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长山地区钼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研究

2016-09-15张洪涛张先福方永坤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辉钼矿花岗钼矿

张洪涛,张先福,田 燕,方永坤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青海西宁810007)

青海长山地区钼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研究

张洪涛*,张先福,田燕,方永坤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青海西宁810007)

长山钼矿位于青海省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以往发现有接触交代型铁矿体。近年来发现了花岗斑岩及斑岩型钼矿。斑岩型钼矿的发现,为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斑岩成矿研究和矿产勘查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一些学者对矿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辉钼矿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1],但目前对矿床成因和找矿前景探讨较少。对长山矿区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讨论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潜力,希望对区内斑岩型矿产勘查有所帮助。

斑岩型;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潜力

1 地质背景

长山钼矿位于格尔木市西,野马泉矿床东。1969年青海省地质局物探队开展1∶5万地磁测量时发现区内地磁异常,1975~1976年青海省地质局地质一队对地磁异常钻探验证发现磁铁矿体,2004年以来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开展了进一步普查,发现钼矿体。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滩间山群(∈-O)和第四系(图1)。寒武系—奥陶系滩间山群出露上、下2个岩组。下岩组岩性为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变粉砂岩、变砾岩、灰岩、大理岩,局部夹硅质岩。灰岩、大理岩与侵入岩体形成的外接触带内见磁铁矿体和少量钼矿体,靠近侵入岩体的变粉砂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及硅质岩内见少量钼矿体。

矿区褶皱发育,分布有一条倒转背斜,轴向北西西向,轴面倾向南西西。核部为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下岩组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南翼为寒武系—奥陶系滩间山群上岩组灰岩、大理岩,倾向南,倾角54°~76°;北翼为寒武系—奥陶系滩间山群下岩组灰岩、大理岩、变粉砂岩、变砾岩,北翼产状倒转,倾向南,倾角63°~76°。沿褶皱核部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分布。断裂构造以北西西走向的压扭性断裂为主,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断裂西侧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分布。

侵入岩主要分布于北西侧,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有少量闪长玢岩脉。花岗斑岩呈岩枝状侵入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地表出露面积很小,小于0.01km2(图1)。二长花岗岩在地表基本未出露,深部钻孔揭露,主要侵入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呈岩株状产出,岩石中测得的SHIMP U-Pb同位素年龄为(220± 1)Ma[1]。

2 矿床特征

2.1二长花岗斑岩特征

矿区花岗斑岩分布较少,呈岩枝状,地表见少量出露,主要分布于矿区中西部,侵入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深部钻孔揭露,二长花岗斑岩向西南部具有变大趋势,钻孔揭露厚度最大可达30余米。二长花岗斑岩的围岩主要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呈侵入接触,接触界限较模糊。

二长花岗斑岩微量元素含量与陆壳丰度比较(表1),Bi、Mo、W、Sn、Pb含量较高,Bi为陆壳丰度值的336.11倍,Mo为陆壳丰度值的38.62倍,W为陆壳丰度值的3.38倍,Sn为陆壳丰度值的5.15倍,Pb为陆壳丰度值的1.99倍。表明花岗斑岩具有形成Bi、Mo、W、Sn高温组合元素矿床的良好成矿条件。

2.2矿体特征

共圈定52条矿体,其中钼矿体29条,铁矿体13条,铅锌矿体5条,钨矿体5条。背斜核部和北翼产出37条,南翼产出15条。下面主要叙述钼矿体特征。

表1 长山矿区花岗斑岩微量元素含量与陆壳丰度比值表

辉钼矿主要产于二长花岗斑岩内,尤其在二长花岗斑岩硅化较强,石英细脉发育地段,辉钼矿密集分布。钼矿化与硅化呈明显正相关,斑岩体内石英脉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靠近二长花岗斑岩外接触带的碎屑岩、凝灰岩及矽卡岩中也有少量辉钼矿分布。辉钼矿化与二长花岗斑岩具有明显依赖关系。在二长花岗斑岩分布的矿区中西部,发现钼矿体20条,占整个矿区发现钼矿体总数的74%;远离二长花岗斑岩分布的其它地段,仅发现7条辉钼矿体,且矿体延伸较小,品位也较低。辉钼矿体围岩主要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碎屑岩、凝灰岩、硅化灰岩、矽卡岩等。围岩具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局部见碳酸盐化、蛇纹石化等。

目前发现的辉钼矿主矿体有6条,长100~200m,厚度1.35~3.75m,延深150~360m,Mo平均品位0.034%~0.111%。

原生晕特征显示(图1),Mo元素含量在47勘探线至63勘探线之间较高。尤其靠近二长花岗斑岩部位,Mo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这与已发现的辉钼矿矿体特征吻合。从图1可看出,Mo元素向矿区西部和深部有更加富集的趋势,但限于工作程度,对矿区西部和深部未进行细致验证,通过工作有望取得找矿突破。

2.3矿石特征

辉钼矿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多呈细脉浸染状、树枝状、网脉状分布,硅化脉中尤其发育,矿化细脉长5~15cm,宽0.2~6cm。辉钼矿矿区多呈叶片状结构,叶片长0.324~2.52mm,一般为0.83mm以上,叶片宽0.036~0.79mm,少数呈鳞片状,鳞片多为0.01~0.486mm之间。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218Ma、228Ma[1],辉钼矿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

3 矿床成因分析

长山矿区近年来发现的钼矿体主要产于二长花岗斑岩岩枝及靠近二长花岗斑岩的围岩中。辉钼矿化与二长花岗斑岩具有明显依赖关系。二长花岗斑岩微量元素含量与陆壳丰度比较,Bi、Mo、W、Sn、Pb含量较高,具有形成Bi、Mo、W、Sn高温组合元素矿床的良好条件。辉钼矿矿石具有典型细脉浸染状、树枝状构造

特点。围岩主要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碎屑岩、凝灰岩、硅化灰岩和矽卡岩等。围岩蚀变较强,主要为硅化、钾化和绿泥石化,辉钼矿化与硅化呈明显正相关,尤其是石英脉发育地段辉钼矿密集分布,与鸭子沟具有相似的典型斑岩成矿特点[2-3]。

矿区二长花岗斑岩虽然未取得详细同位素测年资料,但区域分布的乌兰乌珠尔含矿花岗斑岩获得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为(215.1±4.5)Ma[4],鸭子沟正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中获得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为(224.0±1.6)Ma[5],矿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获得SHIMP U-Pb同位素年龄为(220±1)Ma[1]。从上述同位素年龄资料可看出,区域斑岩年龄[(215.1~224.0)Ma]与区域大范围分布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年龄(220Ma)较为接近,与辉钼矿年龄(218Ma)较为一致,成矿年龄可限定为218Ma,属晚三叠世。

结合岩体宏观接触关系推断,长山矿区二长花岗斑岩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可能是相邻构造期形成的2个不同岩浆房,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形成稍早一些,而二长花岗斑岩岩浆房可能更深一些。在二长花岗斑岩斑晶结晶后,受晚三叠世造山挤压抬升的影响,少量二长花岗斑岩沿有利构造快速上升,此时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似斑晶已在其岩浆房中结晶。由于在抬升过程中顶部压力影响,未形成有效通道,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浆房在新的应力平衡位置定位,基质显全晶质。而少量二长花岗斑岩由于存在有利构造,必然向应力平衡位置运移,即向着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新的岩浆房位置运移。最终,侵入到刚刚冷却但未完全固结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宏观所见二长花岗斑岩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接触界线较模糊可以作为较好的佐证。此时,由于结晶空间不足,花岗斑岩岩浆较少,长距离运移热量散失,岩浆房深度相对较浅等因素影响,快速结晶形成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特征。上述对于二长花岗斑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推断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某些方面可以合理解释目前区内众多斑岩及斑岩矿化现象。

勘查区发现较多斑岩矿化信息,但斑岩均呈岩枝状,主要侵入于中酸性侵入岩中,尤其是多侵入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区内斑岩,由于其演化程度高,容易形成钼、锡等矿产。虽然目前未能在区内发现较大规模的斑岩型矿产,但不能排除斑岩体在深部存在的可能。在有利构造存在的情况下,斑岩体有可能被抬升至浅部。因此,斑岩型矿产找矿工作仍值得进一步关注。

[1]丰成友,李东生,吴正寿,等.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及多金属成矿作用[J].西北地质,2010,43(4):10-17.

[2]何书跃,祁兰英,舒树兰,等.青海祁曼塔格地区斑岩铜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J].地质与勘探,2008,44(2):14-22.

[3]何书跃,李东生,李良林,等.青海东昆仑鸭子沟斑岩型铜(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33(2):236-242.

[4]佘宏全,张德全,景向阳,等.青海省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J].中国地质,2007,34(2):306-314.

[5]李世金,孙丰月,丰成友,等.青海东昆仑鸭子沟多金属矿的成矿年代学研究[J].地质学报,2008,82(7):949-955.

P618.65

A

1004-5716(2016)01-0107-03

2014-12-10

2014-12-11

张洪涛(1970-),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工程师,现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工作。

猜你喜欢

辉钼矿花岗钼矿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安山玢岩-花岗斑岩混合矿石的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研究
万众一心战疫情
天然辉钼矿尺寸调控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新型高效辉钼矿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①
广西丹池成矿带芒场矿田岩浆岩源区特征及锆石U-Pb年龄分析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浮选过程中辉钼矿的氧化溶解特性
全球十大钼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