛灯、米市的珠帘伞灯等都出在这一条街上。南关厢跨街门洞因迎灯而改造增高的痕迹至今保存完好。

2010年海宁完成了南关厢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与修复工作,维修面积约26 000m2,大部分居民迁出,保留了数十户整修之前的原住居民。2013年10月,海宁市政府专门成立运营机构,以政府为主导实施街区运营工作。

2 灯文化景观在江南灯彩艺术街的策划及效果[3-5]

江南地区的古镇、古街较多,水乡景观风貌大同小异,而业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实现南关厢街区景观和业态的差异化,使之有别于其他景区,是古街利用中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南关厢是硖石灯彩的滥觞地,旧时硖石迎灯巡街的必经之路。在海宁的三大文化中,“潮文化”“名人文化”都已经在有效利用上有所成果,唯有“灯文化”的挖掘利用十分有限。因此,传递街区固有的历史文化信息,深入挖掘灯彩文化资源,成为南关厢街区运营策划中首先考虑的问题。同时,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处于市区核心地段,海宁市区历来夜间活动场所匮乏,除了商场、广场,有文化气息、乡愁环境的休闲夜市更是空白。故管委会决定把“灯彩”作为街区的核心文化元素,打造美丽的夜时光,同时培育推广汇集当地及国内(包括台湾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老街打造成为一条以灯彩为特色的非遗名街。这一计划于2013 年开始实施,经过一年多工作,2015年元宵节正式开街。

江南灯彩艺术街对灯彩文化景观的尝试,是灯彩文化与老街建设融合的一次艺术性创作。其构思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欣赏、消费习惯相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认同与非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保存,在保存中发展,达到既赏心悦目、美化景观,又起到保护、传承中华非遗文化的目的。

南关厢街灯文化景观策划要求达到的3个目标:灯彩文化的景观化、活态的艺术馆群和各种活动、生活范式的主题街区。

2.1灯彩文化的景观化

旅游景区须注重文化的差异性,而差异性必然体现在景观上。灯彩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民间工艺品,既能反映海宁的历史文化特色,又具有美化景观的功能,基于多方面考虑,街区运营的决策者决定把灯彩作为主题街区的景观主体。

海宁江南灯彩艺术街景观由5块功能区组成。

(1)前景区。作为灯彩艺术街的标志,街区入口处的记忆广场上,由艺术家制作了一座硖石灯彩元素演绎的大型现代雕塑,作为江南灯彩艺术街的标志。广场上结合树阵设置了大型走马灯和一组题为“神兽恐龙”的巨型灯彩群,路灯全部仿照古代灯彩形制建造。这些灯彩造型在主干道路的一侧特别具有视觉冲击力,尤其是晚上华灯初上,十分夺目。这一区块似乎是一篇文章的华丽序文,引人入胜。

(2)主景区。“中国灯彩之窗”艺术馆群是灯彩艺术的集聚区(图1),也是灯彩非遗文化展示的核心区。该区由牌坊、城楼和一组仿古建筑群组成,包括8个灯彩艺术馆以及灯彩研究传习中心、灯彩大师工作室、灯彩作坊驻扎地。通过精细地策划设置,保证这一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突出,展品丰富多彩,可深入细细品味。

图1 主景区中国灯彩之窗一角

(3)保护区。穿过中国灯彩之窗,往里走是老街(图2),也是更大范围内被灯彩文化空间所覆盖到的保护区。这里是一条典型的江南老街——古老的石板路、黛瓦粉墙、坊弄巷廊、小桥流水。街道景物通过灯彩绚丽的色彩配置得以美化。作为“线型连续”形式,街上除挂有各类密集的彩灯外,还散点式开设了灯彩商铺、灯彩工作室,它们作为核心区的有机补充点,保证了灯彩文化空间的完整性。

图2 保护区老街灯景

(4)游憩区。街区安排了许多游憩景点(图3),游憩景点布灯主要体现灯彩的独特性,达到与景点氛围相适应的效果:如关帝庙里的灯彩,画面均与关帝文化相关,关帝庙墙面上用彩绘玻璃介绍关帝生平,在灯光映衬下,彩绘玻璃具有比灯彩绘画更为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由楼台亭阁、假山池塘组成的“红学馆”则悬挂十二金钗、大观园等内容的彩灯。各建筑立面、景观小品都不同程度地布置与环境相适应的灯品。

图3 游憩区里的红楼梦灯景台

(5)河灯区。街区依傍市河,河上布灯主要考虑灯与水的关系。河岸水面摆放连绵数百米长的大型灯彩,跨河石桥上挂满各式宫廷彩灯,河中画舫上的灯彩则强调文人格调,河面荷花灯呈现清丽雅致的色彩。通过连绵又各具特色的灯彩布景,形成一条水上灯彩艺术街,和保护区形成二条并行的赏景区。入夜后,不论是隔岸赏灯还是坐船观灯,都各有一番情趣(图4)。

图4 河灯区夜景

这是5个具有主题文化清晰递进的非遗保护功能区域:第一空间是前景区和主景区,灯彩文化集中、鲜明,体现着灯彩文化的可识别性。第二空间层次为保护区、游憩区,灯彩文化有分有合,各具特色。在第二层次的保护区内,除了灯彩文化外,还有皮影非遗文化、关帝忠勇文化、红楼梦文化、民俗文化、硖石历史记忆、名人文化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展示保护区块。在这一区块中,灯彩和其他非遗文化相映生辉。第三空间是河灯区,强调视觉冲击,强化灯彩文化的历史传承和观赏品格。游人一路进入,在灯彩景观影响下,容易在心理上与历史文化相融合,并转化为活态的互动。

整条江南灯彩艺术街景观的构成造型,给人的印象是主题突出、主从有序、层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形制较大、金碧辉煌的灯彩多置于视野较为开阔的地区,如广场、河岸、街面,使这些区块显得绚丽明亮;制作精美、形制较小的灯彩则放置于室里,便于市民细细观赏。桥面和水上造景色彩色阶不断变化,灯彩和水中倒影相映成趣。通过对各种灯彩的造型、画面合理配置选样,光色的搭配变化,以及光照度的节奏变化掌控,实现灯彩非遗文化的景观化和景观的非遗化。

由于灯彩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产品,还具有照明功能,因此江南灯彩艺术街又成为一条夜生活街(图5)。夜间到老街休闲的市民和玩乐的游客数量是白天的数倍。

图5 海宁江南灯彩艺术街夜景

2.2活态的艺术馆群及各类活动

博物馆(艺术馆)在保护研究与物化展示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不仅可以通过实物的集中展示体现灯彩的历史文化性和艺术性,还可以通过现场手工展示它的非物质性,发挥博物馆融教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元化功能,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与艺术、展示与体验相结合的景观再生,达到在保护中获得文化再生产、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文化空间的目的。

江南灯彩艺术街建有“中国灯彩之窗”艺术馆群。为保护中华灯彩的文化整体性,“中国灯彩之窗”把多地多个有相同文化渊源的灯彩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进行保护展示。“中国灯彩之窗”包括“中国非遗灯彩展示馆”“台湾创意花灯艺术馆”“中华古灯民间灯彩艺术馆”“李尧宝原创丝料刻纸花灯艺术馆”“自贡海天灯坊”等灯彩艺术馆,设有硖石灯彩研究传习中心,灯彩制作工坊,灯彩大师工作室等。其中“中国非遗灯彩展示馆”陈列了中国8个省市14种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灯彩项目;“台湾创意花灯艺术馆”展示了台湾地区的创意性艺术花灯;“中华古灯民间灯彩艺术馆”主要展示自先秦至当代的各式花灯,体现中华灯彩的演进过程;“李尧宝原创料丝刻纸花灯艺术馆”和“自贡海天灯坊”分别展示福建泉州、四川自贡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灯彩精品。硖石灯彩研究传习中心是灯彩研究和指导传习基地,除培训活动外,游客可在师傅的指导下自己扎灯,体验灯彩制作的全过程。灯彩作坊则向游客展示灯彩作坊制作灯彩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灯彩之窗”中,最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的是灯彩研究传习中心和灯彩工坊。在这里,游客除了能看到灯彩的整个生产过程外,还能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乐趣,而亲身体验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代表的体现形式。

与之相配套,“中国灯彩之窗”还在元宵、中秋等节日举行大型灯会,每月农历十五晚举行老街迎灯活动(图6)。关厢迎灯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民俗景观:“火流星”开道,身着民族服装的迎灯人肩扛手提数十盏大小灯彩巡游于老街,中断了60多年的“采莲船”和“采莲宝宝”经重新挖掘,创新形式,重现于迎灯队伍中,并逐步恢复演灯、顺灯、斗灯等传统迎灯程式。迎灯活动的道具、灯具全部取自各灯彩艺术馆的展品,“死”的展品在迎灯活动中“活”了。如“火流星”灯虽不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但经过舞灯人各种花式动作的挥舞表演,具有了表演功能,非常受人欢迎;又如“采莲船”白天在展馆中并不惹人注目,到晚上迎灯时,船上坐了2位“采莲宝宝”,向游客挥灯示意,使得“采莲船”不只是一件单纯的工艺品,同时兼有小型舞台功能,成为游客观看、拍照的焦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观灯赏灯时,既享受到灯彩文化的美感,又使人陷入对非遗文化的遐想中,发挥了保护非遗文化的宣传作用。

图6 每月农历十五老街迎灯

同时,街区还每个季度举办一次民间扎灯比赛,通过社区广泛发动居民动手扎灯,培育居民的参与性、自觉性。扎灯比赛的作品,展示在街区的醒目位置,并在迎灯巡街时提灯助兴,增加非遗传承实践的趣味性,以此赢得了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非遗灯彩的制作中来,为灯彩非遗文化创造了一个新的传承平台。

“中国灯彩之窗”通过大量灯彩实物、图片、文字以至活态的扎灯体验、迎灯活动的展示介绍,向社会传递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理念。灯彩这个符号还穿起了不同门类的技艺及从艺者:从扎纸、绘画、书法、剪纸、皮影、雕塑到扎灯工艺、迎灯民俗等。陈列之间,匠艺荟萃,俯拾皆是菁华。从游客的反应来看,“中国灯彩之窗”达到了“一窗看遍中华灯彩”、传递灯彩的审美意境、呈现城市记忆、延续文化脉络的目标。

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宣传运作,“中国灯彩之窗”影响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中国灯彩业的创新模式、中华灯彩文化的橱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15年命名海宁为中国灯彩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为“中国灯彩之窗”题写了匾额。

2.3生活范式的主题街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的灯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延续的当地人的活动场所,以一种积极的介入性保护手段,将保护对象还原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全面保护。

为实现这一目标,街区管理部门整合了“人、文、景、产”4个领域。

(1)“人”指的是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之创造。南关厢街区是一条生活着的老街,居民和店铺众多,保存着当地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当地政府投入近1.2亿资金对古建筑、老房子进行整体修复,使居民住房保持原有风格;又给居民安装上抽水马桶、空调等设施,让住户享受到现代城市生活。为了保存老街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街区管委会以休闲区来营造自然古朴的外部空间,辅以休闲类食品店,营造出一个闲适、雅致的意境场。

(2)“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之延续,艺文活动之经营等。在修复老建筑时,依照“修旧如旧”原则,还原原有的风貌。在街区运营时,对风情、风俗进行区域性的生态性保护,最大限度地挖掘当地历史人文内涵,注入时尚文化元素,把主题街区转化为城市历史记忆、社区文化认同与市民归属的文化空间。

(3)“景”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经营、独特景观的创造等。作为一条以非遗文化为特色的街区,江南灯彩艺术街的核心文化是“灯”,同时吸纳了皮影戏、面塑、微雕、彩绘玻璃等非遗品种,设立了海宁皮影戏演艺中心、影偶制作工作室等,常年举行皮影戏、越剧演出等民俗活动。目前,江南灯彩艺术街已正式开设可供观赏的文化艺术场馆、景点12处,有关厢迎灯、扎灯比赛、皮影戏演出、老电影放映、丝绸织物扎染手工体验、动漫集会等常年性活动6项,并与16家艺术团体签订合作协议。

(4)“产”指的是对当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活动,使商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老街的发展。街区管委会鼓励居民开店经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目前原住民有的开民居客栈,有的开办商店,开设有近70家民间工艺品、文化创意产品、休闲食品等店铺。随着“中国灯彩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命名,灯彩作为产业提上重要议程,街区管委会拟把灯彩制作分解给社区居民,居民在获得报酬同时,也成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人和传承人。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街区还专门策划了多媒体空间,与清华大学博士团队开发全国第一家灯彩文化线上平台“采遗网灯彩版块”,将依托“采遗网”平台,以O2O的模式,打造“华灯会”和“华灯坊”品牌,做成一个集聚全国灯彩资源的平台。

通过“人、文、景、产”4大领域的整合,让游客和当地居民一起生活,享受活态的生活场景,这种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得到社会的普遍欣赏,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建筑和街巷空间的外部景观价值。

如今的江南灯彩艺术街,白天有灯展皮影,观者如织,形成一幅生动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画卷;夜晚,街区千灯竞艳,彩灯成点、成行、成片,形成“山光水色万千重,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绮丽景观,南关厢这条几近死去的老街复活了。由于非遗文化的景观化,南关厢已经成为海宁市一个新的文化地标。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化构想与传播途径

将本地最具文化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区域,让非遗成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城市建设工程,更是一项艺术性创作。参照海宁江南灯彩艺术街的做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化构想如下:

(1)需作好当地历史文化的考察调查,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性,为景观特色的塑造提供具有地方文化形态特征的素材。

(2)主景区须建有相关的博物馆(艺术街)、体验中心和非遗产品生产、销售场所;围绕非物质文化主题,配套相应的节会活动。

(3)整个区域的街道、广场、建筑立面、河道、桥梁、景观小品都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一主题,保证在这个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突出,民俗风貌鲜明。

(4)保护好当地社区的生活范式,顾及该地区“人、文、景、产”4个领域,“社区、商区、景区、园区”四区联动,由原住居民担纲景观化的主体,追求文化生产的可持续模式。目前,海宁江南灯彩艺术街的模式,已浓缩成“华灯会”“华灯坊”两大品牌,开始尝试与景区、园区、大型商场、乡村民宿等进行合作,将灯彩文化注入到各种项目中去,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

4 结束语

海宁江南灯彩艺术街将城市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有机结合,保存了江南老街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灯彩文化的非物质特性,使二者在城市文化特色上有机融合,是一次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探索,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利用提出了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当然,海宁江南灯彩艺术街的景观化模式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否能在其他地区或其他文化环境中得以复制,尚需实践和时间的证明。但是,无论如何它不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道路上一个值得记取的探索。

有鉴于此,应该及时地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演化、空间场所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空间的呈现进行整体的规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多样化的文化空间和发展平台。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第二条)[Z].巴黎:2003- 10- 17.

[2]国办发[2005]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Z].

[3]吕倩,葛幼松.城市景观特色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索[J].小城镇建设,2009(9):97-101.

[4]李利,华晨.构筑开放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方法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9(1):85- 89.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1):2- 8.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Tak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n Landscape——Take The Haining Jiangnan Illumination Art Street as an Example

ZHANG Zhenxi, XU Xinmin
(Haining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Haining Zhejiang 314400,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 the Haining Jiangnan Illumination Art Street, we try to explore a pattern which can organically combin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urban landscape. Finally, we explore the technology of spatially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pose the idea about the pattern of tak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n ornamental landscape.

urban landscap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Haining jiangnan illumination art street

G122

A

张镇西(1964-),男,浙江省民协灯彩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域文化。E- mail:zxzze@qq.com.

猜你喜欢

灯彩海宁文化遗产
刘海宁作品(一)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与文化遗产相遇
衰落与突围:佛山灯彩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天下奇观海宁潮
何氏灯彩,百年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代表性传承人何伟福访谈
Surgical method choic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pathological diagnoses in transduodenal ampullectomy: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