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海”系列词语中的“海”文化认知*

2016-09-15张诗雨

关键词:汉语词语人文

王 颖 张诗雨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汉语“海”系列词语中的“海”文化认知*

王颖张诗雨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渗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中的词汇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与海的互动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对“海”的基本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海的心理文化认知和人文象征认知。这些认知也反映在了汉语词语中。通过对汉语中大量“海”系列词语的分析,我们整理出了汉民族对“海”的一些文化认知内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对于“海”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人与海的互动;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对海的心理认知;在心理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海的人文象征认知等。

汉语词汇;“海”系列词语;“海”文化认知;汉英异同

语言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思想和文化的证据,其中渗透着凝结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元素。语言中的词汇更是社会及文化的活化石,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在与海的互动中形成了对“海”的基本认知,在这些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海的心理文化认知和人文象征认知。并以此为起点,投射连接到其他认知域,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关于海文化认知的概念网络。这些认知无疑会反映在汉语的词语当中。

一、汉语“海”系列词语中的“海”文化认知

汉语中的“海”系列词语非常丰富,不仅有众多的日常用语,还有大量传统文化信息丰富的常用成语。我们统计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倒序词典》(商务印书馆)、《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中的含“海”词条共181个(不含重复词条,百科词条亦不在统计范围之列),以及80余个含“海”成语中的常用成语40余个。这些词语反映出汉民族对“海”的文化认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对于“海”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人与海的互动;在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海的心理认知;在心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海的人文象征认知等。

(一)对“海”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

许慎《说文解字》对“海”的注释为“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1](P229)海洋是我们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海”这种客观事物,并对海、海洋生物、海洋现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海雾、海水、海面、海风、海浪、海滩”等。

在日常与海互动过程中,我们对海这一客观存在主要形成了这样几种认识: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大洋的边缘,如“海曲、海隅”是指沿海地区,“海甸”指滨海地区,此外还有“海滨、海岸、海涂、海滩、海湾、沿海、近海”等。海洋的自然现象,如“海啸、海潮、海蚀、海进、海侵、海退”等。海里的、海上的或者来源于海的事物。如海里的植物“海带、海苔、海藻”等;海里的鱼“海鳗、海鲫、海鲶”等;海里的动物“海马、海狗、海龙、海狮、海豹、海象”等;海上的事物“海鸥、海燕、海雕”等;来源于海的“海菜、海鱼、海盐、海米、海鲜、海味、山珍海味”等。这是我们对海形成的传统认识。

近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海有了更为广泛的认知。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对海的探索更进了一步,对海也的了解也更为全面了,如指“海底山脉”的“海岭”、指“狭长海底凹地”的“海沟”,还有“海盆、海峡、海渊、海槽”等等。此外,出于国家发展与政治的需要,海被赋予了政治色彩,如表示“距离一国海岸线一定宽度海域”的“领海”,表示“各国都可以使用的不受任何国家权力支配的海域”[2](P450)的“公海”,以及“海疆”、“内海”、“近海”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近现代人们对海的认识也更为深化了。

(二)人与海的互动

海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人们与海的互动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最早人与海之间的互动主要是个体活动,主要表现为人涉海、亲海的一些行为,如指“驾船到海上去”的“出海”、指“到海上捕鱼”的“下海”,“赶海”指大海退潮时去海边捡拾海货,“海客”指航海者,“海葬”指人死亡后下葬于大海的下葬形式等等。慢慢地,人与大海的互动扩大到群体行为,人们对大海的治理以及对海洋资源的初步开发和利用。如人们建造了阻挡海潮侵袭的人工堤岸“海塘”,开辟了海上的交通方式“海路”,通过海路的交通贸易“海上丝路”,当然也有比较坏的群体行为,比如“海匪、海盗”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作为食物的利用,如“海货、海鱼、海鲜、海产”等等。

近现代,人与海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主要表现为国家或集体活动,有关海洋发展与管理类的词语也进入到汉语词汇中,比如在沿海地区和领海内布置的防务称为“海防”,海洋上航行的轮船叫“海轮”,各国都可以使用的不受任何国家权力支配的海域是“公海”,保卫海洋资源、防护海洋国界、抵御外族海上侵略的部队是“海军”,通过海上进入国界的关口是“海关”,禁止通过海上进入海岸城市的海外贸易是“海禁”等等。

(三)海在中国文化中的心理文化认知

人们在与海洋的互动过程中,逐渐了解了海洋的一些特质,并把这些特质投射到其他认知域,使其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愈加丰富和生动。

1、地域的自然分界

古代中国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有海环绕,因为地理上造成的与外隔绝,自然地把“海”看作国家与外族的天然分界线。因此,国内称“海内”、“海宇”等,“四海之内”指国家境内,国外称“海外”、“海表”等。现代社会管理出入境事务的国家机关称为“海关”也是此种意义的继承。

在国家的天然分界这个意义之上,也就产生了从海外来的或者从国外来的之义。人们对于一些来自海外的物品也以“海”命名,鲁迅在《坟·看镜有感》中就有提及,“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红花、海棠之类”。[3](P774)

2、大,极大,广大

在“海”的特质中,其首要特点就是大,因此我们把海称作“大海”。很多其他的心理文化认知都是从这个特质发展而来的。海洋“大”的特质也被隐喻到了其他的认知域。如大的碗被称为“海碗”,大的砚台被称为“墨海”, 大的酒量叫“海量”,大的肚量叫“海涵”,说大的话叫做夸下“海口”,力量气势大叫做“排山倒海、翻江倒海、移山倒海”,困难大叫做“刀山火海”等等。

在此意义上发展出了大片的含义,既可指“事物或人众连成一大片,积聚面非常广大”,亦可指“容量极大”。例如,庞大的人群叫“人海”或“人山人海”,一望无际的森林叫“林海”,这类词还有“花海”、“云海”、“脑海”等。

因其大,故而也有范围广阔之意,如“海捕”指在“各地进行通缉”,“四海”指全国各处或全世界各处,因此产生的词还有“五湖四海”、“名扬四海”、“放之四海皆准”等。

范围过广,还可造成行动上的“漫无目标”。表示“肆意谩骂”是“海骂”,表示“到处寻找”是“海找”,到处张贴的广告是“海报”等。

3、极多

因大又产生了多的意义。比如容量多,可容纳的数量多。故而有了“数量极多、无法计量”的认知义,如“海水不可斗量”,“种类很丰富的菜肴”叫做“山珍海味”,“文件与会议过多”称为“文山会海”,“文献资料丰富”称为“浩如烟海”,“恩惠与情义很多”称为“恩山义海”,还有“肉山酒海”等等。

在此认知义基础上,发展出了“毫无节制”这一含贬义色彩的认知,如“大吃大喝”称作“海吃海喝”。

4、渺小感

在危险而难以征服的大海面前,人类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渺小感。比如形容“人渺小”的“沧海一粟”,还有“汪洋大海”、“四海飘零”等。

5、深,深不可测

“深”也是海的特点之一,因而含“海”词语在认知上还有“深不可测”的含义。如“感情很深”叫“情深似海”,在深深的大海里找东西很困难如同“大海捞针”,东西掉进深深的大海里也只好放弃,任凭其一去不返,“石沉大海”、“泥牛入海”。

6、危险

海的“大”和“深”等特点,以及海潮、海啸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使得“危险”也成为人们对海的重要的心理认知。例如,把“非常危险和困难的地方”称为“刀山火海”,把“官吏争夺功名富贵的地方”叫做“宦海”等等。

7、难以征服

因为危险,加之技术条件的限制,“海”给了人一种难以征服、难以翻越之感,在词汇中亦有体现。比如比喻“极难找到”的“海底捞针”、“大海捞针”,称“知识无穷尽、永远学不完”为“学海无涯”等等。

8、痛苦感

因难以征服、难以翻越,人会感到极度痛苦,这一情感也进入了“海”的心理认知层面。例如,“很困苦的环境”称作“茫茫苦海”,“天大的情欲与深重的罪孽”称作“情天孽海”,表示“豪门贵族生活痛苦难熬”用“侯门似海”,还有“血海深仇”、“仇天恨海”、“闷海愁山”等。

9、永恒不变

因其持久存在且改变缓慢甚至难以察觉的特性,海在人们心中成为了永恒的象征。比如祝人“长寿多福”时说的“福如东海长流水”、“寿山福海”,恋人之间表达坚定永恒的感情常常“海誓山盟”,“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总体看来,对海的心理文化认知中,大部分是正面的认识,像“危险”、“难以征服”、“渺小感”、“痛苦感”以及因“多”发展出的“毫无节制”这几个负面心理的认知,其使用都比较有限。这说明人们更倾向于以积极的心理去认识海。

(四)“海”在中国文化中的人文象征认知

在上述关于海的心理文化认知的基础上,人们又形成了对海的人文象征的认知,既包括其独有的人文象征认知,也包括其与其他意象构成的整体人文象征认知,使其在汉语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色彩,抒发了中国人对于大自然的感怀。

1、对海的人文象征认知

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广阔的胸襟,并寄托远大理想。中国人一向追求广阔、豁达的胸襟与胸怀,而海因其“博大、广大”、“深不可测”、“永恒不变”等心理认知因素,成为胸怀宽广的象征,也成为中国人特有人文感怀的载体。人们经常以海为喻,抒发胸臆,寄托理想。例如,以“河海不择细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百川入海”、“百川归海”比喻要包容各种现象,寓意自己要心胸宽广。曹操在名篇《观沧海》中,也借海的广阔景象,“歌以咏志”,寄托自己的远大理想。

2、对“海”与“山”的整体人文象征认知

“海”和“山”具有很多相似性,且具有地理环境上的密切相关性,通常会在自然中共现。因而在中国人的心理上,两者的关联性很强,经常同时用来传达一种意境,从而形成了对两者的整体认知。大致有三种情况:

(1)“海”和“山”二者“亘古不变”的共同特性,使得人们对其形成整体认知,用以象征爱情、感情或某种关系的永恒、持久,如“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海枯石烂”指“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恒不变”。

(2)“山”和“海”都有磅礴的气势,亦有征服上的困难,因而激发了人们征服自然、征服世界的豪情壮志与决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挑战精神与冒险精神。比如“逾山越海”、“排山倒海”、“移山倒海”、“移山竭海”、“移山跨海”、“倒山倾海”、“铸山煮海”等。

(3)“海”和“山”在人们心理上都有“庞大、广大”的文化认知义,因此同时使用时,是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大、多。比如“人山人海”、“文山会海”、“刀山火海”、“云山雾海”、“肉山酒海”、“愁山闷海”等。

3、对“海”与“天”的整体人文象征认知

“天”和“海”具有无边无际的共同特性,同时也有自然的相关性,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共同构成了宏大的意境,被借以抒发广阔的胸襟。如“海阔天空”、“碧海青天”、“海天一色”、“情天恨海”、“仇天恨海”等。

由极为广大衍生出远、遥远之义。如“天南海北”、“天涯海角”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则表达了希望跨越遥远的距离的美好愿望。

二、现代生活中“海“系列词语的使用

基于龙源电子期刊数据库与方正阿帕比报纸资源数据库,我们在发表于2015年10月的报刊文章中随机抽取了500个含“海”词条,并根据上述讨论,对其所属的文化认知义类进行了统计,结果及分析如下。

意义类别例词词条数所占比例对于“海”客观存在的认识海水、海峡、海域、海豚、海鲜、海带、海啸、海潮14829.6%人与海的互动海事、海军、海轮、海员、海防、出海、赶海6212.4%心理文化认知花海、云海、人海、学海、海量、四海、大海捞针387.6%地名、人名、企业名等上海、海口、珠海、海南、寇振海、张海霞、杜海涛、海信、海尔、海苑、海泰20641.2%译词阿兹海默、海洛因91.8%新词下海(11)、海归(9)、海淘(10)、海选(7)377.4%

在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报刊文章的含“海”词语中,有以下这样几个特点。

1、地名、人名、企业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含“海”的地名多为沿海省、市、县、镇等,如海南、海口、珠海等。这些名称多为历史沿革。

除了地名以外,人名和企业名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人名中,出现频度较高的有单字“海”,还有“海涛”、“海霞”、“海波”、“海英”、“振海”等。在中国文化里,人们总会以正面、积极、美好的字眼来取名,含“海”人名出现的频度如此之高,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于海的认知心理主要是正面的、积极的。

含“海”企业名的出现率也是比较高的,且涉及到电气、食品、工业、能源、房地产等各行各业,其名称也有文化认知义的体现。比如,以“海泰”为名的租车公司可能是想以此名寓意公司出租车众多、前景广阔,表现了对海的“广大、多”的认知;以“海苑”为名的食品公司、以“海慧”为名的会计公司,其名字或可体现出海的“多”这一认知义;“海尔”和“海信”都是对“博大”义的生动诠释;“海纳重工”则寓意了“海纳百川”的情怀。公司企业以“海”为名,也体现了人们对“海”正面意义的认同及在生活中的积极使用。

总之,地名、人名、企业名对“海”的使用体现了人们对“海”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延续。

2、对海洋认识的深化以及人与海互动的词语也占有相当比例

比如“海港”、“海域”、“海鱼”、“海鲜”、“海事”等。说明大海从古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我们对海洋认识的逐步深入、对海洋资源的纵深开发和利用,海洋在我们社会生活与活动中的位置会愈发重要。

3、出现了一些“海”系新词

在报刊文章中,出现了一些词典还未收录的“海”系新词。比如,“海淘”指在境外、海外购物,是近几年新兴的购物方式。把在境外购物称为“海淘”,体现了“海”在心理文化认知上的“地域自然分界”之意;“海淘”又暗指“购物范围广”,符合“广大”这一认知心理;该词还有“买得多”的潜在意义,又是对“多”这一含义的体现。因此,“海淘”一词是“海”的几种心理认知意义的结合。再如,“海归”指在国外留学后回国就业、创业的人,即“海外归来的人”,是“海”的“地域自然分界”义的体现。“海选”指赛事或选拔面向广大的群体接受报名的初选,继承了海的“大”和“多”这两个意义。“下海”原为到海里去,现还常指放弃或保留原来的工作去经营商业和创业,用海的“危险”认知义,形象地反映出了经商的危险性。

这些新词的出现及广泛使用,证明了我们现在仍保留了对海的传统文化认知,也体现出了这些潜在心理认知对于我们构造新词的影响。我们的日常语言中不但在继承和延续着“海”文化元素,而且表现出了生动的创造力。

现实生活中“海”系列词语的使用,不仅有传统的“海”文化认知,同时在继承传统的海文化的基础上,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环境下,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三、与英语中“海”文化认知的区别

认知是人们与客观世界互动及实践活动的产物。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不同民族所处环境不同,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体现在“海”上,汉民族与其他民族因各自的生活经历与实践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认知。我们选取英语为代表,对英语中与海有关的40余条常用谚语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分析显示,英语中的“海”文化认知与汉语中的“海”文化认知存在着共同之处。比如:

1、海洋的危险

与汉语类似,英语中也对“海”的危险性有敏感的认识。

例:Seamen are the nearest to death, the furthest from God.

He who travels not by sea, knows not what the fear is.

He complains wrongfully on the sea that twice suffers shipwreck.

稍区别于汉语的是,其危险性还带有生存竞争的成分。

例:Save a stranger from the sea, and he’ll turn your enemy.

2、海洋的深不可测

海的“深”这一特性应是两民族共同的认识,“深不可测”的认知意义在英语中也有体现。

例:Money is a bottomless sea, in which honor, conscience and truth may be drowned.

英语和汉语存在共同的文化认知,这是由“海”这一客观存在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但是,由于古代中国为农耕文明,古代英国则是海洋文明,在两种语言的词语中反映出的文化认知又表现出极大的不同。

(1)海洋是资源、宝藏与财富

古代英国一直是海洋文明,其生活物资几乎全部来自大海,因而“海”差不多是其生活来源,是生命供给与财富的象征。

例:The sea has fish for every man.

There are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ame out of it.

when my ship comes home.(荣归故里)

(2)海洋是冒险、征服与自我挑战

同样认识到海的“危险”后,相较于汉民族认为“海洋难以征服”的逃避心理,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代表的西方民族对于海洋则更富有征服欲,更乐于接受自然的挑战。他们将海视为锻炼自我与磨练意志之地,并在海上冒险及对海的征服过程中收获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例:He that would sail without danger, must never come on the main sea.

In the deepest water is the best fishing.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It is hard to sail over the sea in an egg-shell.

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

A good seame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由此可见,汉语与英语对于“海”的文化认知还是存在差异的。对于海的“危险”、“深不可测”和“资源”,两种语言有比较一致的体现。“冒险与自我挑战”义在英语认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其在汉语中虽有部分呈现,却绝非主流文化认知。汉语中的“广大、博大”“难以征服”“痛苦感”“永恒不变”等认知义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至于人文象征认知与人文色彩更是汉语所独有的。在“海”这一相同的事物面前,基于不同的社会实践产生的认知各自反映到汉语和英语中,产生这样的差异性也不足为奇了。

[1] 许慎. 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 辞海(199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高雪

The Cultural Cognition of "Sea" in Chinese Words Related to the Sea

Wang YingZhang Shiyu

(School of Literatur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s the way of national behavior and thinking, language is always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 and the words are therefore loaded with cultural connotations. While interacting with the sea, Chinese people have formed their own basic understanding of it, based on which the relevant cognit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symbol are produced. The cultural cognition mainly covers the understanding of sea as an objective entity, people's interaction with the sea, the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from the interaction and the cultural symbolization cognition based on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When comparing the cultural cognition of "sea" in Chinese words and English word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y resemble in terms of the natural quality of material sea and differs in some aspects due to social, histor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hinese words; words related to "sea"; cultural cognition of "sea";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2016-04-21

王颖(1972-),女,山东菏泽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对外汉语等方面的研究。

G05

A

1672-335X(2016)04-0027-05

猜你喜欢

汉语词语人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学汉语
找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