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毛泽东旧居有感
2016-09-15
参观毛泽东旧居有感
上海不仅是一个时尚的大都市,还是一个革命之都,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革命家们奋斗和生活的足迹。我以前参观过周公馆、韬奋纪念馆、鲁迅故居、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等等。今天,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来到了茂名北路上甲秀里的毛泽东旧居,探寻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
还未进入旧居,就有一组雕像映入了我的眼帘:手拿书卷的毛泽东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妻子杨开慧怀抱幼小的毛岸青站在他的身后,他们的长子毛岸英正在旁边嬉闹。多么温馨又幸福的一家啊!道路一转,我看到了旧居对面墙壁上雕刻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雪》《长征》《西江月•井 冈山》… …每一首诗词都那么刚劲而有力,透露出毛泽东心中无限的革命激情。
进入旧居,听了讲解员的解说,我才知道这里是1924年2月至1924年底毛泽东一家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看这里!这是客厅,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也是毛泽东和同事蔡和森、向警予探讨工作的地方。看那里!那是前厢房,是毛泽东和妻子杨开慧的卧室和书房。瞧那边!那是照顾毛岸英和毛岸青的杨开慧母亲的卧室。再看里面!炉灶和锅碗瓢盆应有尽有,仿佛有阵阵饭菜香气飘来……
上到二楼,这里是个展厅,展示了毛泽东的革命经历,既有图片又有实物,还有显示屏模拟显示,真丰富呀!瞧,那是什么?凑近一看,原来是海军长江舰的模型。听讲解员介绍,它是第一艘由上海建造的战舰,1930年建成后,点燃了中国海上军事的新希望。就是在这艘战舰上,毛泽东发出了建立强大海军的号召。现在,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毛泽东的愿望也在逐步得到实现。
二楼展馆的一侧有一处毛岸英史料实物陈列馆,讲述了毛岸英光荣而短暂的一生。他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幼小时候历尽磨难,却更加坚强;长大后,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奔赴战争前线,最后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但我的脑海中有一个画面久久不能消失。因为杨开慧不幸遇害,不到十岁的毛岸英带着年幼的弟弟流浪在上海街头,缺衣少食,受尽苦难。原来,旧居外那组雕像所展示的温馨快乐的情景,在他的童年中竟是那样短暂。
为了革命事业,毛泽东一家人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我想,我要学习他们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更多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不怕累不怕苦,才能磨练自己,才能收获更多。
文:上海市曲阳第四小学三(1)班 尚 可
《小主人报》上海市虹口区小记者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