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罪赦免”

2016-09-15

南方周末 2016-09-15
关键词:坦白华侨华人

何慧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美国移民局的很多档案文件包括华人的出生证明在内毁于大火之中,一些并非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借此机会申报说自己出生在美国而获得了公民权,并可以多次出入美国。身为美国公民的华人回中国探亲后可携带家眷赴美。由于中国官方没有统一的结婚证、出生证,所以美籍华人家属申请赴美的手续主要是签“宣誓书”并有两个以上的证人证明。一些美籍华人在每次重返美国时都向移民当局报告说自己在中国生了孩子而获得入境证书。一些想移民美国的人通过购买这种证书冒充已经入籍的美国华人的孩子而进入美国,俗称“买纸仔”(paper son)。“冒籍者”要改名换姓,把编造的资料背得烂熟。他们在美国入境时要在移民局接受审核,时间有时是几周,有时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没有通过审查的人将被遣返。

1943年,美国政府废除了《排华法案》,但每年只有105个移民限额,华人要想循正当途径移民美国,十分困难。二战结束后,申请赴美的华人侨眷大增,美国各地移民局有很多积案,广州和香港的领事馆也处理不及。1949年美国总领事馆撤出广州后,把许多未办的案子交给香港的领事馆,使之更加应接不暇。而在香港等候办理赴美手续的有些美籍华人的子女眼看就要超过16岁的年龄限制,心急如焚。

这时香港有人趁机夸大说有门路可以加急代办,承办侨眷出国手续的机构如雨后春笋,成了热门生意。有些美国的移民律师也到香港直接把人带到美国,再打长期官司,其中贿赂舞弊公行,不少侨眷受骗。美国国务院获悉这些情况后,派人调查香港总领事馆的贪污,并查办了主管签证的副领事等人,“冒籍”的问题被揭发出来。

冷战阴霾

为了及时处理华人赴美的混乱情况,美国国务院授予美国驻外领事馆签发签证的大权,香港总领事馆据此对申请赴美签证的华人做出了苛刻的规定。当时的华人赴美办理签证要过五道关:一是填表详细回答81个问题,除了本人、父母的姓氏、住址、出生地,还要填写父系、母系祖父母的出生地;列举住过的城市,并要写明年月日;要写出各兄弟姊妹的出生地点、日期、姓名;长兄的儿女的姓名、出生地址、日期等等。这些信息对于中国的大家庭来说是非常复杂而难以说清楚的;二是验血,如果发现申请人与其申明的直系亲属血型不符就会被拒绝,即使血型没问题也可能被拒;三是照X光和检查牙齿,为的是看申请人是否有年龄造假;四是签“宣誓书”,保证所说并无虚言,而在反复聆讯中一旦出错就借此说是作假、伪誓;第五,即使以上各项都没有问题,还要找人证明自己不是“附共分子”。所有这些程序都只是针对华人的。

华人之所以受到这样的对待,除了是《排华法案》的后果,也与冷战的发生密切相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不仅阻止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回国,而且联邦调查局开始进入华人社区,制造恐共、反共气氛。如1952年美国政府指控《美洲华侨日报》刊登属于中国的“香港南洋银行”的广告获取广告费违反了《与敌国通商法》,这个法案是1917年通过的,但从未实际应用过。该报主编梅参天被判入狱两年,经上诉后改为一年,但他出狱后不久即去世。那些通过该银行向国内亲友汇款的华人也被指控和定罪。1954年8月2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对“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总部的电话进行技术监控,试图找出该组织从事“亲共活动”及与《美洲华侨日报》之间来往的证据,其会员也不断受到联邦调查局的滋扰。

“坦白项目”

1955年,美国驻香港总领事杜林礼向美国国务院提交报告,指出任何具有相当财力的中国人,只要花上几千美元,就可以入美,从而致使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养老金由不应领取的中国人领取,而且任何缜密的安全防御方法也无法阻止“中共间谍”或其他刑事犯进入美国,所以需要对一切作弊问题进行辨认。这个报告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并开始采取行动。

1956年2月,旧金山和纽约的大陪审团向各华人宗亲会、同乡会发出传票,要他们在24小时内携带所有文件资料到联邦法庭接受聆讯,因为他们相信参加这些团体的华人用的是自己的真实姓名,只要以此为据核对一下他们的身份姓名就可以找出冒籍人士。这一举动在华人社会引起极大震惊。这种指控可能导致已经在美国的成千上万华人被拘捕,也无助于解决长期的积案。

最后,美国司法部和华人社会商议,提出了“坦白项目”或称“认罪赦免”办法,即凡是主动承认冒籍的人可能获得正式的合法身份,不过,他们首先要签署文件表示如果其坦白被否决的话愿意接受驱逐,因而具有很大风险;但如果不坦白而被人揭发出来,被驱逐的可能性更大。“坦白”就是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本人和家庭成员的详细情况,会牵涉出很多人。很多家庭对于是否坦白发生分歧,邻里、亲友之间也出现猜疑和矛盾。“坦白项目”到1965年新移民法通过后才终止,承认冒籍或被揭发出的冒籍华人多达三万人,而当时的美国华人总共才十一万多人,可见其波及范围之广。当然,也有不少华人保持缄默,继续使用“买纸仔”的身份,但这导致其子孙后代没有家族传承,也无从寻根。

“坦白项目”一是希望一劳永逸地消除“非法移民”,二是以此为契机将华人社会中的“政治异端”连根拔起。如“三藩市华侨民主青年团”的成员中有些人是《排华法案》废除以前到美国的,他们没有正式的合法身份,又是左翼活跃分子,所以在“坦白项目”中成了重点对象而受到调查、盘问,有的被判刑或取消公民身份。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麦礼谦曾经是“三藩市华侨民主青年团”的积极分子并当过会长,也是在“民青”结识了他未来的妻子。麦礼谦一直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监视,直到1980年才被解除。虽然麦礼谦因为是出生在美国的华人而没有被剥夺公民权,但他的妻子因为是出生在香港的移民而在1966年被取消公民身份,直到1974年才得以恢复,他们的护照曾被没收,并有十年不能出国旅行。

猜你喜欢

坦白华侨华人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帕合尔丁·阿布拉、倪士喆、康宇宏、李华侨作品
审案中的策略
中文的魅力,老外理解不了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侨”一词始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