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2016-09-16刘国艳
熊 敏 刘国艳 宋 娇
中国.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 563000 E-mail:994325441@qq.com
·论 著·(发展心理)
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熊 敏 刘国艳 宋 娇
中国.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 563000 E-mail:994325441@qq.com
目的:考察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840名农村中职生为被试,采用中学生学业自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①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62.20±14.22)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②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在性别和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t=-2.644,P<0.01;民族:t=-5.069,P<0.001),女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③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29,P<0.01),并且能力知觉、成就价值及情感体验对积极应对方式(R2=0.154,P<0.001)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
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应对方式;积极应对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与过去相比,农村思想观念的改变尤为突出。中考失利后,父母更倾向于把孩子送进学校。因此,职业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职业教育不仅能避免他们过早的踏入社会,同时还可以学习职业技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中职生处于青春期,与同龄人相比,他们不仅面临着成长带来的问题,还面临提前就业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业自我对于农村中职生意义重大。
学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学业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学业发展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在不同学业领域中的学业能力、成就、情感以及方法等的认知、体验和评价[1],是预测个体学业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2-3]。尤其是对中职学生而言,中职阶段是他们认知、情感、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其对自我能力有更好的肯定[4]。对于应对方式,有的认为是一种过程,有的认为是一种结果,还有的认为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为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合理的应对能够缓解个体对应激情景下产生的压力[5-6]。在以往的研究中,学业自我和应对方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业自我与成绩、年级的关系”和“应对方式与性别、专业的关系”,也有研究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李瑾等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7]。
纵观国内外,学业自我和应对方式的研究资料比较丰富,但大多数是对中学生、大学生的研究,很少关注中职生的学业自我,尤其是农村中职生。本研究以农村中职生为被试,旨在探讨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农村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他们学业自我的培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应对,问卷的重测信度0.89,α系数为0.90。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75。
1.3统计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分析。具体运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给予统计处理。
1.1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贵州省4个市的中职学校中随机选取9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0份(93.3%)。其中男生360人(42.8%),女生480人(57.1%);汉族536人(63.8%),少数名族303人(36.1%)。平均年龄(16.7±1.03)岁。
1.2方法
1.2.1中学生学业自我问卷[8]由郭成编制,赵小云修订,共20个条目,采用5点评分,完全不符合(1分),完全符合(5分),其中包括学业能力知觉、学业行为自控、学业情感体验和学业成就价值4个维度。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62~0.791之间,整个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3。
1.2.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9]由解亚宁编制,共20个题目,为自评量表,采用4点计分方式,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0、1、2、3),其中包括两个维度:积极应对和消极
2 结 果
2.1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概况
为考察中职院校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本次调查的840名研究对象在学业自我及各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做了统计,由表1可知,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总体中偏上水平。
2.2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在性别和民族上的差异
由表2可知,学业自我总分、情感体验及成就价值在性别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均是女生高于男生;能力知觉及行为自控差异不显著。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总体及各维度在民族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均是少数民族高于汉族。
表1 农村中职生在学业自我各维度上的得分和标准差(n=840)
表2 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在性别、民族上的差异检验(n=840,)
表2 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在性别、民族上的差异检验(n=840,)
注:*P<0.05,**P<0.01,***P<0.001,下同
项 目 男 女 t 汉族 少数民族 t学业自我 60.70±14.57 63.31±13.86 -2.644** 60.37±14.02 65.48±13.99 -5.069***行为自控 14.35±4.525 14.63±4.248 -0.894 14.07±4.445 15.30±4.114 -3.968***成就价值 17.74±5.457 19.51±4.680 -5.068*** 18.06±4.710 19.96±5.537 -5.235***能力知觉 13.44±4.066 13.12±4.001 1.142 13.04±4.054 13.67±3.940 -2.180*情感体验 15.17±4.416 16.06±4.265 -2.928** 15.20±4.280 16.54±4.346 -4.343***
表3 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和应对方式的相关(r)
2.3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业自我及各维度与积极应对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成就价值、能力知觉、情感体验以及学业自我与消极应对存在弱相关,行为自控与消极应对之间存在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
2.4农村中学生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表4表明,①能力知觉、成就价值、情感体验与积极应对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以能力知觉对积极应对因子的预测力最佳,说明学业自我越强的农村中职生越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②成就价值、情感体验及能力知觉与消极应对存在相关;③从解释量来看,能力知觉、成就价值、情感体验共同解释积极应对方式15.4%的变异量,解释消极应对方式的变异量只有4.3%,说明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对积极应对方式的预测力比对消极应对方式大。
表4 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对应对方式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表明,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各维度来看,平均值均在中等程度左右,且各维度发展极不平衡,其中,成就价值发展水平最高,总体得分高于郭成[10]得出的我国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平均分,这说明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发展水平良好,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在本研究中,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成就价值以及情感体验在性别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这一点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不一致[8,11]。导致原因:一可能是中国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发展,使女生更倾向于认同自己;二是社会竞争压力,每年有上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造成了就业难,对于农村中职生来说更是困难,不管是学历还是社会接纳度都有限,对女生的接纳程度更低,那么她们只有通过学好自身的专业技能来激励自己,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民族特征上,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及各维度也存在显著差异。情感体验、学业自我、成就价值、行为自控及能力知觉均是少数民族高于汉族,这一结论与赵小云、郭成[12]的研究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文化环境的影响有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较艰苦。因此,使得他们更为珍惜能改变其命运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上更独立、自主,对学业的认知和评价也更加积极。所以少数民族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发展比汉族农村中职生更快,其学业自我发展水平更高。
3.2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通过对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和回归分析得出: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国内的研究结果一致[13-15]。学业自我及各维度与积极应对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与前人的研究保持一致。李育辉、张建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面对应急事件,会较多地采取积极寻求问题解决和寻求外部支持的应对方式[16]。这些结果表明学业自我水平越高者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反之,则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也就是说,如果农村中职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那么面对压力时,更倾向于积极心态去应对。然而学业自我对消极应对的预测力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消极应对与学业情况的关系不大。中职生的身心发展并不稳定,而消极应对方式的产生更多的来源于社会的不良影响,较少跟学业有关联。
[1]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29(1),133-136
[2]Guay F,Marsh H W,Boivin M.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their causal order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95(1),124-136
[3]Ghazvini S D.Relationships between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perform in high school student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1),1034-1039
[4]王安妮,张静平.高三学生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社会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12(23):1840-1843
[5]Folkman S,Lazarus R S.Appraisal coping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1986,50(3):571-579
[6]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36-41
[7]李瑾,单小黑,卢雪.开封市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43-1245
[8]赵小云.中学生学业自我发展及其与人格特征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9]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10]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
[11]Fredricks J A,Eccles JS.Children's competence and value beliefs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Growth trajectories in two male sex typed domain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3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Coping Styles of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Xiong Min,Liu Guoyan,Song Jiao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63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coping style of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Methods:A total of 840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wo questionnaires:Academic Self-concept Inventory and coping styles Inventory.Results:①The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self-concept(62.20±14.22)developmental level was the medium level.②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level between gender(t=-2.644,P<0.01)and ethnic groups(t=-5.069,P<0.001)of the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and female's scores was higher than males'.③Academic self-concep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r=0.229,P<0.01)with coping style.Perceived ability,achievement valu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could predict positive coping style effectively(R2=0.154,P<0.001).Conclusion:Self-concept of the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oping styles.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Academic self-concept;Coping style;Positive coping
R395.9,B844.2
A
1005-1252(2016)10-1546-04
10.13342/j.cnki.cjhp.2016.10.029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2015DXS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