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街头魂
2016-09-16
消失的街头魂
你够街头吗?如果你出身够苦、意志够强、个性够歪、肤色够黑……那么好,最重要的是,你还要有一颗像艾弗森那样勇敢无畏的心。
在当今的NBA中,“潮流”这个词远远不像十年或二十年前那样明确。正装是一种潮流,街头风格也是一种潮流,当“侃爷”的装扮被众多美国少年奉为圭臬时,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种风格在NBA兴起的始祖——那就是以艾弗森为代表的街头一派。他们都有着满身纹身,脖子上、耳朵上和手上戴满各种闪亮的饰品,他们看上去放浪不羁、离经叛道,戴着大大的耳机,似乎与世隔绝,又好像随时都会和人打上一架,但他们的本性依然纯良,他们对于篮球的热爱远远超越了现有的商业范畴。对于这些球员来说,在万人欢呼的球馆中比赛和在街头破败的公园里打球并没有太多区别,这才是对“街头气质”的最佳诠释,在今天,这样的球员已经越来越少了,篮球正在逐渐成为正规的体育运动,天赋已经渐渐被科学和训练掩盖,成为决定巨星成就的第三因素。
街头气质
按照“都市辞典”对街头气质的定义,有一个糟糕出身背景和困苦成长环境,但依然能从这样状况下打拼出来,然后赢得别人尊重的人才会具备街头气质,无论你是谁,只有对不公命运进行抗争才能赢得尊重甚至崇拜。
NBA现在有80%的球员都是黑人,在迈克尔·乔丹横空出世之后,联盟改变了他们的市场推广计划——他们以前主打的是球队名片,像湖人队的“表演时刻”就是其中的扛鼎之作。但在迈克尔成为NBA甚至美国的英雄后,联盟主打球员的王牌就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市场营销计划。于是,街头气质——这个一度被NBA非常不重视、处在边缘地带、有着模糊含义的东西——突然而有力地冒了出来,球迷们前所未有地关注球星个人,他们的出身、成长等背景个案就被逐篇翻了出来,得到空前的“窥视”。也就是在这时,曾是黑人文化代表的“嘻哈音乐”也被都市日益接受,逐渐成为青少年中的主流文化。街头气质当然和球员的场外因素有关,正如之前所说的和他们的家庭出身、成长背景有很大关系。但这是个玄妙的因素,不太容易解释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名球员自小出生在一个生活优越的富贵之家,“含着银勺子出世”,那即使他的球风再华丽炫酷,可能也不会有球迷认可他有街头气质。
在上世纪末的NBA,艾弗森比其他任何人都拥有“街头气质”,而他也的确是当之无愧的“街头之王”。这个小个子一直都用他瘦弱的身躯、鬼魅般的突破、让人眼花缭乱的胯下运球和后仰跳投愚弄着球场上的巨人。他用自己的成功激励很多想打篮球的小个子:只要你拥有一颗大大的心,小个子也可以无处不在,可以克服自己的弱点。但艾弗森也一直拥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场外麻烦:他曾发行过一张有极大争议的说唱乐专辑《非虚构》,被批评为过度渲染暴力;2002年,他被指控为把全身裸体的妻子扔出家门,然后携带枪支四处寻找,当然这些指控最后都被撤消。
年轻时的艾弗森时刻不离发带和宽松的短裤以及棒球衫。
但球迷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这些,他们所在意的是艾弗森为他们带来的街头篮球的感觉。他是一名有气质的球员吗?他去过洛克公园吗?他的穿着够Hip-Hop吗?这些都是他们相当在意的。作为一名球星,他必须与球迷同呼吸。在他的身体内,一部分是球星的因子;另一部分却充满了叛逆的成分。他是Hip-Hop的标志,他不需要依附主流文化,揭露其虚伪的面纱却是他的本能。他究竟是依靠什么样的气质来取悦于都市里的球迷呢?是高超的球技、华丽的球风,还是一副放荡不羁的作派?这些必不可少,但秘方还包括“嘻哈态度”和贫苦的出身。或者说,NBA球员需要具备浓厚的“街头气质”,才能拥有对新新一代球迷的“必杀技”。
成功的秘诀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NBA“街头气质”这个话题。体育和社会最大的神秘感之一就是它们无可避免地和运动员们的出身、外表、比赛和气质发生关系,而和你是什么肤色和种族并没有太大关系,尤其是NBA球员绝大部分都是非洲裔美国人,肤色和种族显得更加无足轻重。
它和你听的音乐有关,和你的谈吐有关,和你的举止做派有关,和你对某种问题发表的观点有关。不要以为“街头气质”是个玄虚的东西,某种程度上它很现实,可以转换成具体的物质利益,拥有这种气质意味着以你为代言的商品会像小山一样地卖出。“街头气质”如果换算成具体的金钱,它意味着无比丰厚的商业合同和几十亿美金的滚滚收入。
但说到底,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街头气质”呢?这个问题似乎还是难倒了艾弗森,他眨着眼睛,思考了一会才慢慢地说:“它很难定义,但我想它关系到出身、反主流的思考方式,还有你的成长过程……但是比起那些不是在街头长大的孩子来说,我肯定更‘街头’。”
显然,艾弗森很难对街头气质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事实上,这个词说起来轻松,真要严格定义确实非常困难——虽然它很重要,能让都市的球迷着迷,能够让他们如痴如狂地爱上某个球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
再次回到球场的艾弗森依然满身嘻哈元素——平沿棒球帽和粗大的项链是属于他的标志。
从表面上看,如果一名球员被认为具备街头气质,首先得在球场上很酷,要经常做出至少转体180度的动作,灌篮一定要飞得很高之后再灌,打进一个好球后要激情澎湃地做出庆祝动作。譬如说和队友激烈的撞胸(如果只是击掌或者拥抱那太简单,而且看上去没有力度),譬如说要冲着看台“尖啸”,让球迷们热血沸腾,跟着一起high。 往深了说,街头气质还要求得更多:窘迫的出身、街头时尚、自信乃至狂傲、让人感觉到你真的很有能耐……
在艾弗森看来,街头气质并不复杂,都和篮球有关,如果你是深受球迷喜爱的球星,那么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拥有这种气质。“如果你是城市球迷中最喜爱的球星,他们肯定会说,‘哦,他有街头气质。’他们知道你出身贫寒,所以才异常尊重你现在的成功。”他认为街头气质是偶像球员必备的素质,“在我们的联盟,嘻哈文化最被接受,并已成为主流,人们都想从你的身上看到这种元素。”
所以,艾弗森有资格对乔丹说:我不如你,但我一定有你做不到的境界。因为AⅠ可以用破烂的行头征服球迷,但乔丹,他必须衣冠楚楚。
Hip-Hop音乐
在NBA赛场上,每逢比赛进入到暂停阶段时,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成年人、孩子们、吉祥物和拉拉队员们,所有的人在这一刻都已疯狂融入到一种名叫“Hip-Hop”的音乐之中。此时的音乐早已成为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之间的沟通载体。无论你来自什么地方,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忘我地投入到音乐的氛围之中,你就已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乐趣。随着亚瑟买下克里夫兰骑士队的股份,如今的NBA已有三支拥有超级歌星老板的球队。两个Hip-Hop界大腕歌手Nelly和Jay-Z都拥有NBA球队的股份。为什么是Hip-Hop歌手?因为玩NBA的大多是黑人,而Hip-Hop就是黑人首创的。当华尔街的白人生活逐渐成为全世界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时,只有在这个圈子中,黑人文化才会存在得理直气壮。
陪伴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黑人长大的,是他们在自家的后院搭建的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和用不知何种材料制成的篮球,这是当时住在贫穷的街道中的黑人惟一的娱乐。到了七十年代,由于对政府的不满,加上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这种被称之为“Hip-Hop”的音乐风格逐渐在黑人街头形成,而它的精髓就是自由。在说唱乐中,歌词异常随意,歌手的种种个性、想法通通在歌词中以极其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说到底,篮球和Hip-Hop都是来自于贫穷的街头,它们有着共同的渊源。
这就是为什么NBA总跟Hip-Hop紧密联系的原因。上世纪70年代,NBA还是个年年亏损、无药可救的烂摊子。但“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的降临改变了这一切,主导联盟多年的湖人-凯尔特人恩怨得以重新书写。但NBA从中吸取的经验并不仅仅于此。大卫·斯特恩深知,推销NBA仅靠两支参加总决赛的球队是不可能的,联盟的复苏简单来说就是“魔术师VS 大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斯特恩的推销理念就是某几位超级巨星高于所有球队的概念,后来乔丹顺理成章地接过了约翰逊和伯德手中的火炬,从此NBA走向巅峰:每个球队的平均价值达到2.65亿美元,NBA的年收入更是飙升到30亿美元!
但此后,联盟遇到的真正挑战出现在乔丹拿到第六枚总冠军戒指、NBA失去了体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之后。对此吉姆·凯勒,2002年前已担任长达11年的克里夫兰骑士队的市场总监深有感触:“乔丹的后续,很大一部分是由Hip-Hop来完成的。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纹身,更怪异的着装风格。”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源在纽约黑人区的Hip-Hop文化,在21世纪到来的前后几年正在向巅峰发起冲击。而乔丹退役后群龙无首的NBA,正式走入了以艾弗森为首的Hip-Hop一代。叛逆的个性、宽松的着装、涂鸦式的纹身,如果非要找一个和约翰逊及乔丹当年地位相同的代言人,阿伦·艾弗森的气质完全可以解释Hip-Hop的一切内涵——他们大多出生在70年代,从小受Hip-Hop文化熏陶。他们说着自己的语言,绕着自己的舌头——饶舌音乐正是Hip-Hop的核心。就像曾经的摇滚乐时代一样,饶舌音乐同样引来了不小非议,尤其是它其中最火爆的暴徒饶舌(Gangsta Rap),更是以粗俗脏话或者侮辱女性的调调为核心部分。
在球场上,他们永远保持的同样也是Hip-Hop的态度:目空一切,惟我独尊。
街头风格的变化
“这就是他们做人的方式,”托德·博伊德说道,《年轻和黑人,富有和名望》是这位南加州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的著作,在这个话题上,他自信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这些孩子从社会底层的家庭环境走出来,NBA大把大把的钞票进入荷包并不会改变他们的风格,他们依旧会说,‘听着,我没兴趣改变我自己,更没兴趣接受你们这帮老家伙的这套。’”
现在NBA球员的穿着越来越向时尚界靠拢,合体的剪裁和正装混搭是他们的最爱,就连曾经的嘻哈代表安东尼都已经开始西装革履。
办 从此,迈克尔·乔丹精心挑选的燕尾服被阿伦·艾弗森歪歪戴的平沿棒球帽以及涂鸦的肥大T恤所取代。有天赋但更叛逆,在某种程度上,NBA对这种文化转移没有任何发言权。同样,在某种程度上,篮球运动和棒球和橄榄球的区别——没有可以掩盖苞米花发型的棒球帽和头盔,也没有可以掩盖手臂纹身的比赛短袖。背心加短裤的运动服装,让篮球成为最暴露的集体运动,更促进了NBA球员对Hip-Hop文化的推广。“我就是个说唱歌手,”在艾弗森看来,Hip-Hop的核心部分就是饶舌的歌词,而歌词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得来。所以在同行内部评比的“NBA废话最多的人”,艾弗森永远都是前三名。
不过,尽管艾弗森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球星之一,人们却很少在诸如食品和服饰的广告中见到他。和打扮得如同谦谦君子般的科比·布莱恩特和勒布朗·詹姆斯截然相反,这个汉普顿青年还是一头小辫,宽大的牛仔,满身的纹身和金银饰物。但艾弗森觉得这样很好,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牺牲自己的个性:“如果我想看看我自己,我就打开电视看ESPN的体育节目。我没有那些商业广告,如果他们要我做广告,那也只能按我的要求来打扮我自己。”
对于Hip-Hop装扮,我们的一般理解是这样的:
满头小辫子——“我是绝对不会改变我的发型的,但也不会像罗德曼那样胡整。”
肥大的T恤和牛仔——“大家都希望我像乔丹那样每天都是意大利名牌,可惜我实在穿不惯那些西服。”
金银饰品——“我喜欢闪光的东西,从小就喜欢。那时我和妈妈常在漆黑的夜晚谈论这些,我就发誓有一天我一定会拥有很多的。”
HipHop——“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我的意思是,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形象。”
没错,但问题是,随着NBA的生意越做越大,球员们的形象开始逐渐从街头向时尚界偏移,“潮流”已经慢慢地被各种时尚走秀取代,这么说你或许不理解,但看看现在的NBA球员都会在公众场合穿些什么吧!越来越多的“欧美风”和“暗黑系列”取代了宽松肥硕的“Hip-Hop风”,现在最爱奇装异服——或者说最接近“时尚”——的NBA球员应该就是雷霆队的威斯布鲁克了,但他的出位穿着也是合身的剪裁+大胆的配色和设计,由此可见,NBA的街头灵魂也正和艾弗森们一起,逐渐消失,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